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树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金光……”对于《小白杨》这首歌,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对这首歌的创作由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了。《小白杨》这首歌的创作与孙龙珍烈士有关。
1940年,孙龙珍出生在江苏省泰县,1959年,她刚新婚不久,就响应党的号召,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援边疆建设。进疆后,她最先被分配在新疆吐鲁番的工二师12团火焰化工厂当工人。因为她表现优秀,连续3次被评为化工厂五好工人。后来,孙龙珍在农9师161团牧业队工作,1969年6月10日,在与前苏联武装军人对峙中不幸中弹,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民兵们在卫国戍边,维护社会治安,完成急难重任中共有40多人光荣牺牲,他们被国家民政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烈士称号,孙龙珍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之一,她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墓地就设在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塔斯提边防连小白杨哨所的山脚下。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小白杨哨所环境非常艰苦,吃水困难,靠人拉。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守边防,激励官兵们的就是孙龙珍烈士的事迹。1983年春天,哨所战士程福胜回伊犁探家,向母亲讲起孙龙珍的故事。听了儿子的讲述,母亲精心准备了10棵小白杨树苗,交给儿子,让他栽在孙龙珍烈士战斗过的地方。程福胜把树苗带到哨所,从那时起,战士们为树苗扎起了防风墙,人人刷牙不用牙膏,洗脸不用香皂,用节省下来的生活用水浇灌小树苗。尽管这样,10棵小白杨最终也只有一棵活了下来。这棵小白杨后来茁壮成长,现在已粗如马腰,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树皮也细腻光滑呈翠绿色。
后来,前来新疆采风的总政歌舞团作家梁上泉听到小白杨的故事后备受感动,即为小白杨作词,回到北京后,他又找到作曲家士心为之谱曲。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推出这首歌,《小白杨》通过歌唱家阎维文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燕红君 周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