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知青角 → 知青之路(作者:秋枫之叶)


  共有1306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知青之路(作者:秋枫之叶)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湾湾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9 积分:110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2/29 15:15:00
知青之路(作者:秋枫之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18 10:53: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之路2011-6-30 10:54:35

      

知青之路

                 (作者:本溪秋枫之叶)

 

    成长篇

   

    他们是新中国的诞生或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在社会主义国家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在中国共产党  、毛主席的关怀、培养、教育下,在老一辈哺育、爱护下,茁壮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中儜听长辈的教悔、在许多辛勤园丁—教师启蒙教导下,增长知识、懂得了革命道理,从中使他们坚定地走上了炽爱党、爱领袖毛主席、爱国家、爱人民的革命道路,他们决心继承老一辈革命传统和奋斗事业,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代是奋斗拼搏年代,被推翻的反动势力要反攻搞破坏、国际帝国主义要扼杀我们新生政权、三年的自然灾害等等。这个年代国家困难重重百废待兴,正是我们的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重重困难-,抗美援朝、合做社、‘大跃进’、‘大炼钢铁’等等,挽救了国家、巩固了我们的国家和无产阶级政权。。。。。。。。

人类、历史、造就了这时期不寻常的这代人,他们虽然也无忧无虑的成长:但他们也经历那个时代,也尝受和品味出那时期困难和艰辛,他们通过老一辈身上看到了战胜困难的无畏、奋斗、拼博精神。朦胧中清醒看见到、体会到在他们自己以后的人生中将担负的是什么:将要做什么。

  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都坚定了信仰、和树立了革命的远大目标,那就是坚信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坚信毛主席、爱国家、爱人民。目标是担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历史使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激励篇

    我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已步入老年的行列,皱纹、白发已悄然地爬上我的面额、鬓角;每当我闲步路过学校的院校和步入学生中间的时候都不由黯然地停下脚步,凝听他们的欢歌、笑语,看着那蹦踏脚步;心里就感到一阵冲憧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是为他们现在幸福的享受的嫉妒!、还是为我们自己失掉渴望的理想感到悲哀、苦涩,哽咽在喉、扼腕叹息!!!!!!。

  回忆大都是甜蜜的、但有的回顾是痛苦的;历史事实是抹杀不了的,过去不堪回首、毕竟过了四十多年了;,六十年代的中页我还是十六岁初二的学生,那时的学生是勤奋的,学习都很好、谁都想成名成家将来报效国家。可是在五月二十五日在北大聂XX的一张大字报牵动下,(后有白卷先生张XX助阑)毛主席“还一张大字报”的倡导下、全国掀起了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大、高、中学老三届的学生首先投入运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了运动的先锋。 

  炽热的红卫兵、红色的风暴席卷了全国,冲击着社会各个角落,荡涤国家上层的各个领域。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横扫四旧,打到封、资、修”口号下戴上红袖标,搞大串联、大集会、大批斗,口中喊着“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就打倒谁”,当时的人间只有热情和激情缺少和丧失了友情、亲情。运动中打到了无数的领导干部、名人、艺术家科学家“反动权威,损失了不可估计国家财富,和无法计算的和谐家庭:大地在颤抖、社会在动荡!!!!!!、

  那时的我们没有别的理念;只想着怎样忠于党中央、忠于毛主席,失去了自我,反觉得哪时的我是最无私、无畏、坦荡最有革命牺牲精神的,是把从小对党和毛主席的爱全部释放出来的表现。也正是这种单纯的激情和思想。上了当、受了骗。运动中、后期在阴谋家、野心家反党集团‘四人帮’的操纵下,架空了党中央、毛主席,在社会上四人帮的爪牙‘三种人’积极配合下,使这运动彻底走向反面,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了无比的损失和灾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三年高潮’带来巨大损失,十年倒退,最终让我们这代人用近二十年血汗的代价来恢复!!!!!!。

  1967年底68年初,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 和毛主席发布指示,并发表三次讲话“革命的战友们、红卫兵小将们返回学校去,复课闹革命。”宣告文革运动高潮的结束。我们回到了学校,军宣队、工宣队相应地进驻了学校,开始整顿校舍、实行军训,组织部分学生成立机动兵团到社会去维持治安,到工厂去学工;1968年中页党中央、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指示。号召说“-----听党的话,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哪里是大有作为的,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彻底改变农村旧面貌。”热血青年学生的激情再次迸发,全国再次掀起上山下乡高潮,也正是这一指示和号召让十年的青年学生离开了城市、离开父母离开了家奔赴了‘广阔天地——农村;记载、和造就了全国7000万知识青年的名称!!!!!!》

