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工作站 栏迎宾与服务 → 请关注我们江西的知青


  共有221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请关注我们江西的知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米粒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6 积分:17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 21:50:00
请关注我们江西的知青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 22:43:00 [只看该作者]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公正务实的新闻媒体:

  你们好!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我们就被推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直到改革开放,由于知青们迫切要求返城的一系列动作激发和推动下,促成了1979年初国务院有关知青工作的“六条”出台,知青们绝大部分返城了,但是返城大潮之后,我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只是因文革期间曾经有过“停课闹革命”的在学校的经历而得到了一纸初中或高中毕业证,根本没有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该学习谋生本领的年龄我们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接受没有实际意义的再教育,要养家糊口的年龄了我们被下岗失业所困扰,现在该是老有所养的年龄我们又被排除在医保社保之外,只能是乞讨似的乞求着低保以苟延残喘,我们这批人的厄运无需述说,是60年代的人过来的都清楚的,历史造出了我们这一批至今仍处于困境的弱势群体,面对现实,我们谁也不敢言“青春无悔”,但悔又何用?上山下乡是身不由己的选择,换言之是政府的安排,已致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务院知青办起草的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中也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但在“文革”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我们就是这一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到头来是晚景堪忧,在和谐社会人民奔小康的今天,我们的境遇成了和谐社会中不和谐之音,是政府行为造成的,任何个人的能力都无法挽回或改变,解铃还需系铃人,想要稍许改变一点我们晚年的情况仍然只能仰仗政府了,我们不敢奢望小康,只求温饱足矣,我们深信我们这一维持生存本能的微弱的求助之声是能得到社会的同情和政府的认可,在互相走往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看到了碾转传抄的,四川省人大代表翟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老知青的问题”的建议,我们也看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川办理[2007]36号“关于对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3号建议的答复”,还有劳动和社会厅,财政厅联合发出的“湘劳社政字(2006)13号文件,也看到了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信访局联合发出的冀劳社(2008)80号文件,这些文件都下面提出了合理解决老知青社保的方法和途径,这次两会上民革界别的人大代表也对关注老知青的问题向两会提出了建议,我们也从媒体相关报道中得知,目前已有湖南、四川、浙江、辽宁、河北、湖北、上海、北京、安徽等省市都为没有退休工资的老知青办理了社会保险,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切能说不是给我们江西老知青带来美好的信息和福音吗?到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很多省市为解决“老知青”的社保,在中央文件下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羡慕死了,可是为何中央有文件指示的前提下,执行中却里不同天,唯独我们江西就迟迟没有动弹?

见别的省市解决了,我们也试探着向当地政府咨询,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敷衍搪塞,无奈之下我们又向上一级的省有关部门上访,但省、市两级的态度却一直是踢皮球,只有2007年9月11日向北京的国家信访局反应情况时得到了一个肯定的正面答复:“肯定的,是百分之百要解决的,早在1985年对知青参加工作上山下乡期间算做工龄,2001年对未参加工作的老知青应给予办理社会保险就发过文”,但是真正落实政策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基层政府,我们先后十一次上访了市政府,八次上访了省政府,两次到北京上访(其中多次被拦截回来,历次上访日期及上访人数详情见附件),不仅仍是一如既往地踢皮球,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此后的上访遭遇了委婉的制止,让我们寸步难行,我们微弱的声音无法上达,譬如接近两会之前的日子里,有上访意向的老知青被一一叫到当地派出所,通知为监控对象,不准离开萍乡半步,否则后果自负,同时,有上访意向的老知青常被社区工作人员跟踪和屋前屋后有人蹲点监控。2008年3月8日绕道去北京上访的三人即在礼陵火车站被拦截回萍,令人奇怪和啼笑皆非的是:此次解决问题真可谓是雷厉风行和立竿见影了,在礼陵火车站可说是现场办公地当即决定每人补助当天误工费200元,并报请区政府领导指示给该三人每对夫妻双双发放每人每月200元低保,令受惠的三人喜出望外,真是意想不到的快捷和实惠,可惜及的只是被拦截回来的三各上访人员,究其真正目的原来只不过是封堵其口,堵住老知青的心声封锁在萍乡而已,在软硬兼施的当地政府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无助和无奈呀!

