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说的不错。这是矛盾事物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金钱至上”的大潮影响下,社会公德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如今老人(本人也是)如果乘公交电汽车上车一般有乘务人员提醒让座,这既是职业道德所在,也是一旦老人摔伤公司责任巨大所致。而乘坐地铁则不同,各位坐着的乘客不是低头打盹(也有假寐)就是聚精观看手机、aipaid,全然不顾四周是否有老、幼、病、残、孕。虽然同样作为老人但是我实在看不下去,多次起身为更老的乘客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
上面提到骂人的女子,我想她也是处处碰钉子积怨长久后的一种发泄,碰巧也赶上一位患病的弱者,因而显得“理亏”。但是她的怒骂发泄是不是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宽容”要看对什么、对谁而言。对沦丧的社会道德就是要有人出来抨击,当然要讲道理,当然要“有的放矢”,当然要“稳、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