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茶余饭后 → 细语汇集,声声入耳


  共有5448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细语汇集,声声入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细语汇集,声声入耳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8/1 9:26:00 [只看该作者]

  
细语汇集,声声入耳
  
  十七年前在四川山沟沟泡了十八天,其实只需一天的活,就是嘉阳电厂一台轻轨衡需要鉴定,而这台动态轻轨衡的核心动态称重仪表是我做的,鉴定需要我在场,顺利的话一天就能鉴定完成。山沟沟的人干事顶真,早早通知我到场。到了石溪镇才发现,来这么早干嘛,厂方连个磅房间还没造好,还十万火急通知我到场,我是大呼上当了……
  
  不过到了石溪镇,却把我留下了,一个是自然风光美,岷江就在眼前,山里油菜开花,如此壮观还是头一回见。我也不住电厂临时招待所,那个饭菜辣得实在受不了,盘算一下小镇消费很低,包一间房间一天才15元,小饭馆抄上两菜加上早点也就是五六十块钱。除了岷江哗哗流水声与沿江小街的麻将声,还有就是独特的岷南方言吸引着我……
  
  这就引出本文的主题《细语汇集,声声入耳》。这个石溪镇是犍为县的一个小镇,也因为嘉阳煤矿而威震大西南。说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的能源委员会与煤炭部部长是嘉阳煤矿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这是极其罕见的,也是国内第一个中英共同开发煤矿,抗战那会儿,蒋委员长把她视为心肝宝贝的。前些年瓦特的后人专程来嘉阳,坐坐嘉阳的蒸汽机小火车,还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这在世界上仅存蒸汽机火车通车营运线路,我的工作就是要称一称在运行的列车到底有多重?而犍为是乐山地区一个边缘大县,同兴桫椤湖历史已有七千万年,也是四川首片湿地,原始的湖光山色美轮美奂。这里的女人长得漂亮,细声细语,富有磁性,声声入耳……
  
  技术监督衡检所有位与我同姓的姐姐,非要认我这个同姓的“弟弟”。他们不懂动态轻轨衡的技术与鉴定规程,而我又是国家标准与鉴定规程制定基本参与者,这个我教他们。而她们说我五音不全非要教我基本发声。我教她们电子衡器技术及其相关术语,她们还是能懂,但她们教我发音,可我总不得要领。后来,她们约我到县城去玩,路过一所中学,我那同姓的姐姐说,我们这边专门开设地方方言的语文教学课,弘扬祖国语言文学。这一点我倒是很感动。
  
  她们为什么说我“五音不全”呢?关键是缺一个“音”,而这个“音”不知道怎么发出来的?舌头与嘴唇是怎么配合的?有时像了,过一会儿又不像了。说认弟弟还不如说,是要认“徒弟”!说白了,不会发“入声”。现代汉语拼音只有“四声”,简称“一二三四声”,实际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有“入声”。中国宋代之前,都是“五声”,也称“五音”。比如“徒弟”的“弟”与“弟弟”的“弟”,有其是第二个“弟”,那要读成“入声”,那才显得“亲近”?
  
  她说郭沫若是咱乐山客家人,他的《女神》用这里方言颂读才有味,用普通话朗诵就没味了。她说这个“的”字,我们读“le”是“入声”,还有“我去打麻将,你去不去”这个“去”读“ji”音还要拉长一点才有“入”的味道。我说了俏皮话,“再整下去,就成了姐弟恋了”。她立马说,对了,你这个“了”就是“入声”了,说得大伙儿哄堂大笑……
  
  我这个《细语汇集,声声入耳》无非就是出个“题”,汇集大伙儿关于“入声”的题材,来追溯那个声声入耳的语境。我想起一个已故演员叫“赵丽蓉”,她的语言特点就是“入声”用得好,无论是她的《苍生》还是她演的小品,那是“声声入耳”的。也许吧唐山人与乐山人一样,还保留了很多带“入声”的发音技巧和习俗。唐山人闯关东,也带去了“入声”发音法,比如东北人的“浪”,本是褒义的,夸女人长得漂亮:“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青纱帐”,得,让莫言与张艺谋的《红高粱》形象与无“入声”发音的“浪”,这美女自然也变得轻薄狂荡,甚至还有淫荡的味道。
  
  古代诗人用“入声”也很多。比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首诗中最后的,“绝、灭、翁、雪”古人都读作入声。再比如,岳飞激奋人心、满腔豪气的《满江红》词,那也是“入声”韵,而为这《满江红》谱曲,也只用“五音”。典型的“五声”配“五音”,“五声”、“五音”、“五谷”、“五畜”、“五脏”……这都是“五行”中国哲学观的具体表现。
  
  我先说到这儿,问题是《细语汇集,声声入耳》中的“入声”,咱们能用“键盘”敲出来吗?兄弟姐妹们,加油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2 10:09:30编辑过]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总数 77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