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共有29081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2 12:24:00 [只看该作者]

 

       当陈晓阳将这段师生相遇不愿相认的事告诉李春玲后,李春玲深情地说一句:“看来所有了解你的人都在变着法子保护你。你要对得起大家才行!”

       成亚胜的消息真灵通,陈晓阳到家还不到半个小时,就来了。当他看见陈晓阳与李春玲有说有笑时,大老远就开腔挖苦起来了:“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幸好是修围墙,不是修长城,新孟姜女才会未成曲调先有情!”

       陈晓阳并没反击成亚胜的调侃,反问了一句:“你是探子还是先头部队?”

       “探子和先头部队还不是一回事!”成亚胜明白陈晓阳的意思,“等一会儿,他们都有要来为你接风洗尘。”

       “算盘打得精,吃穿不操心。亚胜我算服了你。你们给他接风洗尘,却要我添米加菜。”李春玲一面埋怨,一面淘米作饭,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非常高兴。

       何先华,邓西北、杨显亮、张小雅、张文雅都来了。没有那么多碗筷,成亚胜就地取材,砍了一根竹子,削成了几双筷子。碗不够用,成亚胜与邓西北一个用口杯,一个用打水的瓢。成亚胜还得意洋洋地说:“有柴无米,烧烂锅底;有米无柴,煮出饭来。有饭有菜,还愁没法下肚?”

       有道是宁喝开心粥,不吃愁眉饭,陈晓阳望见大家高兴的样子,不由得长吁了一声:“知青知青,顾名思义,在青年人面前冠有知识二字。没想到我们这些有知识的青年竟回到了农耕时代。”

       “这也好哇!”邓西北为陈晓阳这句话拍手叫好起来了,“老三,你不是准备写小说吗?这种场面是可遇不可求的。你不是常说,故事好编,细节难寻吗?没有亲身经历,哪里想得出这样的细节来?”

       邓西北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何先华打断了:“不行,不行!西北你怎么尽出馊主意,你当是你在讲《西游记》,这种细节都写进书里面,你不怕后人笑话我们?”

       “笑话我们?谁笑话我们?我们的后人?等我们的后人读到这些细节时,说不定真的同看《西游记》一样了。”邓西北三句话离不开他的《西游记》。

       “我知道小妹的意思是要老三多描述一下我们战天斗地的光辉业绩。”杨显亮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你战了什么天,斗了什么地?那种口号式的小说,谁看?谁信?知青的历史知青不去写,谁写?没当过知青的人,肯定写不好知青!”邓西北回敬了杨显亮一句。

       “西北老弟,难道也要老三把你晚上一边抓青蛙,一边顺手在田埂上将别人的辣椒、丝瓜也抓进扁篓里的细节写进去?”杨显亮开始揭邓西北的短了。

       “这一点写进去,倒是为西北老弟树碑立传了。西北不这么做,谁肯分自留地给我们?西北的后人明白真相后,肯定会引以自豪的!”成亚胜说完后,有意地朝张文雅笑了笑。

       陈晓阳曾听成亚胜谈起过此事。邓西北这么干,点子还是成亚胜想出来的。下放到青山洞后,知青都没分到自留地,吃菜倒成了一个难题,尽管多次向大队和公社反映,但得到的回答总是那几个字:研究研究。随着邓西北这种你种我收,按需而收的办法在全公社知青中流传开后,逼得公社和大队连忙制定了有关规定,将自留地分给知青。为这件事,陈晓阳一直背着“黑锅”,公社领导认为这个歪点子肯定出自陈晓阳。陈晓阳虽然不愿掠人之美,但对这件事只好笑而纳之。

       “杨瞎子,你书呆子气别太浓了。文章为时而作,也是为我而作。老三说过,为人不可有我,为诗不可无我。”邓西北的话刚开了一个头,就被陈晓阳打断了:“西北老弟,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只要说得有理,我就听!刚才我说过既然是写知青,知青在想什么?知青在干什么?知青的处境,知青的现状谁最清楚,谁最了解?只有我们知青自己!”邓西北是不愿意别人来粉饰太平的。

       “是的,司马迁写《史记》,班固写《汉书》都是直言不讳的。”成亚胜的几句话使人弄不清他倒底赞成哪个的观点,“我们不要杞人忧天,知青一族,总会有人去描写的。无论谁去写,无非是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知青写知青,这当然是最好不过了。第二种情况是旁人写知青,这不可避免要走一点点样了。第三种情况是后人写知青,那也许就面目全非了。我倒认为知青,只有参加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知青,才能写好知青,才能写全知青。知青毕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派生物。”

       “看来历史的重任要落到亚胜身上了。”邓西北对成亚胜的观点倒十分赞同。

        “西北老弟,我请你来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倒成了你挖苦的对象。放着老三这个漏网分子,你不去穷追猛打,缠着我干什么?我看你是看《西游记》看蠢了!”成亚胜看到陈晓阳在一边微笑不语,好不来气,想把火引到他身上去。

        邓西北是最佩服陈晓阳的。他决不会拿陈晓阳来说三道四的。但写小说这件事又是自己提出来的,于是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亚胜,首先我得纠正一下你的说法:今晚不是你请我吃饭,而是你纠集我们这一伙人到老三这里刮共产风。常言说得好,拿了别人的手短,吃了别人的嘴软。我们吃了毛竹山的饭,怎么还好意思去攻击毛竹山的人?我嘴是硬不起来,于情于理也不会呀!”

       “好了,别争了。利用吃饭的时间去讨论这么大的问题,你们不怕噎到?”张文雅真文雅,看见邓西北与成亚胜唇枪舌战的,平淡地说了一句。

        “亚胜才不会因噎废话,更不会因噎废食呢!”杨瞎子又挤出了一句十分高明的话来。

       “不管谁写这段历史,真希望不要因噎废食。但恐怕这也很难啰。”张小雅在这种场合中,通常一言不发的。今天却破例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晓阳听张小雅也重复了一句因噎废食,心有感触地说:“你们都提到了因噎废食这个词,倒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来:相传朱元璋登基后,宴请百官,酒过三巡后,涌来了一群乞丐,集中有一人就当众大呼,帮主,帮主,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当年要饭时,在桥下吃芋头的事?朱元璋闻言不悦,正准备发作。这时另一位年长的人接过话来说,皇上,皇上,当年你领我们兵发桥州,攻破罐州,消灭汤元帅,捉拿芋将军,你一枪,我一刀,威震天下。我们就料定会有这么一天。果然有今天,今天果然是!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其实这两个人说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这一伙要饭讨米的乞丐在桥下生火用沙罐煮芋头吃。你一筷子我一调羹的,结果把罐子弄破了,汤流了出来,芋头也抢光了。”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几十年后老三就会用这种春秋手法去写知青一族的春秋了。”成亚胜硬是将话题往陈晓阳身上套,开始新的一轮煽风点火了。

 回到顶部
总数 44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