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书画艺苑 → 钟爱和泛爱


  共有374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钟爱和泛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八千里路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783 积分:11399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5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21:26:00 [显示全部帖子]

聊得好,临习书法就是要各种帖都临。从汉隶,到魏碑,从王右军到祝枝山及明,清诸家。方知笔画的来源。单临一家似是而非。似我者昌,同我者亡。关键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宋人讲:自古以来写字的人不多,大都是画字,刷字的,当问及此人时,自谦为是抹字的。个人看法:行书第一还数临河序,其摹本当数冯,虞为最佳。隶书除张,曹外清代的邓石如的隶书也很好,魏碑龙门二十品足矣,外加爨宝子碑,宋,齐,梁,陈唯有南梁《瘗鹤铭》、是不可不临的好碑。世称大字之祖。至于颜字我认为《多宝塔》是基础,老颜要临《自书告身帖》方得其精髓。还有唐代魏栖梧的《善才寺碑》。到了宋代苏,黄,米,蔡可临。但我认为那是出帖以后的事。最近我收藏了沈阳博物馆出版的陆游《自书诗》帖其书法造诣也非常高。不在宋四大家之下。元代有赵文敏,夔夔。赵文敏当首推其小楷《道德经》到了明代王铎,董其昌,祝枝山,当对其祝枝山的草书,与行草为佳。今儿个就神侃到这吧!乱七八糟瞎说一通,只当浑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八千里路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783 积分:11399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5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7 8:17:00 [显示全部帖子]

希望能与兔子老师多请教并交流!谢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八千里路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783 积分:11399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5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2:19:00 [显示全部帖子]

高论!在书法上很少有捷径而走。年轻人的书法与老年人的书法一看便知,就更证明了书法需要长期多年的积累。当然不是在否认读帖,我父亲对我就强调过读帖的重要性。可是光读一辈子帖是写不好字的。可能成为书法鉴赏家。因此临池的实际感受会更重要。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综合性的,单强调一点可能有所欠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八千里路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783 积分:11399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5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21:54:00 [显示全部帖子]

个人看法:眼高手低可以,因能读懂贴,了解其中的妙处,这样在临习之时才会去揣摩,领悟,然后提高。但眼不高,手再低那就麻烦了;看不出一幅书法作品的妙处,看不懂字,从间架结构,到行气,再到布局。那怎么来临好帖写好字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