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吃在草原


  共有215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吃在草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么丁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72963 积分:376606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2/13 23:48:00
吃在草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4:18:00 [只看该作者]

                        吃在草原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在下乡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即儿童依据年龄,成人依据工种确定不同的定量,各家庭依据定量安排自家生活,广大农村人口基本不参与,而是使用交公粮以后的自产粮。
    下乡时,经过两天两宿四千三百里的铁路行程,到达满洲里,住进满洲里国际旅行社,不亚于现在的星级宾馆。晚饭丰盛,远远优于家常便饭。第二日早餐提供面包。然后乘卡车到西旗。在西旗,住在西旗招待所,学习了三天,了解牧区基本概况。伙食为大米白面,但增加了刺鼻的膻味儿,菜中牛羊肉比例明显偏多。此后天津一行二百多名知青分别到下乡各公社。我们经四十里路程,到达赉公社所在地---东庙。住在公社招待所学习一周。一山西厨师很会安排伙食,主食馒头 花卷 面条 水饺基本做全,只是缺少了米饭。学习结束,乌兰陶格生产队派大马车来接我们,九十里路程走了一天,在波尔墩队部住了一宿,山西厨师老牛头炒了两道菜,苞菜烩羊肉和葱爆羊肉片,就上滋油的千层饼,喝一碗焦黄的小米粥,照样惬意。第二天吃过午饭,乘同一马车去三十里外的目的地---大坝打草点。知青临时的“家”。一路上牧民自动组成两排马队跟随在马车两旁,两队的前面各有一打旗骑手,一边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另一边是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欢迎知青标语旗。我们也打出临行时学校赠送的“赴内蒙小分队”红旗。行进中不时和社员问候一下刚学的生硬蒙语。牧民欢笑着作乐回答。也不时闹出笑话,引起哈哈大笑。一路磕磕绊绊,身后甩下团团尘土。
    大坝到了。一口水井,旁边放着长长的马槽。水井东南侧七八间草坯房,为三户常住人家。水井西北扎三顶蒙古包,一字排开,东边一顶是打草牧民用的,西边一大一小两蒙古包是特意为我们安排。在牧民的帮助下,我们卸下行装,安排进蒙古包。我们七名男生住进了较大的一顶,门高一米四五,出入必须低头,包呈圆形,直径五米左右。七件行李放在占包内大部面积的地铺上。成扇形铺开可以睡下。将带来的箱子和其他物品堆在包内门旁,包中间按一硕大炉子,炉子的烟囱是由炉子后上方出来转向地面,在地面转一个弯再由直烟囱通过蒙古包上方的“陶哪”(天窗)。在烟囱的地面转弯处放有烧水壶,炉子上置一大铁锅,包的一侧堆放三袋面粉,一铜桶豆油,据说有三十斤,面粉旁支一案板,上面放着菜刀饭铲笊篱等生活用品和砖茶固体酱油盐。地下放一些苞菜和葱。还有一对水桶。这就是知青的全部家当。我到了隔壁的女生住的蒙古包,包是新的,但略小,直径四米左右,四张独立铺相对整齐,中间也有同样的炉子。都古龙和佳罕关布两队长前来作了慰问,并告知如有困难可找牧民相帮。
    时近下午,吃饭问题临近,大伙不分你我,自告奋勇先挑水作卫生,但在端开大锅一看,五十公分左右的大炉子内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仅由铆住的四个十公分高的角铁撑离了地面。这怎么能点火作饭?再说烧什么?无奈向牧民请教,只见牧民在包前方一大牛粪堆上取下一筐干牛粪,到入炉中,用火柴点燃一纸条放在牛粪中扣上大锅,一会儿火燃了起来。啊,牛粪竟是燃料!于是大伙齐动手又从牧民处要了些羊肉,模仿队部老牛头那样,吃上来草地第一顿自制的油饼苞菜烩羊肉。饭后依据牧民的提议,将砖茶敲碎一部分,放如大锅中,煮开后滤去茶叶,放入一些鲜奶,喝后感觉异样,虽然有些倒胃口,但深知牛奶的营养价值,也不排斥。时间一长,在知青点用纯鲜奶和面蒸馒头已是家常便饭,目的是省时间,鲜奶和面即做即蒸,不必等发面。至今记忆犹新,不曾忘记。
