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也许是开赛第一天的缘故,地处奥林匹克公园深处的“祥云小屋”的游客并不多,每个小屋的接待人员又极热情,这让我们非常兴奋。我想随着比赛的逐渐结束,会有更多的运动员到这里来;我也猜想连日的疲惫也许会降低这些小屋的接待质量。在江南某省的小屋中我就听到一位年纪略大的男接待人员对一位年轻的女接待员说:“你要是总这样回答主题以外的问题,那早晚要死人的!”说话的人显得很世故,那女孩则很茫然。我想这样的不和谐音调最好少一些,大凡到小屋来的客人都带有一番好奇,让他们在好奇中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
非常欣慰的是我们在很多小屋中都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当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小屋时正逢表演高潮,室内回族风格的装饰很有味道,演员们正在表演口弦,边吹边舞,激动人心。这里我用“吹”不知是否准确,口弦是宁夏回族特有的乐器,两根金属簧片的后面附着一根弹簧,含在口中,通过气息发声,拨动弹簧就会发出美妙的乐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除了口弦外,他们还表演了有浓郁回族风味的舞蹈,唱起了有西北风味的“花儿”,歌唱的水准之高,令人刮目。对于我们这两个在西北待了14年的知青来说,更是多了一份亲切之感。回想当年我们在甘肃景泰,与宁夏只有一站火车相隔。每到收获季节,我们便背上上百斤的面粉到宁夏中卫去换大米,宁夏的米是很出名的,不象天津小站稻那样油滑而透明,却像江米那样凝脂般的雪白爽口,据说当年是专供中南海的大米品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哈,说远了!宁夏小屋的演出还特别注意演员与观众互动,演出中还会邀请观众一起翩翩起跳舞,让气氛达到高潮。演出后,那里还有宁夏传统的医药和推拿,你如喜欢可以邀请推拿师帮你放松放松。
自治区的小屋都很有特色,西藏小屋一进去就被藏族的文化深深吸引,那里的一个接待人员正在手绘唐鞳(音),态度认真而虔诚,原来唐鞳(音)的着色很多是凭经验和感觉的,线描的基础画稿往往会被初次的颜色覆盖,其余的层次是要画匠凭想象创造出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青海小屋的唐鞳(音)更多地使用金属线编织,精美富丽,打听了一下,两平尺多点的一幅要卖到一万四五千元人民币。
新疆小屋展示的主题是维吾尔族特有的丝绸,还特地从和田请来一位姑娘高手现场用古老的机器编织,使我们想起了遥远的丝绸之路和西域文化。小屋内一位热情的维族小伙在悉心地介绍,而远处的两位姑娘却分外夺目。一位是维吾尔族姑娘,眼窝深陷、浓发细眉、光彩照人;一位是哈萨克族姑娘,美丽含蓄、柔情似水、委婉迷人。两相对照,真是别有韵味。于是参观到那里我们便要求合影,被欣然应允。那个维族小伙主动要求帮助拍照,并自我介绍说是学新闻的,拍照不成问题。后来我与那两位姑娘谈起微笑服务的问题,并介绍说内地的微笑训练是口衔一根筷子保持形态时,她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她们就是这样培训的!呜呼,原来培训的方法也早已跨越了民族!
可惜的是在新疆小屋没有留下专门的照片,那个合影实在不愿意拿出来晒,只好请各位谅解!
内蒙小屋则有着蒙古包的韵味。马头琴声从小屋内缓缓传出,绵长而深沉。循着琴声走去,只见一位蒙古汉子在专注地拉琴,琴声给小屋凭添了几分悠远与沧桑。那里还有皮具的制作工艺,令很多好奇的游客驻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下面这张图片我实在记不清是广西还是贵州小屋了,我国的少数民族很多,分布也比较广,单凭服饰是很难确定地域的。但这些西南的小屋仍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只是来去匆匆,无法更多地保存记忆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事实上我们更关心曾在那里生活了14年的第二故乡甘肃。我们最好的青春岁月是在那里度过的,虽艰苦异常,但也使人生更加充实。进到我们第二故乡的小屋,则是清一色的莫高窟壁画和雕塑,这些复制品带我们走近了那个久远的有着强烈艺术创造的年代。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回城前,老父曾电告一定要去敦煌看看,但那时归心似箭,那里还有那个雅兴!三十年了,莫高窟一直是我们的向往。几天前我在天津博物馆刚刚参观了敦煌艺术展,再来这里,感觉无论规模还是展品都嫌太少,于是便有了一种单调感。不过,这里允许拍照,不象天津博物馆看管得很严,那尊很具唐代人性美的佛像原本我就十分欣赏,既然可以拍照,便拍下来立此存照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当我们走到湖北小屋的时候,一场演出刚刚结束。小小的舞台上灯光闪烁,地面上是一个大大的太极阴阳鱼图案,宽大的背景则是武当山庙宇的背景。几个袭道家白色服装的少年含笑走来,还没站稳,那个似乎管事的女士便冲着我们说:“再给这位老奶奶和老先生表演一段。其中一个少年二话没说就上了台,沉肩卸胛、气沉丹田,开始表演。原来他做的是武当太极,一套拳打下来真是行云流水,美不胜收。一打听,原来竟是武当太极的正门嫡系传人。我们不太会打但也会看,便亲切交谈起来,于是勾得几位少年纷纷上台表演,其中一位刚刚从国外回来,他在国外好几年,专门传授中国的武术。后来又见了这几位少年的硬功和拂尘拳术,打起来霍霍生风,威猛无比。到后来,也勾得我们老俩口心里痒痒,比试不了就摆个架式合影,老伴做了个单鞭,我本想做个扑步,竟然抽了筋,让人们贻笑大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中国故事小屋”实在太多,正像一幅长长的画卷,需要慢慢欣赏与品味。作为观众或游客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尽享其中的乐趣。中国的确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很好地消化吸收这些东西,不但需要时间也需要兴致。
稍感遗憾的是港澳两个小屋只有图片和很少的陈列物,缺少了应有的特色。澳门小屋讲述的是从一个小渔港演变成现代都市的历程,香港小屋则通过传统的民俗庆典讲述了民俗演变的历史进程。
台湾小屋还比较有特色,里面全是清一色的琉璃制品,小到拳头大的,大到小石磨大的都有。我见到了两只杯子十分漂亮精致,就拍了下来,但不知是否琉璃制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本文照片均为楼主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