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朝鲜的处境 —— 怜悯中的几分理解


  共有8629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朝鲜的处境 —— 怜悯中的几分理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3:27:00 [只看该作者]

说心里话对朝核问题过去涉猎不多,因此无权多评论。但我有个感觉是弱国的内政如和强国联盟对立起来只有靠实力去争平等话语权。伊拉克当年没那个实力所以。。。。。。

 

 

回顾一下中国核发展的道路可能有益


备忘录

1949 年3月
钱三强向中共中央建议通过法国居里夫人的博士生杨承宗代购研究原子能的书籍和器材.

1951年春夏之交
新中国在巴黎的代表李风白找到杨承宗,告诉他说组织带了5000美元来,要买些研究原子能的器材。要买和研究原子能有关的同位素, 书籍、仪器、药品。其中一种先进的计数进位器,必须得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的特批。 杨承宗在居里实验室遇到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白朗先生。他就跟白朗先生说,我想买一台100进位的计数器.白朗先生还没有答复,居里夫人就在旁边说:他们要在医疗方面研究同位素的应用,所以还买点儿同位素,你看嘛,用在医疗方面,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白朗先生说行啊,拿起笔就签了字。 居里夫人命她的助教布歇士带领杨承宗和所购物品顺利出海关,

约里奥·居里先生委托杨承宗告诉钱三强转告毛泽东,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呢,就必须自己先要有原子弹。


1953年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向国家提出建议,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

1955年1月
中央书记处召开专门的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1956年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再次提到: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该抓了。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1958年
台湾海峡发生第二次危机,根据毛泽东的决定,中国开始建造核武器研制设施。美国在台湾部署核武器进一步使毛泽东认识到其决策的正确性。 1958年,中国建立了北京核武器研究院,并着手建设包头核燃料合成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分别生产铀和浓缩铀。

1959年6月
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协定,不仅停止援建工作,而且没有向中国的核设施发送一件关键部件,只是向中国展示了一件原子弹“样品”。现在中国人一切都得靠自己了。美国情报机构知道中国正在实施核武器战略,并给予高度关注,但对中国的核计划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1960年2月
中国在酒泉动工兴建生产反应堆。中国的核研究设施只用数字编码,如酒泉的研究所被称为404厂。1960年底,中国开始在大西北罗布泊开辟核试验场。


1961年

肯尼迪把中国试图进行的核试验视为六十年代最糟糕的事情.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的核计划,美国情报也在尽力改进侦察手段。其中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由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驾驶U-2飞机,携带高分辨率成像摄影机从台湾起飞,前往大陆的深远内地进行侦察,携带高分辨率成像摄影机从台湾起飞,前往大陆的深远内地进行侦察。另一项侦察手段,是使用间谍卫星。从1961年起,美国情报部门开始进行代号为“科罗纳”(CORONA)的卫星侦察计划。这种间谍卫星携带改进的高分辨率照相机,带有充足的胶片,从而能得到更清晰和更多数量的照片。1961年12月,科罗纳首次辨认出罗布泊基地,尽管当时美国人并不知道这就是未来的原子弹试验场。1962年4月,美国的情报分析再一次推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将以钚为原料。分析人员认为,按照最快的时间表,中国将在1963年初爆炸一颗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

1961年2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姆致信首相麦克米伦,认为“如果中国政府有一天要动用武力收复香港了,英国政府可以采用常规武器或实施核打击来解决,但显然动用核武器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一建议得到麦克米伦的赞同.

1961年3月
英国政府内的主要负责官员已经对核打击中国的计划达成了“一致意见”。蒙巴顿受命与费尔特在夏威夷举行秘密接洽。在会晤中,蒙巴顿表示英国无法依靠常规武器保住香港,“对中国实施核打击是保住远东桥头堡的不二选择!” 英国国防大臣威金逊建议首相麦克米伦,让英军参谋总长蒙巴顿勋爵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费尔特上将秘密会谈,并向美国许诺,如果美国在核战中打击中国,那么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将配合美军行动。蒙巴顿希望美英能够在此问题上共同行动。费尔特则表示,如果中国强行收复香港,美国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此后,英美两国官员又多次在访问香港的美国航母上秘密会谈,敲定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细节问题。

1961年6月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称,中国“获得核能力将对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安全态势,特别是在亚洲,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的一份报告提出,一个有核能力的中国将产生的政治和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军事影响。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将有助于创造一种“共产主义是未来浪潮”的感觉,因此中国将能收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红利”。亚洲人将提升他们对中国军事力量的估计,从而对这些国家产生更大的政治压力,这些国家将更多地包容中国,放松与美国的关系。这样,一个有核武器的中国将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及干预该地区事务的能力。1961年初,中情局分析人员认为,如果中国或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其他国家可能会步其后尘”,造成核扩散。此外,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数量的增加,将增加非理性和孤注一掷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1961年9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任乔治?麦吉向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建议说,一个有效消除中国原子弹造成心理影响的办法,就是鼓励甚至帮助印度发展核武器。因为当时印度的第一个核装置已经接近爆炸试验。这时,麦吉一点都没有顾虑印度拥有核武器之后会给亚洲带来的不稳定,而只是想以一个非共产主义国家来“狠狠揍共产主义中国一拳”麦吉希望亚洲有一个非共产党国家与中共抗衡。麦吉的方案在国务院获得不同的支持。副国务卿鲍尔斯支持这一建议,但却遭到国务卿腊斯克的否决。腊斯克称,如果美国唆使核扩散,将会“使我们走上一条错综复杂的道路,我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

1962年
英国首次将“红胡子”战术原子弹运往丁加机场,原子弹轰炸机也开始进驻该机场。紧接着,英军在丁加基地进行了频繁的模拟原子弹投掷训练。在整个六十年代,英国的核轰炸机不断在这一地区进行核攻击演习。为了扩大打击范围,英国还在马来西亚的巴特沃思机场和肯尼亚的一处军事基地修建了特别设施储存核武器。此外,英国还轮番派遣携带有核弹的航母到东南亚海域巡逻,并一度计划将装备有“北极星”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到东南亚地区.英国公开宣称,将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储存核武器。全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就连英国驻新加坡总督也表示坚决反对。此后,英国对中国的核战计划不得不在更为秘密的状态下进行准备。后来,英国虽然在新加坡的丁加基地部署了核武器,但却一直瞒着新加坡政府,就连一向亲英的马来西亚首相拉赫曼都不知情。不过,由于忌惮东南亚国家的反对,英国在丁加基地最多时也只部署了6架原子弹轰炸机。这个数量的轰炸机显然无法突破中国严密的防空网,更别提完成轰炸任务了。

1962年
苏军从1962年起重新在蒙古布防.
  
1962年4月
美国的情报分析再一次推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将以钚为原料。分析人员认为,按照最快的时间表,中国将在1963年初爆炸一颗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

1962年5月
台湾的U-2侦察机拍摄到了包头的核工厂。但美国情报人员仍然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钚的反应堆.



 回到顶部
总数 11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