     

     默怀篇

    蹉跎岁月,当年的困惑、事事具具难取舍、不知对与错,但我呈走过!!!!!!,是的知青的路我们走过了;虽然不长,但在我们这代人一生的记忆中难以忘怀,要想细说知青时所有经历事意识一半会说也说不完-----。

    在千万的知青的队伍中,难免提到,还乡、新、老等知青,我这种说法可能不对、但事实确实如此,那时代有早期的邢燕子、候携等老下、还乡青年、有老三届的、‘老知青’、有历届下乡的知青,还有走’五、七道路‘随家走的下乡后返城知青。所以各界知青所经受经历不同、所接触的环境也不一样,思想理念也不进一样。下乡的知青道路延续近十年到1978年左右。

    在这里回顾知青,我不能太多评论知青先锋,邢燕子、候携等下乡后的先进事迹和所作的贡献,也不能不且和实际地述说后来历届下乡知青的弟弟、妹妹们的境遇、经历、更不了解思想生活。但有一点肯定,由于老知青安排到最偏远、最艰苦地方,所容易产生的问题(维护管理、探亲的交通等)后来就采取了就地安排城乡较近的乡村,也正是他们在那里施展了自己的能量,培养了自己的才华后来许多进入高校最终成为建设祖国、使祖国走向辉煌的社会骨干和精英;成为我们知青中最骄傲的人!!!!!!

   我是‘老三届’知青,也是响应党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去、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扎根农村、干革命的雄心壮志奔赴偏远农村的一员。在这里不能妄谈大城市,北京、上海等三届知青怎样参加军垦、农垦建设兵团奔赴黑龙江北大荒、内蒙戈壁草原的;他们是怎样战风雪、斗严寒的建设北疆、保卫边疆。流血汗甚至贡献生命,有的知青在内蒙戈壁草原历尽摔打扬鞭跃马和牧民们放牧牛羊、不谈西北黄土高披恳荒、寻水抿着干裂嘴唇、晒黑皮肤的青年,再不说有的下、还乡青年去往西南等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穿上他们的衣服,融入他们的一员-------。待续

 

    磨练篇

    我只能谈我自己,(可能代表数人的经历吧)我们学校知青下乡地是辽宁省朝阳县。全班57名同学、54名去朝阳3名少数民族就地安排到本溪县,1968年8月X日列车、马车把我们带到了朝阳县XXX公社XXX、XXX生产队一个很偏僻村落,全村167口人,约830亩土地70%是撂荒地,荒地薄的只有100多毫米,只有犁杖一半深下面岩石,平均亩产只有87斤,每日工10分和人民币0.17元,社员年口粮380斤,年年靠国家救济吃返销粮;分完青年点后,带队老师就走了,知青的生活开始了。 

   我们青年点13人,六男七女最大的17岁;第一年我们生活的很瑕意,吃的是国家供应粮,花钱是国家补贴有细粮和豆油,队里给安排有做饭、管理钱财家务的,也没安排重活,同学和社员互相走动有说有笑,有说不完的话,闲谈时一群小孩围坐旁边,瞪着眼睛入神地听着,可能小小的心灵在开阔、他们也可能有了对城市生活想往和期望!

   我们公社安排了我学校三个班级。共有130多知青、被结合各层领导、大、小。公社班子有10来个,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改变贫困、落后和恶劣的环境,经常和各层领导探讨和研究,制定许多办法和措施,1、根据各队山地多水土流失大,雨季存不住水的特点,学大寨、红旗渠的经验,修梯田、筑坝截浅流,2、根据干旱、低产,采取套种、秧下接种等、3、嫁接果树发展新品种、4、成立了626医疗队,培养赤脚医生,用草药、针灸,解决缺医少药问题、6、地多粪少,采取割蒿草沤绿肥等等办法、尽我们最大力量献计献策。

   我们当地是产棉区,所食的都是棉耔油(后来青年也食用了)咂出的棉耔油是生油,当时村民焕出的油很浊又黑不好吃,还晕头;我们知青向村民介绍了、水喷法、苏打缓解沉淀法,使油较清澈油亮了--------。

   农活是很累的,生活也是艰苦的,但同学的心情还是很乐观。在运土修梯田凿石筑坝日子里,我们手掌的水泡彼消彼长、变成血痂至老茧,晚上回来腿疼的上不了炕、但同学还相互的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当时生产队日工分10分和人民币0.17元,队里副业就是棉花和较少水果;社员个人都以编席、纺线、织大布卖做经济收入。