    刚下乡到草地,模糊了印象深刻的粮食配给概念。呼盟西旗是纯牧业地区,绝少农业耕种,自己不产粮,所以国家供应商品粮。并且对草地牧民不实行定量,就象我国现在这样,想吃多少就买多少。牧民对粮食的依赖相对较少,一家三口人计算一月消耗二十斤粮食为一般,主要食品是肉和奶。牧民买粮习惯与我们也不同,不象我们按斤买,买粮时向售货员说买十元面,目的是不找零钱。售货员再按钱数折合成斤数出售。当时草地供应的粮食品种主要是面粉,干挂面 小米和一种草地特有的已炒熟的炒米。其他几乎没有。我们下乡到牧区,自然是牧民,享受同样待遇。
    后来才知道,那苞菜是队里特意为知青采购的,在草地牛马羊肉有的是,惟独青菜是奢侈品,平时在食物中见一点点葱已经是过年的感觉了,哪里能吃到菜。后来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队里种了少量的菜地,仅土豆 萝卜 大葱 苞菜,还不能自给自足。关键是西旗无霜期太短,全年仅六十天左右,所以六月雪 九月雪并不新鲜。
    在队里干集体活,如打草 配种 洗羊 打井 搭棚 盖圈时,或知青们主在一起则按正常习惯每日三餐。但一下到蒙古包放牧,和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牧民的习惯和工作性质,每日仅两餐。冬天还可以,由于纬度高,上午九点日出,下午三点日落。但夏天就复杂了,凌晨三四点日出,傍晚八九点日落,上午八九点吃早饭,须一个对时才可吃下一顿饭,间隔十多个小时。
    年末,配种结束,知青统一分配到牧民蒙古包,一则实践放牧牛马羊,另一方面是为安排知青越冬。因为在零下四十度左右的环境中没有经验的人是无法生存的。
    草原上每个蓄群按两个半劳力安排,看白天,下夜为整劳力,另外半个劳力负责做饭。一个家庭承包,或由三人临时组合都一样。那年,我被安排到却伦老大爷的羊群上,自然看白天。却伦看晚上,却伦夫人身体不好,无力做饭,所以做饭由一名叫修日彤的妇女担任。
    到却伦家时是下午四点左右,天已全黑,包内点一马灯,问好后,我从包的左侧到西边放下行李坐在行李上,这就是以后长时间我在包内的空间了。由于蒙语刚刚学习,语言基本不通,一切活动只有靠打手势去理解。修日彤为我倒奶茶,并送上奶干 奶皮和炒米,我没有谦让的份,只得全盘照收,否则被认为不够朋友。但对却伦老大爷的盛情欢迎还是让我搞得差点砸锅。老人家煮了手把肉(在牧区基本是白水煮,不放任何调料,并且开锅就取出吃,用刀割时可见血水)开锅时特意取出羊的前胸脯肉递给我,据说这块肉是送给尊贵客人的,可见老人的心意之诚。但我却作了误解,我明知不熟,又由于光线太暗我没有看清,不知是羊前胸,而误认为是羊头的下巴,在无法说明的状态下,我佯装用刀削了几下,作吃的姿态,然后悄悄将这块肉揣在棉袄内,稍停一下,起身走出包外,一甩手喂了趴在门前向我怒视的大狗。转身回包,若无其事的坐下。但我的举动却伦完全看在眼里,对我很是生气,我看到他生气的样子,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听之任之,第一天不欢而散。无奈,到头睡觉。第二天佳罕官布队长前来看望,却伦首先生气的告了状,佳罕官布用汉话向我说了原由,我为自己作了辩解,队长听后哈哈大笑,明知是误解,遂向却伦讲了许多,我虽不知道在说什么,但看到却伦也会心微笑时,我理解了老大爷是多么心胸开阔。此后我们父子相称友情根深蒂固。延续至选调。
    在牧民家庭由家庭主妇主持家务,基本是家中女主人承担,但不一定是长者,如儿子成了家则儿媳妇主持家务,老主妇自动屈让。对待外人如同家人一样,不分你我,食品由主妇分配,每人一份。如遇主人敬酒,前三杯必须一饮而尽,否则不够朋友。吃手把肉,很是讲究。一边杀羊,一边用大锅烧开水,羊杀掉后不剔肉,而是用蒙古刀寻找骨缝,依据骨骼大小分别取下逐次放入锅中,收拾完,将羊皮抻开放于草地晾晒。然后回来将杀羊的刀血揩净,坐下由锅中捞出肉来开吃,我计算过时间,最短,仅二三十分钟。牧民间吃肉必须使用刀,凡取一块肉用刀削几片吃下,剩下可放回,由其他人再接着吃。禁止直接用嘴啃,如有人没用刀而直接啃,对不起,由您必须将肉啃干净,否则不准放下,目的一是卫生,二是不准浪费。并授“狗啃骨头”的美名。最后剩下附着很少肉的骨头,则由年迈老太太端着,坐在蒙古包门前,用刀将骨膜都一点点削下吃掉,直至白骨,体现了象农民一样热爱粮食的精神。
     饮酒是牧民必然的节目,大多数人英雄海量,数杯不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草原的酒,草原的肉,草原的奶养育了粗犷豪放的草原牧民,也正是草原牧民在耕耘着边疆,守卫着边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4:55:00 [只看该作者]