“防民之口尤于防川”,我们看到了《南方周末》2008年3月6日 23版整版报道的30年前引发的知青大返城的一些内幕,使我们为之一振,知道了媒体还记挂着我们老知青,历史也不会遗忘我们老知青,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一切为民着想的政府面前,我们的声音完全可以反映到上级政府机关,我们根本不必像30年前那样去罢工,或绝食,或卧轨,或到天安门广场去拉横幅,为此,我们再一次理智地逐级向上反映,并写下这封公开信,希望能得到媒体的理解和帮助,希望政府在百忙之中用一只眼角关注一下我们这可怜的群体。虽然我们当中也确实有穷困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虽然也有人认为只要能换回大多数老知青垂垂暮年的温饱就是为此献身也值,但是我们会互相劝慰,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绝境,我们绝不会做出30年前的那种行为,我们想祈求媒体为我们呼吁和探询一下,当地政府为何对我们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何兄弟省市都能解决的好的问题在江西萍乡却寸步难行?为何在中央已有文件下发的情况下,江西还要将我们排除在社会养老保险之外?为何我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被漠然处之?为何我们每次的请求都被踢皮球?为何当地政府要花那么大的人力和精力阻止我们上访?是有隐衷还是一定要暗箱操作?抑或我们反映的问题将影响地方官员们的政绩和仕途?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上访已历时一年半了,上访已达1000多人次,得到最多的最具体的答复仍是让我们“慢慢等”,可我们都是即将或早已步入花甲的暮年,我们这上访的一年半时间里又已有几位已等不及而长眠安息了,用一句我们上山下乡那年代听惯了的“最高指示”来说,真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呀!我们盼望政府的垂怜,我们祈求媒体的援手,关注一下我们这些风烛残年的即将逝去的知识浅薄徒有虚名的“老知青”吧!即使只是享受到一天社保的福荫,我们也会为感激媒体的关爱和政府的垂怜而瞑目,按萍乡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深恐我们当中又将有几许人等不到那一天啊!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请伸出援手帮帮我们吧!

附:我们上访历程简录

1)                  2006年10月27日,10人到市信访局上访,李局长接见,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暂无政策;

2)                  2007年3月13日,5人到市信访局上访,无人理睬;

3)                  2007年4月18日,7人到市信访局上访,无人理睬;

4)                  2007年5月2日,6人到市信访局上访,无人理睬;

5)                  2007年6月20日,60多人到市信访局上访,黄科长说上报市委,等待消息;

6)                  2007年7月11日,50多人到市信访局上访,市人大丁科长接见,答复是请示市党委做全面调查,回家等候答复;

7)                  2007年8月8日,4人到省信访局上访,回答是无政策;

8)                  2007年8月8日,200多人到市信访局上访,市政法委彭书记接待,回答是已请市党委向省委写报告,回家等候答复;

9)                  2007年8月22日,5人到省信访局上访,回答是请示省委,20天后答复;

10)              2007年9月5日,200多人到市信访局上访,张副市长接待,答案是已向省委呈交书面报告,等候省委出台政策,请各位放心回家等待;

11)              2007年9月11日,4人上北京国家信访局,答复是:肯定的,是百分之百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知识青年回城后参加工作的,1985年就下了文,上山下乡期间要算工龄,没有参加工作的,2001年中央也下了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暂行规定对未参加工作的老知青应给予办理社会养老保险,你们江西可能经济比较落后,把知青问题放到后一步解决,他们会督办,也会向上反映,请你们放心;

12)              2007年9月12日,4人到省信访局上访,无功而返;

13)              2007年10月17日,100多人到市信访上访,张副市长接待,答案是不可能一步到位,慢慢来,请各位放心回家等待;

14)              2007年10月24日,20多人到省信访局,在萍乡火车站被拦回;

15)              2007年11月6日,30多人到省信访局上访,周处长接待,回复是请大家回家等候,被市信访局徐局长及街道干部开车接回萍乡;

16)              2007年11月14日,100多人到市信访局上访,张副市长接待,答复是在省委未出台政策前,请各区、街、镇在低保方面向老知青倾斜,打擦边球落实好知青问题;

17)              2007年11月27日,5人到省信访局,周处长接待,答复是暂无政策,慢慢来;

18)              2007年12月2日,50多人到市信访局,黄科长接待,答复是省委未下达任何政策和文件;

19)              2008年2月20日,100多人到市信访局,市人大丁科长接待,答案是请大家放心,马上会与市委省委对接,而且会带到两会上反映;

