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我喜欢秋天,虽然也有秋风萧瑟天气转凉,草木摇落白露为霜,但是,你看,秋天的山岗五彩斑驳,春花落尽,那红叶黄栌青松翠柏却争相斗妍;秋天的长空万里澄碧,白云渺渺红日高悬,城里虽然看不见南飞的雁群,那纸鸢风筝却在半空里把秋的气息渲染,到了夜晚则是月朗风清繁星点点与街市上的灯光交相辉映,恍惚天上人间。秋天的原野沉甸甸,像一个即将分娩的少妇,甜蜜而沉静;秋天的河水满澄澄,像一个知识渊博的学子,矜持而内敛。秋天是金黄色的,富贵而典雅;秋天结满硕果,丰腴而成熟。
我喜欢秋天,不仅仅因为秋天气候最好,也不仅仅因为秋收可以带给人满足与喜悦,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也已走进了人生的秋天。
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人的一生就象自然界四时分明。稚嫩天真的童年和少年,犹如春天,充满生机,血气方刚的青年和壮年,就像盛夏,热力四射,中年以后,就逐步迈进了秋天,成熟而睿智,人生暮年,俨然寒冬,即将重生了。
进入人生之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过程却是在你不经意间过去而在你蓦然回首时结束的。
当我双手接过大红的退休证书的时候,我突然明白我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天了,眨眼的功夫,40年工作历程结束了。我收拾办公室,这其实是一件经常性的事情,但这次不一样了,那些工作笔记、那些因工作关系的书来信往,都曾经被我整齐地码放着,现在不用了,不用再那么整齐地码放着了,因为不会再有翻开的时候了,望着屋里熟悉的一切,竟然有了一丝留连一丝惆怅。接下来的日子里,变化会悄悄融入到你的生活,仿佛一架不停旋转的机器,突然停摆了,惯性会让你马上不能适应。最先明显的感觉是你的手机沉默多了,电话和短信明显减少,而书房里的东西却明显增多,那些躺在办公室里的书本和资料回来了,你要给它们在家中安排一个位置;检点衣橱里的衣服,那些专为工作准备、以往频繁更换的端庄正装和靓丽衣裙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代之而起的是休闲服和家居装。再往后,生活内容变了,早上起来,不必急着去上班了,那些为工作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一并转向了居室和家人,你会发现年轻时,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不断地拼搏、奋斗,就像驾驶着一辆飞驶的火车,顾不上窗外美丽的风景,家庭也被忽视了,夫妻情、子女情欠下了不少,现在终于到站了,下车了,可以去弥补过去的不足,可以从容地去做没来得及做的事情了。
秋天是春夏的继续,从秋到冬还有一个过程,一个同样多姿多彩美丽温馨的过程,安排好这个过程,人生才会完美而圆满。
现在,我每天早上照样早早起来,梳洗完毕赶到公园去和拳友们打太极拳。伴着鸟语花香,在林中空地上,深深吸上一口气,起势、揽雀尾、白鹤亮翅……蹬腿、下式……舒展了身体,吐纳了丹田之气,两套拳打下来,神情气爽,再和拳友们聊聊家长里短,社会新闻,一个早上在愉快气氛中过去,一天的精气神都是好的。回来后在家上上网、整整素材写写文章,和爱人一同去逛逛市场,孩子们快下班了,自己动手做几个爱吃的菜,给他们一个惊喜……
每周的京剧队活动也是不能少的。一群戏友痴迷在皮黄腔韵之中,品味着国粹的魅力。别人唱的时候,自己闭上眼睛,轻轻地打着拍子,心中追随着悠扬的乐曲,像一只小船倘佯在碧波湖上。轮到自己唱了,沉下心来,先运口气,然后随着胡琴声起,自己的声音就融在了琴音里了,或高亢或沉郁,那一口气在胸中高昂低回,冲出口去或可以绕梁三日吧。
小孙子出世以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看着他一天一个变化,欣喜于生命的成长,回忆起多少往事,唤醒了多少做母亲的感受,那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体味。
是啊,自然界四时有节,人生亦有不同阶段,在经历过奋斗、拼搏、学习、工作之后,在当过学生、农民、教员、记者、干部之后,又回归了家庭,无论你曾经怎样地风光过、辉煌过,最终总要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
夏天过去秋天一定会来,当你走过青春走过壮年就一定会走到老年,茫茫人海中,你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顺其自然是养生之道,也是人间常道。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绝句《秋日》写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多么清丽脱俗而又慷慨豪迈,让人悟出许多人生的哲理来。
秋天既然来了,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这个虽然天气转凉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的季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