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拉兹”养猪记


  共有1320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拉兹”养猪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啰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207 积分:155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7:10:00
“拉兹”养猪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19 16:35:00 [只看该作者]

 

“拉兹”养猪记

1、紧急会议

来桃山屯的县剧团演出结束后,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

这时,大槐树上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了:“各位知青注意了,马上到会议室开会,马上去!队长有重要事情和大家商量,喂,喂,听见没有?还有学校代课的知青老师也来!”

这是知青点儿的户长万鹏在用大喇叭通知知青们开会呢。

一会儿功夫,包括代课的知青、赤脚医生和在牲口棚当饲养员的所有知青们都聚集在队部的会议室里了,横七竖八地坐了一屋子。

下乡多年,这些老知青不再是风度翩翩的少年,开始有了不小的变化。连他们的打扮都和当地老百姓一样了。男的腰里都扎条破麻绳,头上戴狗皮帽,胶皮兀拉也见不到整脸了。而那些女知青,也是戴着大大的栽绒帽子,手里还象屯子里的农妇一样,拿着毛线织着毛活或者拿着鞋底衲着线绳,都学会了过日子。

看看人来的差不多了,队长刘金魁清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注意了,现在开会。今天说的是啥事呢?说点群众反映吧。刚才段家屯的村民来了一群,围着我直告状。人家告啥呢?说咱们队的这些知青太不像话了,偷了人家鸡鸭。你们知道现在周围的村民叫你们啥吗?叫你们‘拉兹’!知道啥叫‘拉兹’吗,就是小偷!咱们都是大城市来的学生啊,向贫下中农学习来的,咋就成了‘拉兹’呢?都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最小的也快二十了吧?潘华,你别光在哪里抽烟,你抽得嘛烟,这么呛人,哎哟,还是陈年的蛤蟆头。行了,行了,掐了吧,你说说,这事咋办?大家也说说!”

原来,前两天知青点的知青们看到当地百姓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炖鸡烧鸭准备过年,而自己的院子却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过年的红火气氛,不由生出了不少惆怅。有几个青年就商量着到旁边的村屯偷几只鸡鸭过年。男知青穿上肥大的棉大衣就跑到段家屯,趁着夜色黑暗,偷回来几只鸡鸭,裹在大衣里面跑回了知青点。男知青从段家屯出来时,正好碰上几只没有拴上的看家狗,狗的叫声惊醒了熟睡的村民,也吓坏了这些偷鸡摸狗的知青。女知青看见男知青偷回了鸡鸭,嘻嘻笑着就烧水褪毛。一会儿工夫,村民的鸡鸭就成了知青们的盘中美食。

队长今天开会,说的就是这回事,因为段家屯的大队长来告状了,让桃山屯的队长脸上很挂不住。

听完队长讲话,会议室就炸开锅了。晓萍等几个知青是代课教师,不住在知青点,她们没有吃到鸡鸭,应和着队长喊:“偷人家村民的鸡鸭,传出去成啥事啦!”

刘霞和吴箐也说:“这也不怨这些男同胞,他们没有扎根思想,以为自己是农村过客。我们要做长期扎根的思想准备,就应该和周围村民搞好关系,不能随便偷人家东西。”

当马倌的钟林和王文庆出车了,也没有吃到鸡鸭,就跟着喊:“对,小偷小摸就是不对。我们在这里呆的时间长去了,屯子里的百姓把我们的作为全看在眼里了,别以为我们是天马行空,爱咋样就咋样,影响大了。”

潘华就说了:“我说咱们自己也养头猪,养点儿鸡鸭!虽然辛苦一些,但自己有了鸡鸭,也就有了鸡蛋、鸭蛋吃,吃着不也舒心嘛!”

万鹏端起大茶碗喝了一口水,看看大家争论差不多了,说:“咱们自己养猪,养鸡鸭,看看各位有意见吗?”

“没意见!”底下起哄一样喊道,算是同意了。

万鹏接着分配任务:“明天,钟林、王文庆还有刘维维、张树德几个到县城去抓小猪仔,知道怎么走吗,嗨,过了李家屯一直朝前,到了查兰屯朝东就是县城了,大集在县城北边,有棵大桦树。”

万鹏又说:“晓萍,如梦还有如玉几个女的,明天去新立集买鸡崽,过草地时小心点!别忘了路的!”

