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 小羊之死


  共有95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 小羊之死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转帖] 小羊之死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15 0:40:00 [只看该作者]

新疆兵团生活纪实之一

 

临时羊倌

   事情发生在1971年的初冬。当时,我在园林队的食堂帮厨。

   那天早上,刚开过早饭,我的炊事班长——江苏泰州支青,政治可靠、厚道少言、但很善良的邵文高在清理灶房。连长张玉亭夜班刚跟着T28(苏式轮式拖拉机)从十里外的畜牧连羊圈往菜地运羊粪,在家迷糊一觉刚起来,眼角挂着痴模糊,蓬头乱发地蹲在食堂方凳上卷着吉木萨的莫合烟。我正在打水,一手一个白铁皮水桶,往返于离伙房西南约5米的水井,和伙房西北角的存水大锅,不到十米的路中。

   当我在冰山似的井台旁放空桶到水井底时,往南一瞥,看到初升的太阳平射在低矮的土坯房和林带间的小路上走来一人。他头戴一顶黑白相间的狗皮帽子,两个帽翅一个搭拉着,一个翘着,一走一颠,翘着的帽翅随着节奏上下抖动。他身着一件光板皮大衣,虽穿着棉裤,但仍显得细长的罗圈腿,总像是脚还没落地就又弹起来似的。此人头很小,夸张地讲,得比一般人小两圈,若按上假鼻子,活象安徒生童话中的木偶皮诺曹。此人就是本文的主角,我们连的临时羊倌——任根让。

   任根让,陕西兰田人,四十出头,陕西农业中专毕业,分配到穷山恶水的柞文县农机站当技术员。60年天灾人祸,加上他的“犯上”习气和“地富”出身,一跺脚就随着“盲流”进了疆。他的技术员头衔和专业证书,使他分到了团里农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园林队。当时,兵团的传统还是“礼贤下士”的,连里的各种新品种何时种,怎么种,种在哪,怎么管理,连里还是很重视他的意见。因此,他也时不时地透出点知识分子的傲气。同时,他那西北人的豪爽、正直,也使他在连里有一定的“人缘”。

   任根让又是怎么当上“临时羊倌”的呢?话得从中苏关系的大气候说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以畜牧业为主、以哈萨克族人为主的107团被解散,所以我们108团有了个畜牧连。畜牧连每到入冬前都要杀一批羊,供全团食用,我们称“淘汰羊”。我们连分到了28只,既为淘汰羊,就有大、有小,甚至还有怀羊羔的。连里一合计,既然不能全宰掉,干脆养起来,羊圈就设在食堂后院的废弃的马厩里。马厩有个不大的院子,大门用几根木棍做的门挡着,羊就圈在马棚里,用三合板拼的小门挡着,两个门都用铁丝窝个圈当锁。而作为单身汉的任根让,既然撺得连长不宰羊,那么“临时羊倌”就义不容辞地非他莫属了。

   “借个水桶!给羊喂点玉米!”浓厚的陕西口音、命令式的口吻,使憨厚的邵文高没敢吭声,连长也不言语,我也不管。任根让不客气地从我手里拿去一个崭新的写有‘园林队’的水桶就去了马厩。他打开大门,在放在马槽子上的麻袋里弄了半桶玉米,抛洒在铺满白雪而又为新疆独特橙色阳光照射下的小院空地上,随后他又打开了马棚的简易门。于是,28只老少羊们安静顺从地去寻觅那抛洒的玉米粒,有节奏地咀嚼着,看到日益强壮的羊群,任根让平时总是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他还是极得意于此项工作的:九点喂羊、十点放羊、食堂买个馒头夹点酱油缸里泡着的莲花白根芯当午餐、三点把羊赶回。他最喜欢赶羊去玉米地,在那里,他可以把玉米杆垛撒开,供羊吃,再挑些大棵、干净、干燥的堆成可倚、可躺的大床垫,皮大衣半铺半盖,晒着暖暖的阳光,眯着眼,闹不好眯一觉。羊倌这活在他嘴上总在抱怨多辛苦,给连里增了收,其实他也在“偷着乐”:耿直的小资在阳光下享受着那么充分的自由,还能时不时地拿“三羊”找点乐,气不顺,再拿这28只“出气筒”出口气……自诩为园林队聪明人的任根让此时是最得意的。

   但在这一天,任根让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在离开马厩时,没把简易门挂好,就去了食堂。

   在食堂里,做为同屋的我,当仁不让地给他用小铁锅在取暖火墙用的炉子上热点玉米糊糊,吹了吹炉盘,把一片片馒头放上去烤。任根让又打开他的话匣,与连长调侃开春的生产,一旁的邵班长不时地在和我呶嘴,传递着“就他能”的信号,连长时而静听,时而在和他争论,……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临时羊倌摇头晃脑地去执行他那怕人说他优闲的任务去了。连长低着头思考着走了,我和邵文高开始了午饭作业,当然无非是炒土豆蒸馒头之类的事。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