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书画艺苑 → 学书务去脂粉气


  共有2837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学书务去脂粉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学书务去脂粉气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8 10:54:00 [只看该作者]

书圣王羲之自幼跟卫夫人学写字,字固美,但女儿气太重。后来,他到处游历,见到了书风阳刚的古碑法帖,觉悟自己的问题所在,从此不再学习卫字,锋芒因此而大变,渐入佳境,终成气候。但,不管怎样,我们现在看右军字,还是把它归为精柔研美之类的字,只是没了脂粉气而已。

 

我们男人在女体内成胎,后又依附女体得乳,可谓阳从阴出又得阴育。只是后来,男人之阳才逐渐显露,提升,最终得到了固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哪里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一种带脂粉气的男人,或说话,或举止,现出女儿态来。

 

我过去有个战友,他在家里排行老六,是老小,上面有五个姐姐。他入伍后先当卫生员,后来当了医生。他就是那种不论在语态还是在举止上,都像女人的人。提干后,他找对象可费了大劲。这女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越像她们的人,她们越不喜欢。

 

拖了好几年,我们这位活宝医生终于找到了意中人,小两口在沈阳老家结婚后到了部队。我们一看那新娘,全乐啦。人家除了长着女人身子,穿着女人衣服,从说话到动作,整个就跟我们男人没有什么区别。故,我以后一看到太极图或称阴阳鱼的画面,就明白是在告诉我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我现在扯哪去了?提个话头就跑火车,现在还是回到书法上来吧。

 

我教学生,一般从楷书入手,教楷书,又从颜体入手,因为颜楷被人称作是“备尽楷法之极则”。其实,这只是第一个原因。

 

在下奉砚教书经年,敢说对欧、虞、褚、柳、赵之楷书的熟知和能书程度,是不下于颜楷的。之所以要求学生从颜入手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颜体没有丝毫的脂粉气,从用笔、结体到章法都闪射出一股庙堂之气和正大气象。

 

我的学生分在校大学生和社会生两类,不管是哪一类,我对女生都特别强调,勿使自己的性别影响到写字。这跟性别歧视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欣赏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里,就是忌出脂粉气的。当今最出名的两个女书法家,一个北京的林岫,一个上海的周慧珺,如果你提前不知道她俩是女性,看了她们的字,你准认为是男性写的。

 

当然,我所说的脂粉气不等同于排除秀美、阴柔、委婉、曲润这类概念,这个度实在是很难把握的,如果没有阴柔美,字则写得过于阳刚,火气十足,那又近于粗野和霸气了,这同样在中国人的书法审美标准里,是被批判和拚弃的。可是,把婉约美写过了头,那必然就有了脂粉气。在中国书法大家里,我觉得这个度把握得最好的应该算虞世南了,他的字最体现中和之美,不激不厉,从容安详,彬彬大度,所以,人们称他的书法有“宰相之容”,是“君子之书”。

 

由于我的要求,学生们怕写出脂粉气来,经常问我怎么才能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说,某字带出什么气象,无非是由用笔(具体说就是笔画的形状)和结体(字的结构)来决定的。笔画要写得拙实、利索,避免写得纤弱、娇柔;结构安排要从容、明确,避免扭捏、做作即可。譬如有一男一女远远地坐在那里,我们即使不看正面,往往只看背影就能断定性别,因为男人的轮廓方厚健实些,而女人的轮廓曲圆轻盈些,字同此理焉。

 

实际上,世间凡事万物都由阴阳组成。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写过,著名的希腊五柱中,多力克柱就是男性柱,体现着阳刚,一般立在神殿正面;而爱奥尼雅柱就是女性柱,体现着柔美,一般立在神殿的侧面。可是,祭祀女神的殿,往往又是反过来的。

由此,我也想过,不管中国外国,自人类脱离母系社会,建立起以男性为主力的社会后,审美观念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偏差?也影响了我们对书法审美的偏差?试想,中国几千年来,男女的社会分工,担任的角色彻底换个个儿,那么讲书法的老师,是不是要这样告诫学生:你们要注意了,写字不要写出须眉气!

 

哈哈哈,轻轻松松说说写字方面的事,千万别有人崩溃哈?

 

(完)


 回到顶部
总数 30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