就象哪首歌里唱的,牧民的心胸象草原一样辽阔,欣赏楼主的文章,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长知识,谢谢您!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土左情深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2467 积分:128988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8/14 10: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5:09:00 [只看该作者]

   饮酒是牧民必然的节目,大多数人英雄海量!
确实是这样,我们去草原可是真正领略了!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5:30:00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领略了草原蒙古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知青在吃的问题上,恐怕就是和羶味较量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么丁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72963 积分:376606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2/13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7:21:00 [只看该作者]

   谢槐乡 土左情深 莫旗知青诸斑竹的关注,说的是。只有介入草原,生活于草原,才深感草原的美丽和宽广,草原牧民的真诚和单纯。草原山的清秀,草原水的甘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婉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92 积分:390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6 9: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9:29:00 [只看该作者]

朋友写得很真实贴近牧民生活.   本人当年就是吃在草原. 穿在草原 可是因为本人书写水平不如朋友高 .  只能看到朋友写的文章后有感而发......是啊 !至今我对草原的爱是那么刻骨铭心 ,因为当年是草原接纳我一个出身属于黑七类的知青. 草原是那么平和善待我 . 那西拉木伦河水和我的哭泣泪水相拥 ......那巍巍大青山伸出温暖的双臂抚摸我受伤的心灵......那善良的蒙族牧民给予我逆境中生存的力量......我艰难地渡过10年草原人生 !草原啊 草原!此情此意是我无论走到那里永远眷恋着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么丁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72963 积分:376606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2/13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21:2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阿婉在28/3/2009 PM 7:29:03的发言:
朋友写得很真实贴近牧民生活.   本人当年就是吃在草原. 穿在草原 可是因为本人书写水平不如朋友高 .  只能看到朋友写的文章后有感而发......是啊 !至今我对草原的爱是那么刻骨铭心 ,因为当年是草原接纳我一个出身属于黑七类的知青. 草原是那么平和善待我 . 那西拉木伦河水和我的哭泣泪水相拥 ......那巍巍大青山伸出温暖的双臂抚摸我受伤的心灵......那善良的蒙族牧民给予我逆境中生存的力量......我艰难地渡过10年草原人生 !草原啊 草原!此情此意是我无论走到那里永远眷恋着你.....

    阿婉朋友您好!您太谦虚了,您的评论道出了知青的心声。是相同的经历,传播相同的激情。是草原张开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们,使我们曾经成为其中一员。草原是落后,草原是艰苦,但草原牧民是那样的热情,那样的淳朴,草原牧民的好客,就象宽广草原一样充满浓厚的人间情。因此,草原的经历使我们产生相同的感慨:那就是对草原永久的眷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30 12:08:00 [只看该作者]

草原食物有特色,
手把羊肉最是多,
学用小刀削肉片,
再喝奶茶香留过。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30 12:34:00 [只看该作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思歌腾的故事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3 积分:214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17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 21:27:00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事情,的确难以忘怀。

 回到顶部
总数 29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