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插队的地方


  共有141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插队的地方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柳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6 积分:9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1 20: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 21:52:00 [显示全部帖子]

      当年,我们相好的男四个知青,分配到了一个很偏僻却美丽的生产小队插队,是一条主河流和支流河的三叉口,附近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天然小"龙潭".在这美丽的地方,我们开始了艰辛的插队生活:
      开始还有早上的升旗唱国歌活动;
     一年四季的辛苦无味的农活;
     和农村孩子打成一片,农村孩子很纯朴,没什么文化生活,可跟着收音机能通唱八个样板戏的全部段子.
     帮生产队修理收音机,发现了一个农村流动修理人员的"阴谋",收音机里的一根接线是虚搭接的,伪装很好,还弯曲得有些弹力,如果稍振动,搭接就弹开了,机子就坏不响了,生产队就要叫人请他回来修理,来了,假装东修西修,然后把那虚接搭上,就好了.我们发现焊好后,再没见坏过了.
     我们有一台收音机,有天晚上下大雨,我们只是好奇地收听境外的"敌台",听来听去也没听到什么.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可吓坏我们了,被人发现了?一开门,原来是队长想喝酒了,所以带着卖酒的人来了.我们住的地方是酒房.生产酒的地方.
      我们带了一部红楼梦小说去,可是要藏匿在放谷子的萝子里,用谷子埋好,晚上没人时才拿出来读.
      那是文化很落后,可我们在生产队部里发现了一本苏联普列汉约夫的"辩证唯物主义"小册子,不知来自何处.奇怪!
      那里只有一个小学,只有10多个学生,混班的,只有一个男老师,本村的,算是村里唯一的知识分子了.在队里有点威望的.
     当时,县里从北京转回的反动信函,听说全部知青的字迹都被收集到了县公安局.
     这里的女农民,不管是老或年青,或是当着大伙的面,可以蹲下小便,用长的唐装掩遮住了.站起来,原地一片湿,习惯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柳树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6 积分:9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1 20: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 22:04:00 [显示全部帖子]

补充:
      一个曾经外出修过公路的男社员,孩子生的多,生活有困难,我们说你生这多干吗?他说怕啥,多生一个,煮饭时多加一瓢水,饭吃稀点不就行了吗?.....当时没执行计生政策,只是提倡.
     一个社员,在困难时期从外面单位辞职回来的社员,有点社会经验.偷偷跟我们说,如果把田分给农民自己耕作,效果会好得多...现在看起来是有点先见之明的.
     一次,我们问社员,知道哪天是国庆节吗?没人回答...最后一位50岁左右的男社员说:10月10日.唉,解放这多年了,所以然不知道何日是国庆节.记到国民党的国庆去了......
      当年我们18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