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我们不是非洲角马,我们是中国农民工


  共有123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们不是非洲角马,我们是中国农民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杨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80 积分:611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16 16: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0 8:56:00 [只看该作者]

前几年到江西婺源去旅游,在一个村落里极少见到青壮年人,在一户人家躲雨时,我问了女主人,她讲都进城打工了,有好多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进了城.我问他们,难道不上学吗?还是上不起?他们说,都不是,主要还是为了多挣些钱,还能见见大世面.其实婺源是个重仕途轻经商的地方,但为什么许多人也卷进了农民工的大潮之中呢?
记得我们上山下乡时,是没有上学念书的机会,所谓初中毕业,其实虚的很,而现在许多孩子是主动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初高中没毕业就进城打工的孩子,这个群体恐怕不比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数量少,据说农民工有二亿多人,他们占十分之一应当是有的,这种现象仅用城乡差别巨大来解释还不能服众,而且也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他们也卷入到这种大迁徙中也不能不说是个悲哀.可到底是个怎样的悲哀,是谁的悲哀?我也回答不了.
再想想那些"非法"出境的农民工吧,举家借债,艰苦渡日.发财梦,淘金梦是他们的终极追求,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注解,相关部门又在如何思考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0 9:24:00 [只看该作者]

      农民工,据报道有两亿之多。很大一部分讲,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比如挖地铁的工人,那些建工集团的分包商,从农村来的农贸市场的摊主以及目前城市环卫工等等。他们出走家乡,对家乡的生活,生产劳作会造成什么影响,本人没有细致地研究过。我想,至少国务院的在全国的参事们,会比我们研究得还透。
    我们今天透过这些现象,去看经济大潮中的方方面面,也是体现这一代老知青关心国家经济发展的心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0 12:26:00 [只看该作者]

农民工进城,从总体上看应当是大势所趋的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其中三大差别的存在自然是根本原因所在。
如今商品经济的刺激加速了这个形式的发展。总体上看,应当还是好事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0 14:36:00 [只看该作者]

  
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以城市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产物。这个中心不转移民工潮日趋严重。然而,我们却给自己已经挖好了两个坑。一个是政治与社会的坑,那就是农民工,开句玩笑话,已经是“农村包围城市了”,我老家上海的一个小乡镇,从来没有家乡到上海的直达车,而现在小镇却有直达安徽阜阳的大巴,这小镇三分之一强是那里的农民工;还有一个是经济的坑,这个坑就是股市。我的总觉得,将来要出事就是这两个坑。农民工进城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都要跟上才行,否则迟早要出大事的。广东上千万民工,而数百万人无事可做,但他们为何偏要到广东呢?如同我老家小镇为何安徽阜阳人安营扎寨呢?在上海像我老家那样小镇也决不是少数了。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6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1 7:27:00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中国最基本\也最现实的国情.
中国的13亿人口,决定了这个国情是不能无视的,甚至是严峻的.
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毛泽东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这样的治国体会应该是大家都能理解的.
那时侯,没有民工潮,但有知青潮,
一到春运,车站上下,车厢里外,到处都是"归心似箭"的知青们,
今天的情形,简直就是同一种方式,另一种版本的历史重演!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2 7:29: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新华网发展论坛深水区置顶帖文
    
精彩原创:
一个美元中凝聚着多少中国的农民工血汗?
  
这是人民网强国论坛首页推荐帖文
  
原创精选: 我们是农民工,不是非洲角马   
  
帖文名字都有论坛修改的。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总数 16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