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天伦之乐 → 儿童科普(六) 最强有力的猛禽是谁


  共有1839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儿童科普(六) 最强有力的猛禽是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青老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789 积分:44729 威望:0 精华:85 注册:2011/4/9 23:37:00
儿童科普(六) 最强有力的猛禽是谁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5 14:57:00 [只看该作者]

 

儿童科普(六)

                       最强有力的猛禽是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最强有力的的猛禽是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很困难。因为每一种猛禽都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彼此之间发生正面冲突的几率、直接较量的可能几乎为零。体型庞大而强有力的种类更是如此。正如猛虎栖居于亚洲的莽林,而狮子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大白鲨称霸浩瀚大海,而尼罗鳄横行于内陆河流,相互不可能面对面进行争锋,彼此很难分出高下一样。如果真的要推举出霸主,就只能根据其个体大小、身体构造、飞行技巧以及捕食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大概评估。按照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猛禽中最强有力的应当非南美洲的角雕莫属。

      角雕,又名哈佩雕或哈比鹰,是新热带界的一种鹰。它们最初是由卡尔·林奈于1758年所描述,并命名为Vultur harpyja。后来被编入自立的角雕属中。角雕的名字是与希腊神话的哈耳庇厄有关,哈耳庇厄是一种人面鹰身的怪物,负责将死人带到哈底斯面前。它们是美洲中最大只及最强壮的猛禽。角雕是一种大型猛禽,成年雕体长达108厘米,展翅长度为200厘米,体重为6.5公斤——9公斤。角雕分布于美洲的热带雨林及低地中,上身羽毛呈灰黑色,下身的则是白色。在胸部上至颈部有黑间。头部呈淡灰色,有两个冠。雄雕及雌雕外观完全一样。爪长达13厘米。

      角雕是肉食性的,会主动捕获猎物。其猎物主要有栖于树上的哺乳动物,如吼侯、长鼻浣熊及树懒,它们也会攻击其他鸟类,如金刚鹦鹉。它们的爪极度强壮,可以压住猎物,施加的压力达4.1帕斯卡。它们也可以抓起超过其体重四分之三的物件。虽然体型巨大,但飞行时发出的声响却非常小,即使在猎物头顶上掠过,也不容易被察觉。

      角雕会在高树上以树枝筑巢,很多时都会在南美洲最高的爪哇木棉上筑巢。由于砍伐爪哇木棉在南美洲代表了恶运,所以帮助了保存它们的栖息地。它们每次会生两只蛋,蛋呈白色。角雕的成长期为两年,但要到了四五岁左右才完全成熟,有繁殖能力。当第一只蛋孵化后,角雕就会忽略第二只蛋,第二只蛋便不会孵化。雏雕出生后6个月就会换羽,但父母仍会照顾它多6-10个月。若对其巢造成骚扰或威胁它们的雏雕,它们会变得很攻击性。

      在非洲有它的同类——冕鹰雕。它的体型虽远不及角雕身长只约1米,体重约4公斤,翅膀展开时却能达到4.5米,它经常在树林上空盘旋,看准猎物后就猛冲下来,用强有力的利深深插进猎物的身体,一招制敌,而它最爱的食物就是猴子。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者麦格劳和舒尔茨的研究发现,冕雕的力气非常惊人,能抓着相当于自身体重5倍的猎物飞行!而且,有记录显示,曾有一个小孩被冕雕猎杀。

      1894年,有动物学家在南亚菲律宾的热带丛林中,偶然发现一种巨大、凶猛的鸟类正在捕食猴子,觉得十分惊奇。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才搞清楚它是猛禽中的一种雕类,后被命名为食猿雕。

      食猿雕,也称作菲律宾鹰,是世界上体型最大、数量最稀少的雕类之一,属于大型雕类,也是菲律宾的国鸟,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雕中之虎”的美誉。

      食猿雕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习性与哈佩雕非常相似,是南亚丛林中的霸王,一对雕差不多要占领30平方千米的领域,并捕杀这个领域内的各种动物。它善于在低空盘旋,一且发现猎物,就会闪电般俯冲而下,先啄瞎猎物眼睛,并撕成碎块充饥。其主要猎物是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类、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等,在村庄附近,它们还经常捕杀狗、猪等家畜。小朋友们一定看过国产动画片《黑猫警长》吧?它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所以有“食猴鹰”之称。它们还经常埋伏在犀鸟的洞穴附近,捕杀为雌犀鸟喂食的雄犀鸟。然而,看似凶残的食猿雕却有着鲜为人知的的温情一面,据动物学家观察,食猴鹰一生只求一个伴侣,任何变故都无法动摇它对爱情的忠贞,堪称猛禽中的“情圣”。

      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以及人类开垦土地造成森林急剧减少,这种曾遍布于菲律宾丛林中的猛禽如今已濒临灭绝。除了艰难的生存环境,食猴鹰异常孤独的性情也为它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得它们的家族日渐减少。为了拯救食猿雕,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在1983年颁布法令,严禁射猎此鹰,违者罚以巨款,并处以1~5年徒刑。此外,一些科研人员和志愿者自发成立了菲律宾鹰基金会,将食猿雕进行人工饲养,帮助它们繁衍后代,最终将这些在人工环境中长大的雕放飞到大自然。尽管人类做了不少努力,但现在食猿雕仅存50对左右,只有在在菲律宾群岛的吕宋、棉兰老岛等岛屿的热带丛林中才能偶尔看到。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总数 1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