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相好的男四个知青,分配到了一个很偏僻却美丽的生产小队插队,是一条主河流和支流河的三叉口,附近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天然小"龙潭".在这美丽的地方,我们开始了艰辛的插队生活: 开始还有早上的升旗唱国歌活动; 一年四季的辛苦无味的农活; 和农村孩子打成一片,农村孩子很纯朴,没什么文化生活,可跟着收音机能通唱八个样板戏的全部段子. 帮生产队修理收音机,发现了一个农村流动修理人员的"阴谋",收音机里的一根接线是虚搭接的,伪装很好,还弯曲得有些弹力,如果稍振动,搭接就弹开了,机子就坏不响了,生产队就要叫人请他回来修理,来了,假装东修西修,然后把那虚接搭上,就好了.我们发现焊好后,再没见坏过了. 我们有一台收音机,有天晚上下大雨,我们只是好奇地收听境外的"敌台",听来听去也没听到什么.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可吓坏我们了,被人发现了?一开门,原来是队长想喝酒了,所以带着卖酒的人来了.我们住的地方是酒房.生产酒的地方. 我们带了一部红楼梦小说去,可是要藏匿在放谷子的萝子里,用谷子埋好,晚上没人时才拿出来读. 那是文化很落后,可我们在生产队部里发现了一本苏联普列汉约夫的"辩证唯物主义"小册子,不知来自何处.奇怪! 那里只有一个小学,只有10多个学生,混班的,只有一个男老师,本村的,算是村里唯一的知识分子了.在队里有点威望的. 当时,县里从北京转回的反动信函,听说全部知青的字迹都被收集到了县公安局. 这里的女农民,不管是老或年青,或是当着大伙的面,可以蹲下小便,用长的唐装掩遮住了.站起来,原地一片湿,习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