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感恩节


  共有937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感恩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直罗老赵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07 积分:458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4/3 22:15:00
感恩节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9 19:44:00 [只看该作者]

 感恩节

 

昨天收到不少短信和微信,都是有关感恩节的贺词,我对这个节日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一个舶来的洋节,其因何而漂洋过海来到华夏大地俺也懒得去考证了,但我从字面上知道了这个节日是对有恩于自己的人或事而特定的一个节日。                        

俺首先是感恩于生我养我的父母,在那样的年代父母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才把我们抚养大的,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政治运动,在他们都受到了冲击之后他们让我们在他们无私的爱之中长大成人,他们在我们的身上寄托了多少他们的希望啊,读书成人,成才,耀祖光宗,服务于社会做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可是他们的希望在那场血腥的红色风暴中又一次地化为泡影,他们带着无可奈何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此我只能遥对苍天,祈祷在天国的父母快乐!

由此我想到了那个动乱的年月,我们背井离乡,在爸爸妈妈的泪水中我们被那无情的绿色列车拉离了他们的视线,他们的怀抱,又被一辆辆依旧是无情的绿色大卡车扔到了西北的黄土高原上,

我们来到了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我们走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上,开始了挣工分的日子,扛锄挥撅,犁地耕田,喝糊汤吃饼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缺油少盐,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酸腿疼,我们流下的汗水浇灌着干旱的黄土高原,我们每天的付出就是换回了十个工分记在了那个小小的工分本上,到了秋天的收获季节,我们挤在队部的窑洞里听着会计唱着队里的年终决算,我们竖着耳朵听着,在呛人的烟雾燎绕的窑洞里,生产队的会计那嘶哑的声音终于念到了我们的名字:北京知青XXX挣得工分儿两千六百七十个,合洋叁拾贰元零肆分,分得口粮共计六百一十三斤,线麻九个,洋芋一百二十三斤,吃瓜六十三斤合洋:叁拾玖元捌角六分,XXX合计欠生产队人洋:柒元捌角贰分整!

霎时间俺凝固了,俺欠了债,干了一年的活最终是欠了生产队的债,俺压制不住怒火,站起身子一脚踢倒了坐着的凳子,在人群中横冲直撞的走出了队部的窑洞,队长和会计以及村里的乡亲们都愣住了,妇女们唧唧喳喳的相互打探着:这娃咋了?

显然这里的人们已经是习惯了这样的糊涂账,低得不可想象的劳动报酬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争取不饿肚子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谁欠谁的钱他们早就麻木了。好一会会场才安静下来,队里的决算大会继续在烟雾中进行着,我们几个知青的愤然离场并没有影响到队里的会议正常进行,我们骂骂咧咧的非常的不满,我们回到了那寒冷的小窑洞里,没一会隔壁的女生们哭哭啼啼的回来了,她们肯定是个个欠债,她们每天只能挣到八个工分,她们的出勤远远不如我们的出勤,结果就不用说了。

我们插队那里在陕北算是鱼米乡了,粮食算是够吃的山村,有足够的土地和满山坡的果树,山上有羊鹿子那样大大野物,野鸡和扑鸽多得是,河里有鱼鳖,山民们还偷偷的开荒种点自留地,家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两只猪,家家户户一群老母鸡那是不可少的,原本他们这里的生活是安逸的,日子过得虽然紧巴但他们还是不会为挨饿而去奔波,突然来了我们十多个下乡青年,本来只有百十来人的小村庄一下增加了这么多的人,我们这些人就要从他们嘴里分走一部分粮食,他们的负担一下就增大了,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生活,可是这些山里人默默的接受了我们,就是在我们无知的混闹时,他们也是默默地忍受了,他们理解了我们这些少小离家的孩子们所作所为,他们依然是默默的为我们做着他们该做的一切,他们无怨的从自己的嘴里分出了一份口粮,就是这份口粮养活了我们这些在城里被人说的吃闲饭的人。三四年,五六年,七八年,我们这些人就是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山里人默默的承担了我们的负担,不管我们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不计较,他们分给我们足够的口粮,就在我们想回家盘缠不够时,队里会送来一二十元钱来,我们就连借条也不用打,队里也就是记在了账上,后来我们相继的被分配了,每走一个人队里就会把他的帐一笔勾销,还帮助他办好所有的手续。

多么好的乡亲呀,我们是莽撞少年少不更事的来到了这里,给这里的乡亲们凭空添了多少的麻烦,可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养育了我们,让我们最终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在那高原上在那山沟里我们渐渐的走进了社会,我们渐渐的长大了,成人了!这里有着无私的乡亲们的默默付出,这也是至今我们知青经常怀念的那一段时光,和那些乡亲的原因,我们早已把那里当做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故乡的亲人常常在我的梦里萦绕,我真诚在内心中感谢他们,在我们最无助的那时候,是他们容纳了我们,我在这感恩节的时候第二个想起的就是我那陕北的父老乡亲呀!

你们的恩情不是一个谢字能了结的,我们知恩,我们感恩,我们在这里给你们鞠躬啦!

 

<!--EndFragment-->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