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窑和刘家窑是北京很著名的地名。其实北京的周边地区还有不少以“窑”相称的地名,寻其由来,历史上都有烧制砖、瓦、盆的窑场,以后窑场逐渐废弃了,但是一些窑场的名称却成为了地名,被保留了下来。
黑窑厂街在宣武区南部,也就是现在陶然亭公园的北部。明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在北京建造宫殿,修筑城墙时,工部衙门设立了5个制造砖瓦的窑厂,黑窑厂就是其中之一,专门烧制大小开条的城砖,因烧出的城砖为青灰色,俗称黑砖,故也被称为黑窑厂。康熙三十三年(1674年)除保留了一个烧制琉璃瓦的琉璃厂外,其余4个窑厂均被撤销,黑窑厂也在其中。以后这里逐渐形成居民区,被称为黑窑厂街。
刘家窑位于丰台区东部,临近南三环路。据传从明朝开始,这一带有不少砖窑瓦厂,专门为修建北京城提供砖瓦,其中有一家窑主姓刘,于是他所开的窑厂被称为刘家窑,在当地很是知名,一是这刘氏窑祖上三辈儿都是烧窑的,名气大;二是这家窑厂烧出的砖瓦成色好,不易碎,所以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后来窑厂周围逐渐形成村落,便依窑厂之名,得地名刘家窑村。再后来窑厂关闭后,便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依然叫刘家窑。
大瓦窑和小瓦窑位于丰台区,皆因明朝修北京城时,在此烧瓦而得名。小瓦窑在明《宛署杂记》中称“瓦窑头”,《顺天府志》中称“瓦窑”,它与其西南十里的大瓦窑相比,规模较小,而被称为小瓦窑。
除了修建北京城需要烧制大量的砖瓦外,民宅的修建也需要许多砖瓦灰,因北方民宅多为砖瓦木结构,并以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所以北京各城近郊区的砖窑、瓦窑和灰窑也比较多,并多以窑厂而得地名。其特点是以窑主姓氏命名的居多,如崔家窑、鲍家窑、邓家窑、严窑、魏窑等。
延庆县以“窑”而称的地名最多,其主要原因是明朝时为了防御蒙古人的入侵,保卫北京的安全,在八达岭长城以北的地区修建了许多城堡,由明军把守,而修建这些城堡,除了就地取材用了许多石头外,还需要大量的城砖,于是就地建窑,就地烧制,因此窑厂是星罗棋布,至今保留下来的地名有案可20多个。
老北京还有一种专门烧制盆的窑场,俗称“盆窑”,最知名的是延庆的盆窑和丰台的白盆窑。
盆窑位于延庆县旧县镇,为历史久远的制陶村,故有“陶艺之乡”的美誉。据传明朝时有一对以烧陶为业的郭氏夫妇为避战乱而定居于此。他们就地取材,手工制作,土窑烧制,生产出许多陶质生活器具,如花盆、水缸、坛子、火盆等等,颜色形态都不尽相同,很受人们的青睐。以后又在此开设了几家窑场,逐渐衍变为村落,得名“盆窑”。以后的五百年间,陶艺制作工艺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全村尚有制陶户四五十户。其陶艺制品艺术精湛,名播四海。
白盆窑位于丰台区花乡,据说最早是烧制红陶盆的场地,红陶盆多为普通人家淘米、洗衣之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行业逐渐淘汰,但村名仍沿用至今。
在众多带“窑”字的地名中,大北窑的名气最大,因为它在东长安街延长线上,离建国门不远。尽管名气较大,但历史并不太长。明朝的时候,这里是城外的一片郊野,朝廷在此设置了“獐鹿房”,就是为皇宫养鹿的地方,其中有一种叫牙獐的鹿,个子很小,头上无角。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侵华日军在此挖坑取土、建窑烧砖,称大北窑。日本投降后,一些窑场仍保留了下来,由私人经营,但规模比较小,以后形成村落,称大北窑村。解放后一直沿用老地名,而今这里是高楼大厦林立,成为北京的商务中心之一。
此外在颐和园南侧还有一个叫后窑的地方,其得名与修建颐和园有关。清咸丰十年(1860年),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26年后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进行重建,于是从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一年(1888年至1895年)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大兴土木,其中所需的砖瓦有的是就地烧制。在园子的西南面就有个砖瓦窑场,窑工多来自山东一带,白天在窑场干活,晚上就住在窑场里。颐和园修建完了以后,一部分窑工就此定居,于是逐渐成为村落,因颐和园的正门是北宫门,所以“北”为“前”,“南”为“后”,这窑场在颐和园之南,故得名“后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