   我们知青是很团结的,我们必须懂得生活、学会生活,作为青年点点长就必须安排好生活、买粮、煤都必须到18里外联合乡去拉、买日用品也得走12里山路去公社采购、;我们男、女二名同学一组轮流做饭,男的挑水、拾柴、烧火;女的做饭、洗补衣服,互相帮助照顾生活,全体同学情如兄弟姐妹、同喜同泣、同甘共苦,同伴有病、深夜男同学骑毛驴到公社请大夫、严寒的冬天为晚归同学焐暖被窝.......。每个回家探亲的同学都会走遍全点伙伴的家带去儿女对父母思念,带回父母对身在远方儿女牵挂、惦念,都会带回几乎被压垮的各家家长带给儿女的贴心物。

由于我们不会积攒和管理、年后我们迎来艰苦的一年。;国家取消了供应粮和财政补给,就地分配600斤毛粮、加工成品粮后有500斤多点,青年又没有自留地、只有七分菜田,口粮每天计算分着吃还不够,根本吃不饱,活又累,让我们真正尝到了苦和饿的滋味。七、八月后我们几乎断顿了,队里送来部分种粮、好心的社员(当时也困难)拿来自产地瓜干、干菜。我们开始吃高粱饼子、高粱粥(高粱米未脱皮)玉米糊加盐当大酱沾干菜吃,最后青粮下来之前我们呈芸豆、土豆当过饭;有的同学被让进社员家、也有的同学为省粮给同伴提前回家探亲,(我那时在大队、公社吃派饭、以前除开会我极少去的)

   艰苦忍耐和磨练、和辛勤的付出换来我生产队好的变化,;当年秋我队亩产皮棉120斤上升到近200斤、荒地 亩产粮87斤升到280斤、杏、梨、苹果、还有嫁接的果树达500余棵、日工分值由0.17到了0.83元当年就没用贷款吃返销粮。我们青年生活也转危为安,青年点又恢复了以往的朝气------。

我走过知青道路我并不后悔!二年来的农村生活使我学会、懂得许多,体会道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用劳动人民辛勤汗水和心血换来的,知识青年下乡不但锻炼自己的身心、也磨练了我们吃苦耐劳意志,不但增长人生经验、也改造了清高的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在块土地上不但基本学会了全部农活,还学会了纺线、号脉、针灸,同时对农民有了更深了解,尽管他们身上还有部分的封建、保守、自我的意识,但他们身上有着淳朴、勤劳、善良的精神,有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他们渴望文化知识和科学;通过同知青接触和沟通他们心胸开阔了眼光远大了,懂得了只有知识和科学、才能改变农村家乡面貌,只有跟党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农村才能改天换地、走向富裕之路;他们热爱党,国家和家乡,他们是伟大的,最可爱的。

   1970年初我在朝阳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的伙伴们有的参了军,后来陆续回城参加了工作,72年后没有安置的青年全部回到了本溪安排工作。我也是1975年经组织调转回到我可爱的故乡-本溪。

   数英雄、论功过,沧桑40年,谁没有过去;漫漫的知青之路,给了我深深怀念,它虽说没有给我带来荣耀和财富,也没有实现我一生渴望理想,但我不后悔。因为我走过,我奋斗、拼搏过,我付出了对党、毛主席、国家人民的爱,我没有虚度!我觉得我走过的路是真实的踏实的,无愧于心,无愧于我所热爱的党中央、毛主席、无愧于生我养我的祖国大地。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老一辈以毛主席为首党中央的领导就没有我们国家的今天!!!!!!。

 

    后续篇;

  ‘老牛也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往年的知青、今日的中、老年;在今天日新月异的辉煌年代,我们将还做些什么呢?前几年我们同学集会,老伙伴到一起欢庆后,谈论自己时有的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一生平庸无所作为感到沮丧,为以后无所事是感到空旷,;我们都劝导他,只要我们相信党,做好自己的工作,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党需要我们、国家、革命事业需要我们教育好我们儿、孙一代,让他们懂得爱;爱党、爱国家和人民让他们知道今日幸福、安康,是老一辈的艰苦奋斗得来的,要珍惜它、发扬它,运用和掌握好科学知识发展社会主义坚信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才能走向更加复兴、更加辉煌!!!!!

!。   

     全文完  

    (编后语;我本想谈谈为什么产生知青;知青的作用、失与得,但我觉的文章托的时间太长了,以后再述吧、见谅。)


 回到顶部
总数 1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