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河套叙事


  共有9951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河套叙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河套叙事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2 23:15:00 [只看该作者]

  

河套叙事
    

飞鹰翱翔


  
  1976年是人生旅途最为难忘的岁月。这一年,三位伟人的离去,唐山的大地震,吉林还降落一次世界罕见的陨石雨。那年的冬天来的特别的早,塞北的黄河也早早地进入了封冻期……
  
  新来的盟委书记李贵,已经在农管局的礼堂里,召开了多次“冬季兴修水利的誓师大会”。我就居住在这个礼堂的一个小屋里,只要扩音设备正常,也可以胡思乱想。又要“挖大渠、流大汗”了,不免想起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人可以不修渠,浪漫的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自己也想:江淮独轮山东汉,草原苍狼蒙古鹰。我要是能做蒙古鹰,虽飞不倒牛郎织女的家,能俯视这九曲黄河也好。
  
  可别说,梦想还真得成真了。过了几天,一直在咱礼堂看电影的空军某直升飞行队的队长来告诉电影组,他们已经完成了在河套勘测任务了,就要告别大家。同时也为了答谢曾经照顾过他们的单位和朋友们,经上级同意,邀请地方上相关人员,坐一坐他们直升机,浏览河套。队长说:“你们对我们在文化生活方面照顾是最多,甚至是唯一的。大家又亲如兄弟。”听了这席话,我是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俯瞰这九曲的黄河”?老天爷真的对咱忒优惠了!第二天按照约定时间,坐车来到他们的直升机场,一看被邀请的人还是排着队的。队长和飞行员很热情,让我们稍等,下一趟就让各位上。飞行员介绍这直升机的机型是国产的直升5型,比较低档,噪音太大,没有一个座位,观察圆窗也不大,只能蹲着观看,过两天要来一架苏联的米8型,要比这好,你们再来过过瘾,彻底开个小灶,谁叫咱们是哥们呢?哇噻!咱可是头一回坐飞机,还要过瘾两次?要是没有外单位人,我准保高喊“乌拉”!
  
  一会儿,我们电影组与宣传科几个人上了直升机,开始感受飞鹰翱翔的感觉,初次感受非常复杂,两位女同事只顾安抚自己的那颗心,却顾不上舷窗的景色了。这就给咱留下独占这一窗的美景,因为头一次也要关照自己那颗忐忑不安心,如同这隆隆的发动机声音,也就没有那番诗情画意了。半个钟头飞机降落了。走出舷窗,后面排队继续登机,我们一头就扎进吉普车回去了,在回去的道上,心情才开始宁静下来,脑海里的画面才开始回放……
  
  两天后,我们又出现在直升机场上,是那样安静,一架比较漂亮直升机送入眼帘。呵,这就是米8型的直升机哦。两个机门边上还有两个沙发。我登机后便感受起“豪华”的滋味了,眼神都关注着长方形的舷窗和窗外的美景,思维是那样敏捷,飞机升降、倾斜和转弯已经不会带来什么干扰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思绪。飞机先往西北方向飞行,掠过陕坝、三道桥上空,向北观望,那是巍巍狼山山脉,真乃“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蕴藏着生机勃勃,仿佛是我那五年前刚来兵团时屯垦戍边的激荡之情,“兵团”二字如“狼山”那样朴素而高大。还没有看够,飞机转折开始向西南飞行,眼底下留下一个个村落、苏木和集镇,不一会便进入乌兰布和沙漠,起伏跌宕如同黄海的波涛,许多沙窝窝却又让这爬满的植被网罩了起来,毛茸茸的像没有铺平的地毯,几个沙海此时像镶嵌的地毯上的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会儿一排排整齐小房、农田、水渠、道路和那白杨树,出现在眼底,这不用怀疑,这就咱们兵团的连队,甚至你能清晰辨认,麦场和连队的礼堂,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突然我高喊:“这就是咱们一团的团部,快到‘巴彦高勒’了”。“巴彦高勒”是我兵团生涯的一半在那里度过,当年的巴彦高勒是巴盟最大城市,人们都把它成为“巴市”,也曾经是巴盟地区的中心。俯视着这座城池,似乎每条街巷都了如指掌。
  
  还没来得及思考,壮观“人字形”的大闸耀眼出现在大家眼前。大家一起欢呼,赞叹咱们母亲河如此多娇,秀丽而又端庄,仿佛侧躺秀女,洁白身躯和两条美丽大腿自然的伸向这抚育我们的河套平原。在阳光照射下,比那美人鱼更显得灿烂和神圣。冬天的黄河,既是那样的宁静,又是这般的璀璨。“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诗句映射在脑海里。
  
  飞鹰翱翔,在京兰铁路的黄河大桥转了圈,沿着京兰铁路,沿着大黄河北上,这就是要回临河了。冰肌玉肤般的躯体再现眼帘,此时便想起,往日气势磅礴的黄河,从高耸的昆仑山到浩瀚的太平洋,她经草原、越沙漠,劈开莽莽的黄土高原,滋润丰饶的河套大地,汇聚百川,行程万里,孕育了我们灿烂的文明,也荡涤了我们广阔的胸怀。历尽沧桑的黄河,用她丰美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子孙,用温暖宽广的胸怀孕育了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灿烂的华夏文化。那奔腾向前的激流,记载了我们兵团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那滔天浊浪前屹立的中流砥柱,更代表了我们兵团战士不屈的精神。
  
  曾记得两年前的夏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我,多次来过这里,在风浪搏击着滔滔的黄河水,只身横渡二黄河与大黄河,也与死神搏斗过。我是兵团战友普通的一员,在“雁南飞”之前,心情如此激荡,感悟第二故乡和黄河母亲的养育之恩,与每一位战友一样,往事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总数 79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