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书画艺苑 → 钟爱和泛爱


  共有374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钟爱和泛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钟爱和泛爱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12:58:00 [显示全部帖子]

昨天在俱乐部打完球,回到家时早已华灯满街了。

 

刚吃完饭,扈哥和秦哥就来访了。他俩是我书道上的朋友,对政经形势、市面街闾的话题从不涉及,一聊就是书法方面的事。

 

扈哥要出版一套自己的书法集,带来了一套小样,让我给好好看一下,挑挑毛病,并想请我给写个评论,一同发表在这套集子里。他说,这主意是秦哥给出的,于是,他俩就来了。

 

两位哥哥入道时间都比我早,如此重视我的意见,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我问为什么不请比我名气大的人写评论呢?他们说,一是人家太牛逼。二是不知要给多少敬奉合适。三是给了敬奉,评论不会客观。

 

“合着你们知道我不要敬奉才找我的,我就那么便宜?”我佯装不满地说。

 

两位哥哥大笑。扈哥说:“你最大的特点是对别人的字一律说好。只有确信对方是你的知己后,你才会说实事求是的话。”

 

我立即起身作揖,对两位哥哥把我看成知己,表示感激涕零。

 

香茶沁肺,知己交心。下面,是我们三人的谈话内容:

 

秦哥:兔子,路上我和扈哥聊你,说你书写风格多变,缘于你临帖太杂。我俩特想知道,法碑名帖里有没有你情有独钟的?

 

兔子(想了想):没有。都喜欢!

 

扈哥:看见没?兔子是个泛爱主义者。

 

秦哥:我怎么就做不到呢?在汉碑里,我就是喜欢《礼器》,认为它在《孔宙》、《乙瑛》、《史晨》诸碑之上;楷书里,我就喜欢虞世南;三大行书里,临了这么多年,看来看去,还是右军为首。

 

扈哥:我看情有独钟没错,泛爱也没错。但情有独钟,容易被束缚手脚,限制发展空间。泛爱者,得之于眼界开阔、拓展创作,失之于不专不精和不伦不类。兔子是个例外,我看过他临帖,虽然杂,但不管临谁,他都做到了尽量吃透,彻底消化。

 

兔子:谢谢哥哥厚褒。其实我的泛爱,也是被逼出来的。在大学里搞书法教学,讲楷书,我不能只讲颜真卿,人家问我欧阳询,我不能说不上来吧?讲行书,我只能讲米芾,人家问我黄庭坚,我说不上来他俩的区别,学生们能解渴吗?讲隶书,我会讲《张迁》,让学生知道写隶有古朴方拙的路子,但是,如果能讲《曹全》,学生们不就知道写隶还有一种呈现精致和秀美的路子吗?

 

秦哥:我不否认有兔子这种特例,他是被教学工作逼出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个性审美趋向的。正因为这样,钟情于二王的人,相对之下,可能就不大喜欢魏碑。同是写颜的人,有人喜欢老颜,有人喜欢少颜。我刚入道的时候,怎么看《多宝塔》都美,就是不喜欢他的《勤礼》和《家庙》,直到现在,我对他老年写的那个竖勾也接受不了,通篇看,虽自成一体,公推大家,但对他那个怎么看怎么是被踩扁打肿的字,就是喜欢不起来。可是,我又极喜欢他的行书,尤其是《争座位贴》,我看,比《兰亭》还要好。

 

扈哥:老秦说的这种情况,自古有之。审美很难有统一标准。正因为人人的审美偏好不同,就有了米芾轻张颠、怀素,太宗推右军、贬大令那些故事。在书界,我看最影响书人审美价值取向的就是傅山,他那个“四宁四勿”的说法,影响多少代书人了!

 

兔子:我学书初始,也是有偏好的,喜欢甲,就拼命学临甲。不喜欢乙,不仅不学,连看都不看。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心想,我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也被公认是法碑名帖呢?人家好在哪里?这种好奇心一出现,我就开始试着临习原来不喜欢的碑帖,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快我就投入了,不久,也就理解了人家美在哪里。就这样,我慢慢地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中国书法史上,凡是被肯定下来的法碑名帖,都是经过历史筛选后淡出淘定下来的,不然,它站不住脚。这就是说,这些好东西,才不管你有什么审美偏好呢,你喜欢不喜欢,他都是好东西。

 

秦哥:兔子说的有点道理。刚才老扈你说到米芾,如果我没记错,他好像批过张、怀酒后再书,说此为面目尤其可憎。可是,不管你米芾喜欢不喜欢,写大草的,不走走张、怀,永远不得要领。再说了,你米芾也是从王那里走出来的,那《兰亭》也是酒后书呀,难道面目也可憎吗?

