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足迹——插队伊始


  共有2443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足迹——插队伊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自强不息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1 积分:14828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10/12/16 8:39:00
【原创】足迹——插队伊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8:54:00 [只看该作者]

 

一、微型小队

大塘大队与湖南省会同县郎江区蒲稳公社毗邻,距蒲稳(公社所在地)乡场仅5华里。那里供销合作社的农资物品和百货商品一应俱全,远比贵州的商品供应丰富充足得多。乡亲们通常都乐于到那里赶场,除非万不得已一般都不愿往白市跑。

由于地理位置所限,这里上交公(余)粮也由郎江区粮管所代收。尽管同样得靠肩挑运输,但湖南的山路远比贵州平坦得多,而到郎江的路程也不像到白市那么遥远。

我们落户的12队属大塘大队,恐怕也是全公社规模最小的生产队了。

全队六户人家共计32人。

17名成年人中,老年人近一半:53男。另有三、四十岁的4对夫妇和一个比我们小两、三岁的小伙子——世枚。

15个孩子中有5个小学生,其余都是蹒跚学步的幼童和襁褓中的婴儿。

六户人家分散居住在一里开外的三个地方。

我们落户的位置居中,在白头溪上游右侧的半山腰上。上下两栋木屋呈阶梯状,中间是不大的院子,下屋坎下的翠竹林一直覆盖到山脚的小溪边。屋左的小路边有一棵很大的桂花树和一片板栗树林,屋右侧紧挨菜地的一大片楠竹林望不到边。上屋背后的坎上是一块平整的土地,面积与屋基差不多,队里将它划给我们作自留地。再往上就是漫延到山顶的树林了,其中杉树松树居多。

我们的房东是桂花老人和他寡居的大嫂——金岸大娘,也就是招待我们的那位老人家。

桂花老解放前是本地远近闻名的师塾先生,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虽然满腹经纶但为人谨慎低调,后来与我成了忘年交。他老伴有些背驼和耳背,但身体硬朗,除了料理家务还能下地干活。

他们的独子泽坤年近四十,曾在公社成立之初担任过大队会计,为人忠厚老实。儿媳银秀娘家在湖南,只有她的话我们能够听得懂,以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由她充当我们与乡亲们之间的翻译。

泽坤夫妇有3个女儿2个儿子。全家9口三世同堂,其乐融融。

金岸大娘膝下无子,女儿远嫁他乡,属于“五保户”,独自开伙。第一个月,队里安排我们在她家搭伙。蔬菜、柴禾由队里的乡亲轮流提供,粮食和食油我们自己购买——第一年由政府供给。

顺白头溪而下的小路旁是队里常年不断水的几丘冷水田,由于地处低谷日照有限,稻谷产量并不高。

冷水田左边的半山腰上也有两栋木屋,一栋住的是世明(此前我们见过的退役军人)全家5口、还有他父母和一个弟弟。另一栋住的是他的大爷大娘(伯父、婶婶),两老无儿无女,也是“五保户”。

那里的位置比桂花老家略低一些,两户人家放声高喊互相能够勉强听见声音却看不见对方房屋和人的踪影。

还有两户人家住在桂花老家山背后的山脚下。同样上下两栋屋,上屋是生产队会计兼队长世涛一家5口和他的老母亲,下屋住着世黄一家6口。

独家村——此前仅仅在书本上见识的东东,这回我们算是实实在在地身临其境了。

不过,这里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较别的队而言,12队的森林最大树木最多,其中盛产的楠竹、杉木和松木是队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柴禾更是俯拾皆是,燃料不成问题。最重要的是人均耕地面积比其他生产队要强许多,我想这也许就是上级把我们5个人安顿在这么小的一个队里的重要原因吧?

事实上,我们的到来无异于咽喉夺食,乡亲们不可能真心欢迎我们。当然,彼时彼地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愣头青是绝对不会懂得由此对乡亲们造成的伤害的了。

2011-5-22初稿

2011-6-10改写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到顶部
总数 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