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的可笑
昨天晚上,我在一个上海电视台星尚频道甲方乙方栏目上看到这样一个可笑的社会曝光实例,这确实令人非但发不出同情之心,而且令人发出鄙夷之心。这可笑的实例讽刺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体制。
一个80多岁的古稀老人,老眼昏花,老态龙钟,木纳呆滞,面无表情,原本应该得到人们的同情。但是他非但得不到子女们的关心与呵护,而且令子女们发出同一种丢弃行为,同时也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原因在于他在有能力之时太专横、太自私、太狭隘、太固执,这实在是这个体制的悲哀与失败之处。
这个老人是个离休老干部,现在每月享有5000多元的离休金待遇,他有五个经济、生活境遇不同,前妻(已故)生养的亲生儿子。有在外地的,有在上海的;有在底层打工的人员,有在科室的管理人员;有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有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可他对待这五个亲生儿子没有一点亲情行为的表现。他对待在外地的儿子,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他对待打工人员的儿子,下岗后艰辛的生活毫不关心。他的孙子要读大学的时候,儿子的下岗费连全家最低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他没有关心一下读大学孙子学习情况的一点意思,下岗儿子表示自己并没有向父亲讨经济支持的意思,只是希望他对孙子表示一点精神支持,可是他没有;有一个儿子是曾经在黑龙江农村下乡的知青,可他绝不让自己的儿子叶落归根,这黑龙江儿子的户口至今还在口袋中,这儿子至今过着没有房子、没有户口,飘忽不定的生活。
原本有几个儿子也顾着这离休老干部的老父,一会儿老二、老三,一会儿老大、老五,可是每个儿子在侍奉了这老头一段时间后,便产生同样一个行为,弃他而走,不再理睬他,不再管他的生活事宜。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为什么我一个人侍奉他,你们难道没有义务与责任吗?
更令人可笑的是他把自己名下两套房产给了五个儿子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两个儿子,尤其做得突出的是,他立了遗嘱:自己与二婚妻子百年之后,将现在居住的一套房产过户到老四名下,并立了此套房产赠予老四的字据。鉴于这样的情况其他几个子女还会不会来侍奉这老头呢?事情显然明摆着不会再有人愿意管老头的事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老四居然也不愿意管老头的事。尽管老头立了赠予的字据,老四却有顾虑,他恐怕情况到时有所变化,所以他也不理老头,不管老头的事情。
老头现在的妻子也已经80多岁,退休金2400元左右。身体还硬朗,老妇人说“他是很自私的,我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是他让我们俩生活AA制。我也不与他计较,还是关心照顾他,怪不得儿子们都会不管他,不理他,他的人性中缺少温暖,亲情。”令人想不到的是老头的5个亲生儿子不管他,现在妻子两个非亲生子女却是十分的关心、呵护这老头,时不时的来看望、照顾他。
老头提出5000多元的离休金不够用,让儿子们拿出钱来赡养他。儿子们一致表示“你5000多元的离休金一个人不够用,我们一家子的收入,要养家糊口,也没有你一个人的收入多,你叫我们这一家子怎么过?”讽刺的是,体制给了这老头太丰厚的福利待遇,他却嫌太少,不够生活。他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照顾与理睬他;农民每月100元的养老金,农民子女却能负起赡养、照顾的责任与义务。这个十恶不赦的体制换来如此讽刺、可笑的结局,实在令人捧腹。
律师最后事实求是的中肯指出“老人自己应该从中思考一下,将心比心的说,你现在的妻子,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你有没有考虑她的感受。你要实行AA制,你口口声声,5000多元不够用,要儿子们拿钱出来;如果你的老伴她的2400元不够用,你能不能够拿钱出来给你的老伴用呢?人要有换位思考的做法。”
体制将人人为划成三六九等不同的等级,按照不同的档次进行国民收入利益再分配,体制给了某些人太丰厚的福利、物质利益,然而他们没有感激阳光雨露的照射与滋润,却引发了可笑的亲情淡漠,无情演绎。80多岁的老头居然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走上了电视台,诉说养儿防老的失败,是不是令人笑痛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