刚要散会,田津生提醒大家:“跟人家划划价,别那么秀气!”

张树德又问:“我们抓猪,能不能套辆车啊?”

队长说:“那小猪仔有多重,还套车,让小武子和你们一块去,他是咱村的后生,帮你们挑挑。”

说完,院子里的知青就都散了。

2、“拉兹”买猪

第二天早上,钟林、文庆、刘维维和张树德等人来到知青点领钱,准备去县城买猪仔。晓萍等几个女知青也进了院子,说着买鸡鸭崽的事。

万鹏从屋里出来,说:“那里有钱啊,还没分红呢,你们先垫上。”

刘维维等就说:“我们有钱还找你?你好好找找,看看谁手里有闲钱,先拿来用。”

万鹏进去,和管现金的顾兰一说,顾兰跑回女知青屋里,拿来一沓全国粮票和几斤毛线来。毛线是顾兰母亲临下乡时买的,让顾兰织毛衣用的。顾兰说:“这些毛线暂时也用不上,拿到供销社换成钱吧!”顾兰给了刘维维2斤毛线和一些当地粮票,又给了如玉几十斤全国粮票,让他们先换成钱,再买猪仔和鸡鸭崽。

刘维维几个男知青,拿着毛线就向县城而去。过了查兰屯就到了县城,几个人沿着县城的十字街一直向集上走去,很快就见到了那棵大桦树,这就全县的牲畜和家禽交易市场了。

这天正好是大集,也是各地农牧民大牲畜交易的繁忙时刻。黑土地上站满了人,有的是从附近草原来的牧民,有的是军马场的牧马人,还有附近几个公社的农民,带着牛、马、骆驼和羊群来交易。

几个查兰屯的牧民抽着呛人的蛤蟆头土烟,把手伸到长袍的袖子里面捏着手指头。知青们也不知道这是在谈价格,觉得很新鲜,一个个像梦中人一样傻傻地在一旁瞟着白眼观看。刘维维和张树德这几个拉兹们就问旁边查兰牧场来的老牧民,人家告诉他们,这是手谈。

刘维维和张树德等赶紧来到供销社,把毛线向柜台一摆,两个年轻的女售货员就眼睛一亮。这是从天津带来的纯毛毛线,颜色也鲜亮,在本地很难买到。

售货员问:“打算卖多少钱一斤?”

拉兹们那里懂得毛线的价格,就说:“你看着给吧!”

售货员回过头去小声商量:“我们两个自己要了吧,给他们15元一斤,行吗?”

几个知青就瞎咋呼:“15?得了吧,这在天津怎么也20一斤。”

售货员也不知道真实价格,供销社这几年还没有进过这么好的毛线,再仔细看看,一咬牙说:“18一斤,卖,你们留下;不卖,就拿走!”

拉兹们互相交换着眼色,说:“行!拿钱吧!”

换完钱,几个拉兹来到集上,他们找了半天,才在集市的一个角落里找到卖猪仔的小贩。

卖猪仔的小贩前摆着两只草辫子拧的草筐,一只筐里是从刚刚引进的哈白猪,圆滚滚的,一看就是上好品种。一问价,那小贩满脸诚恳,开口就要四十元一只,还不划价。又看另一个筐,都是本地的家猪,清一色黑颜色。一问价,每只要三十元。

拉兹们掂掂手里的钱,舍不得花,就露出灿烂的笑脸和小贩划价。最后,小贩从身背后抓出一头小猪仔,说:“你们也别瞎争了,看看这只吧,给二十元拿走!”

几个拉兹就问:“你这是啥猪啊,咋这么小?”

小贩说:“和这些黑猪都是一窝的,它最后下出来,别看小,没毛病!”

屯子里百姓们挑猪仔,要摸摸猪的骨架,骨架越大,这猪将来肯定长得肥大,能够买个好价钱。拉兹们那懂这个,看看猪仔虽然小,但样子挺漂亮,就有些犹豫。旁边站着的村民们就起哄:“这猪长得多好看,值!”

拉兹们想,这又不是搞对象,猪的样子漂亮管嘛用。他们回头看看小武子,加上村民的忽悠,就呵呵笑着,递过二十块钱把小猪仔买下了。


 回到顶部
总数 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