20)              2008年3月8日,3人去北京上访,在醴陵火车站被社区派出的布控人员阻止带回,现场发给三人每人200元误工费及车费;

21)              2008年4月9日,160多人到市信访局,市政法委彭书记接待,据说已多次向省委反映老知青问题,但是只能慢慢来,并许诺由她率领五名知青代表去省委反映和交涉此事;

22)              2008年4月18日,在市信访局廖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中两人到省委上访,得到的答案仍是回家等待有关部门协同解决;

23)              2008年5月7日,到市信访局无人接待;

24)              2008年5月15日,我们30多人到市人民公园商量四川大地震,我们老知青也应表示一点我们的爱心,也被政府工作人员几十人跟踪围堵;

25)              2008年7月11日,市政府政法委彭书记召开知青代表座谈会,安抚知青,全民应以奥运为中心,对知青采取低保擦边球,慰问等形式,度过7、8、9月,到现在也是纸上谈兵;

26)              2008年7月23日,40多人上访省委要求解决问题被市政府李局长带队区政府各乡政府,街道100多人拦堵在火车站;

27)              2008年8月11日,10人到省信访局,余科长接待,回复20天后做答复,9月1日我们打电话询问,一位万姓接的电话说:“姓余的已调省公安厅,其它我们不知道”。9月2日又打电话询问,姓郭的接的电话还是说不知道;

28)              2008年9月8日,8人上访北京,国家信访局接待,答复是肯定要解决的,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给了我们回访请省政府解决;

29)              2008年9月26日,9人上访省信访局,姓万的接待,回答没有政策,你们上访100次,1000次也不会给你们解决;

30)              2008年10月8日,8人到省委信访局孙局长接待,请你们等一下,省政府正在商讨知青问题怎么样解决,等省政府出台全省统一方案,你们放心;

31)              2008年12月8日,28人到省委信访局,上午接待一次,下午又约见一次,得到的答复是20天以后答复;

32)              2008年12月15日,200余人到市政府上访,邓秘书回答说18号回复;

33)              2008年12月16日,15人上省政府区领导引荐姓刘的什么局长,他是新来的,忽悠我们又没政策;

34)              2008年12月18日,80多人到市政府,邓秘书推说又要等22号市长接见,就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35)              2008年12月18日,我们12人准备上北京上访,结果政府出动150多人严正以待,层层把关,就是不肯我们迈出萍乡半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3 8:28:00 [只看该作者]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但在“文革”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我们就是这一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到头来是晚景堪忧,在和谐社会人民奔小康的今天,我们的境遇成了和谐社会中不和谐之音,是政府行为造成的。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3 9:43:00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3 11:00:00 [只看该作者]

深表同情,大声呼吁!期待能早日解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米粒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6 积分:17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 21: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3 12:47: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们的支持,希望看到此贴的热心人能帮助我们呼吁,我们走不出自己的城市.
仅能用这样的方式发出自己微薄的声音,祈望~"您听到了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5 19:55:00 [只看该作者]

        坚决支持知青朋友的合理要求!各地的老知青应联合起来,敦促当地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文件,反对对党中央搞阳奉阴违.请楼主把2001年中央关于上山下乡老知青参加社保的文件贴上来,让大家看一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第二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0 积分:31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5 20: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5 21:59:00 [只看该作者]

强烈支持!我妻子也是68年从浙江下放的,回来后与我结婚来到江西,因安排工作的问题,江西和浙江方面互相踢皮球,最后的赢家当然是政府了,80年代进了单位的劳动服务公司,政府说要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结果没几年就送回家来了,现在是分文无收,前两年就听说浙江的老知青可以享受社保,我们四处打听,官员们的保密工作做的实在到家,都说没听说过。我们只有无奈,中央做的决定,下面执行起来却差之千里,连中央也满的过,阳奉阴违的技巧实在高超。
    希望有正义感的媒体和有识之士能无私的支持我们。也感谢小米粒难友所做出的奉献,希望你继续努力,希望所有难兄难弟们携起手来,总有一天中央会听到我们的声音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米粒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6 积分:17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 21: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6 18:52:00 [只看该作者]

前日,我们江西十几人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目前上访还在艰难进行,稍后请关注我们的动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6 19:02:00 [只看该作者]

   支持小米粒等知青朋友打破对党中央的封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米粒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6 积分:17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 21: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6 19:06: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支持!


 回到顶部
总数 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