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旅游纵横 → 【原创摄影】坝上掠影——再上塞罕坝


  共有857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摄影】坝上掠影——再上塞罕坝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原创摄影】坝上掠影——再上塞罕坝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8 19:42:00 [只看该作者]

    塞罕坝,辽、金时期这里曾被称作“千里松林”,它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曾是皇帝狩猎之地。清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之后,看中了这块漠南蒙古游牧之地,借“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在此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并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满语名称“木兰辉罕”,汉译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木兰”,满语“哨鹿”之意,是清帝行围的一种方式。据历史记载,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成为清帝避暑、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诸如“乌兰布统之战”等一些历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运筹决策的。可以说,一个木兰围场,存在着半部清史。这里地形开阔景色奇特。苍茫草原及森林茂密的高山,峰回路转的丘陵,疏林倒影的沙地,既能演绎宏大的场面,又能展示细腻的原始风貌,成了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这里还曾拍摄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每年的9月中旬初霜过后,金黄和棕红成为了这里的主调,蓝天白云下处处是金黄,是观赏秋景及红叶的大好时光,也是羊儿正肥时刻。坝上的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金秋时节我们再一次踏上了坝上征程追寻那迷人的秋色,清晨湖面如镜般清澈光泽,倒映着对岸的白桦和山间的林间,湖面泛起的水雾使得这个早晨是如此的宁静幽雅、如梦如幻,拉开了坝上寻梦的序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14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0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0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