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再见了青春岁月(下乡回忆录二十)亲历拍电影


  共有1377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再见了青春岁月(下乡回忆录二十)亲历拍电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井1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480 积分:8502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2/12/11 23:11:00
再见了青春岁月(下乡回忆录二十)亲历拍电影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8 12:52:00 [只看该作者]

         亲历拍电影(下乡回忆录二十)

 

    一九七五年初冬,县电影公司把全县放映员召集起来召开年终总结会,大家都感到奇怪,平常年终总结会都是第二年元月举行,今年怎么提前了?一到县城才知道,原来是珠江电影制片厂来县里拍电影《枫树湾》。为了这个难得的的机会,让放映员对拍电影有所了解,所以提前召开总结会。

    说实话,我这个从城里来的知青也没见过电影是怎么拍的,生在深山老林的那些放映员和贫下中农就更别说了。大家对开会毫无兴趣,把心都放在了电影拍摄现场,午休和晚饭后,都不休息,都会跑到场景地去看剧组搭景棚。

    《枫树湾》是湖南省话剧团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描写的是1926年,共产党员赵海山从黄埔军校毕业以后,回到了家乡枫树湾。他将农民组织了起来,成立了自卫军,这里的革命斗争展开了。挫败了恶霸地主汤汉池和他儿子汤家驹勾结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加紧搜刮地租、妄图用谷米换取枪支、镇压农民运动的阴谋。第二年春天,他又在县委领导下,为贯彻毛泽东同志“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指示,与县农民自卫军智取团防局,镇压了恶霸地主汤汉池。接着,他又带领农民参加了秋收暴动,消灭了汤家驹的反动武装。

    记得是十二月初,农民协会在大地主汤汉池家门前召开群众大会一场,我们和县花鼓剧团都被邀到现场当群众演员。拍摄地点就在县一中的操场上,剧组美工在操场上建起了一座汤家楼,场景搭的十分逼真,到景片后一看,不过是立几根柱子,钉上杉木条,在敷上一层纸,美工在上面刷上颜色,勾画出物体,钉上赛格路压制成的瓦,一座雄伟的建筑就出现在人们面前。

    上午九点来钟,群众大会场面开拍,群众演员来了三四百人,尽管那天下了霜,天气很冷,大家都穿着自己带来的破衣烂衫和草鞋。那年月农民谁家没有几件烂衣服,不然都要剧组准备还真是麻烦事。我们换上的是剧组的道具服装,进入拍摄现场。

    现场导演是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张良(张良是电影董存瑞的扮演者,文革中受迫害,从八一电影制片厂下放到珠影,但电影《枫树湾》上映后,不知为什么导演并没有他的署名),他说了一些要求和要点后正式开机,前后折腾了近两小时才停机。停机后,群众演员到剧组排队领工资。穿自带服装的八毛,穿剧组准备的服装六毛。那时候拍电影的投资真少,不像现在动则上千万、上亿。

    拍赵海山家的场景,是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公社。村头一棵大樟树,可剧情要求是大枫树,剧组准备了一张大网,上面缀满塑料做的枫树叶,盖在树冠上,樟树就变成了枫树。还乡团放火的场景是在江边拍的,剧组收购了群众的几座破草棚,剧组再搭建了几间破房子,导演一声“开机”,乡丁们开始放火,霎时浓烟滚滚,煞是壮观。

    剧组将每天拍的样片送长沙冲洗,再带回来在县电影院审样,当然我们可以先睹为快,只是没有配音。

    一九九六年,《枫树湾》正式发行,在我县放映时盛况空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