 

扈哥:我们看汉隶,如果用傅山“宁拙勿巧”的审美标准衡量,《张迁》属于拙,《曹全》属于巧,那岂不是说宁张勿曹了?这个标准你管得了一代一代那么多学《曹全》的人吗?所以,我还是认为,在审美取向上,不能做统一的规定,事实上你也做不到。因为人各不同,萝卜咸菜,各有所爱。再说,这也恰恰是造成历朝历代书法风格多样性的内在原因。就拿北魏出的那两个名碑来讲,《张猛龙》和《张黑女》成刻时间相差九年,属于一代,可是二者风格却大相径庭。康有为夸前张“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列为“精品上”。而何绍基却夸后张“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道厚精骨,未有可比肩《黑女》。”何康二人都不是一般人吧?两人都是公认的书法家,可他们的审美标准却是不一样的。

 

兔子:听两位哥哥说了半天,我怎么觉得我的“泛爱主义”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理论基础呢?

 

三人大笑。

 

我们哥仨就这么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过了三个小时。最后,两位哥哥起身告辞,我把他们送出小区。

 

此时的夜晚,月融融,气清清,令人身爽心静。

 

(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15:54:00 [显示全部帖子]

麻桑啊,可不要崇拜,现在没有谁是神仙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17:57:00 [显示全部帖子]

哈哈哈哈,麻桑,这写字的人哪,一张嘴就是这些话题,因为别的事情他们也不去关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22:46:00 [显示全部帖子]

荣荣,交学费!

八千里,绝对不是浑话,说得非常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7 10:06:00 [显示全部帖子]

八千里,别叫我老师。到时对年龄,或叫兔哥,或叫兔弟都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7 12:18:00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豆豆介绍。但他来我这里不许开车,不然谁陪我喝酒?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0:54:00 [显示全部帖子]

黑黛,多临不等于遍临。五大书体,每种书体中好的也就那么几个。有计划地去临,是成不了丢包谷的猴子的。

要具体人具体分析。假如你很年轻,可以多学几家。但岁数很大了,入道又晚,就绝对不能贪多了。

我不相信读贴就能写好字。书法是动作性的学问,必须对笔性、纸性、水性和墨性有深刻的感知,并用手反复书写体验,才能驾驭它们。如果用眼睛就能够驾驭那只笔,我们的手还有什么用?

古人讲,因为我们是用柔软的动物毛在写字,所以才出现了“奇怪生焉”的墨迹,既然用这种书写工具写字会“奇怪生焉”,实际上“麻烦”也就“生焉”了。克服写字的“麻烦”,关键还要靠锻炼写字的那只手,老练那双眼睛,我看那只手还是驾驭不了不断给人制造麻烦的那一撮动物毛。

读帖不能否定的地方是,确能提高眼力。可绝对不能提高笔力,笔力的提高还是要靠动手的。

黑黛,谢谢你的关注。我不知道我讲清楚你提出的问题没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21:32:00 [显示全部帖子]

八千里,历史上到现在好多书法评论家,眼力非常高,说起来也头头是道的,可就是不能看他们的字。对这样的人,我老是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有说东说西的资格。以后我会发这方面文章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22:55:00 [显示全部帖子]

八千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并行。眼高手低,很难证明你眼高。手高眼低,几乎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书法艺术,要强调实践第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31 9:28:00 [显示全部帖子]

但我想说的是,书法之路为什么要搞得那么麻烦?为什么不可以精道造化于一种书体,再赖以读帖方式吸纳各法帖精髓之妙处,轻便的走一条自然自为自变之路呢?这样不花冤枉的时间,便于集中精力突破自我之狭隘。这与临多帖最后还是走个性之路岂不是殊途同归吗?(敬摘黑黛语)

黑黛,你提的问题非常重要!咱们共同来探讨一下你提出的问题。

从书法实践上看,书人大致在走这么几条路子:

1、肃规蹈矩型。比如写楷,我也不搞什么突破,能写一手漂亮的欧,或一手漂亮的柳我就满足了。这样的人很多,一辈子下来把他钟爱的那个前人大家字写得惟妙惟肖,纤毫不差。你看,现在写启功的人有多少?有人写得几乎让你觉得启功老根本就没有去世一样。现在写草的,出来一批专写毛体的。写隶的,出来一批专写刘炳森的。这种字,专家持保留态度,但广大群众喜欢。

2、混合杂交型。生物遗传上不是有个杂交优势吗?书法上也能出现杂交优势的。比如写楷的,把颜跟赵揉为一体,其字既有了赵的飘逸又有了颜的端庄。还有跨体杂交的,人们不是说,颜的那个《争座位》独特之处,就是因为揉进了篆的线条。《郑文公碑》是掺进了《散氏盘》的笔意。我看,这都是杂交后出来的让人爱不释手的新品种。

3、独立成体型。这是最艰苦的一条路子。我在别的文章中讲过,中国的书法艺术之所以非常独特,就是不管哪一种体,前人不是只给你树立起一个珠穆朗玛峰,而是好几个,你要想在这个体上立起自己的珠穆朗玛,你至少要爬过前面的两座,甚至更多。这条路非常累,需要的时间也长,但是真的走过了,最好的东西你也就知道了,看到了,建立自己的高峰也就有谱了。

哈哈哈哈,黑黛,你没有乱弹,你那也是一条路子呢。不管你用什么路子,只要写出来的字,审美层次高,耐得住推敲,我看就离成功不远了。


 回到顶部
总数 1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