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度荒


  共有164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度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沙海归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69 积分:5340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2 11:02:00
[原创]度荒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8 20:55:00 [显示全部帖子]

 

度 荒

      大跃进过后是饥荒。天灾加人祸,本来粮食严重歉收,不实事求是,吹牛说大话“放卫星”,受到老天爷惩罚。事后听说农村饿死许多人。城市居民比农民还强些,粮食定量供应,市民28斤,中学生29斤:大学生32斤。粮食紧缺不够吃,家家买杆称,做饭下米动面要上称称。不求质量但求数量,“干稀搭配”“瓜菜代”,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当时一斤粮食的定量可买四斤麸子或四斤半山芋(红薯)干,于是舍弃粮食去吃难以消化的麸子饼、山芋干,吃多了便秘,大人小孩受罪。豆饼是榨油剩下的糟粕,豆腐渣是做豆腐的下脚料,本来都是喂牲畜的饲料,这时节成了美味。人与牲畜夺食,厚厚的硬硬的豆饼,刀刮斧剁才能吃到口,感觉香得很;买豆腐渣要很早到郊区农村豆腐房排队。手头有点钱的,破财买议价食品,度荒非常时期,议价食品是正常价的几倍几十倍,鸡蛋三元两个,糖果30元一斤,糕点60元一斤,还是用脱粒后的玉米芯粉碎加工制作的,口感极粗糙,难以下咽。一天中午我和同学到街头食堂,很奢侈地花两块四毛钱伙买一份炒茄子皮解馋。没钱没粮票的,顾命已顾不上脸面,抓切糕的事时有发生。为抵抗饥饿千方百计。蒸干饭,增量法:米先用水泡发,蒸时再加过量的水,学生食堂一盆米饭用竹片切割成八角,每份号称四两,分饭时,人人瞪大眼睛,监督是否分配公平,然而挑开浮头米粒,下面都是米汤。当时有种能把一两米吹成一大盆烂烂稀粥的熬粥法,称之为c60,听起来像一种高端发明的神秘代号;后来“解密”,才知道就是利用砸扁了喷嘴产生的高压蒸汽气流,把米粥吹烂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任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捞出半勺稠的来,只能图个水饱。小球藻:实验室用的烧瓶里盛着河沟里常见的长满藻类的绿水;人造肉:菌类蘑菇,好像狗尿苔;拿它们煮出的稀饭是绿粥,都说有营养,鬼才信。自欺欺人的所谓办法解决不了饿肚子的根本问题。我记得当时一天最少时仅吃二两粮食,人浮肿得很厉害,脸像光亮亮的茄子,额头、脸颊、小腿等处的皮肤,一摁一个坑,塌下去半天也弹不起来,学校接上级指示,不让浮肿的学生上课,腾出一间教室支上躺椅,全部卧椅休息。校医嘱咐,假期绝对不准逛街看电影,以减轻体能消耗。那时城市人民公社实行食堂化,照顾浮肿重病号,特供少许黄豆、小枣、窄带鱼,盛营养菜的黑粗瓷碗边踪满饿急眼的苍蝇,挥之不去,令人作呕。
      这场饥荒影响全国六亿人民的体质,特别是当时的青少年一代,正处于长身体时期,因缺少营养,普遍发育不良,那茬人很少人高马大的,按当今择偶标准,都属于二等残废,搞对象准没戏。细一想,凡事都有两重性。由于常年见不到荤腥,甚至于连油星也见不到,不用减肥,很少有胖子,没有血粘度高、胆固醇高、脂肪肝这类富贵病;这倒是件好事。如果说度荒给人们留下什么教益,那我总结两条:一是饿过饭的人,铭记古圣贤“民以食为天” 这句至理名言,更深切的体会到“粮食是宝中之宝”,决不会轻易浪费粮食;二是更理解到党和政府确立科学发展观,狠抓“三农”问题,真正抓到了安邦定国的关键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