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三九严寒话《三九歌》


  共有669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三九严寒话《三九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三九严寒话《三九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0 10:54:00 [只看该作者]

三九

  2009年12月30日,是三九中一九最后一天。
 
     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也称“三九天”。中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所以,可以认为与三九对应的是三伏。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详细释义: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即“三九”是九天而非一天。
  中国农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北京的三九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日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
      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又一种流传的九九歌是;“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 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历史上的三九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
    
南朝《九九歌》
    据南朝梁宗德《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明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上有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感(?)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子跳蚤出。”
    从内容看,这首歌没提及冰,也是描述江南的气候变化。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录有一首九九歌,内容与刘侗的大同小异。九九歌到唐宋时已经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国大部分地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仅名实相符,并且也有实际存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
明代《九九歌》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
       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
         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通俗易记。
  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盐虎本来指古代一种虎形的盐.这儿比喻人们所堆的雪人);
        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屹蚤出。”
        这最后几句对于冬天受冻的穷汉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这两个复杂的《九九歌》版本互有异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说法为“太阳开门户”;后一说法为“家家堆盐虎”。这可能反映了这两首《九九歌》产生的时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上述明代北京地区流行的简单版本《九九歌》中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上一世纪时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一改动不可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时北京的天气比上一世纪时北京天气要冷,以至于从物候现象表现出来,柳树出芽长叶要相差一段时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