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我的边疆生活(二)——“争取”入团的日子


  共有27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我的边疆生活(二)——“争取”入团的日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原创]我的边疆生活(二)——“争取”入团的日子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9 21:26:00 [只看该作者]

                    “争取”入团的日子

    我们到东北时,原来的农场已经在毛泽东“屯垦戍边”指示下组建了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军队编制编为了师、团、连,我在的是五师51团一连。团部基本是现役军人管理,到了连队就是原来农场的老职工管理了。除了生产组织外,连队的党团组织是很健全的。
    我们连有京、津、沪、齐齐哈尔、鸡西、哈尔滨等六地的知
青共300余人,当时的年龄都在15、6——22、3岁之间,是多么生龙活虎的一群青年人啊,大家分布在田间、基建、后勤、麦场、机务各个排里,白天在各自的岗位上接受“再教育”,晚上,聚在一起吹拉弹唱、看书、打球可热闹了。那时的团员在知青中占10%左右,可看得出他们的作用了:一年的春播、夏锄、麦收三大战役动员会上是共青团员发起倡议;排里哪位战友有了思想问题,是团员大哥大姐和他们促膝谈心;上山打火、参加水利大会战是共青团员走在前面;谁生了病首先问寒问暖的也是他们。渐渐的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了。向他们学习做一名共青团员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目标。
    谁知加入共青团的道路是那样的艰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家庭出身是基础,由于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些问题还尚无结论,所以我还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范畴。尽管我接受再教育很努力,刚到连队三个月就当上了班副,在连队的各项活动中也很活跃,半年时就开始讨论我的入团问题。谁知道就这一条便使我的入团迟迟没有了着落。一次次团员发展会前指导员都要找我谈话,让我在会上带头发言,首先向新团员表示祝贺。其次,要表示自己加强自身思想改造是多么重要,还要强调一定要接受团组织的长期考验。听了这些话心里别提多

难受了。到了第二年,我真是忍不住了,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倾诉了我心中的不解和苦闷,不明白从小给我留下美好童年的家庭,指导员为什么要让我和他们划清思想界限。这封信对父母刺激很大,后来听姑姑和我讲,本来就有心脏病的父亲第二天就上了医院,说是由于他们耽误了孩子的进步很痛心啊。我真后悔当初的那封信。72年初父亲的问题有了结论,从河南五七干校回到了北京,重新恢复了他的技术工作。当然,我也很顺利的在当年五四青年节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排长。
    拨乱反正后,我也懂事了,回京后我用努力工作、学习和不断
的进步来全力孝顺父母,让他们高兴,使他们晚年幸福安乐。现在想想那些日子真好笑,当时我可是认认真真的按照组织要求做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代人,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9 23:49: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时都是很追求进步的,要求入团是想当然的.本人就没有楼主的运气好,没入成啊.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开心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608 积分:108553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6/12 11: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0:01:00 [只看该作者]

当时既无奈又无助
太理解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7: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设字209在2008-7-9 23:49:23的发言:

我们那时都是很追求进步的,要求入团是想当然的.本人就没有楼主的运气好,没入成啊.

多磨难啊,还运气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9:19:00 [只看该作者]

还是在兵团好啊!我们这些插队的散兵游将什么事都没人管。羡慕你们!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11:00:00 [只看该作者]

我和楼主的经历极其相似,不怕苦不怕累,也是当上了班副,因为家庭问题左考验右考察,两年后在双十节入的团,只不过我没当过大官,后来就当上了孩子王,也就是因为这我坚定了扎根边疆一辈子的决心,想想好傻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11:54:00 [只看该作者]

聆听楼主入团不容易。我也是24周岁才入的团。
下乡时由于是我要到的指标,所以我算是带队的人,同学和老乡都把我当成了“达拉嗄(蒙语:领导)”。还专门给我配备了两匹马,比其他知青多一匹。我当时也很狂妄,自然就当起了这个“头儿”。很多需要与牧民间沟通的事我都强行出头,时间一长被认为“太诡诈”。所以当队里恢复了团组织后,那位原来的团支书一直卡住不让我入团。理由也说得很清楚:“他一入团我这书记就当不成了。”一直拖到73年春天,公社党委书记带人下队来搞整党,我作为知青代表参加了会议。于是我就在会上表态:“我不入团了。我要直接申请入党。”为此,党委书记专门找我谈了话,告诉我“还是应当先争取入团”。我把自己入不了团的原因告诉了党委书记。她说可以帮我做做工作。回公社后,书记向公社的团委书记反映了我的情况,团委书记是转业军人、公司武装部的部长,副书记则是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建。二人大概又向我们队的团支书做了工作,我又让另一名已经是队里团支部委员的知青明确向书记代话,声明我绝对无意当那个团支部书记。这才在当年年底填了《入团志愿书》,第二年的5.4青年节总算被发展入团了。
想想那个时候,不论遇到了什么样的环境和际遇,雷锋同志讲的“人生三件大事----入队、入团、入党”始终是自己努力的目标。这一点似乎从来也没有变过。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16:2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关注。
  我们这些人在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中是那样的的自觉、认真,用"不怕苦不怕累"来形容已经觉得一点都不到位了。这就是17年教育的成果啊。无论是插队,还是兵团,凡是有过这样的经历的人,对我们后来的成长的确是有帮助的。正像《红灯记》里所说: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18:4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当年的处境与我相同,都属可教育好的子女,不过我们村里这方面不大注重,基本没人管我们什么出身,只要不捣乱就行。但是到招工时可就不灵了,出身影响了不少人。不过正是这种挫折让我们成长、成熟起来,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蓟门烟树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72 积分:97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6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0 19:06:00 [只看该作者]

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一直是我们这代人面对的问题。回城后年令大,学历低,工作压力大。但我们能吃苦,善于学习,有一定社会经验,敢干则是优势。

 回到顶部
总数 30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