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几个北大荒的朋友卡拉OK,把我也给抓去了。 除了我以外,他们都是和平里的老同学。 “你们俩还不来个男女声二重唱,逛新城?” 有人指着一个男同学,对小李说。 “她演我闺女,挺像!”那个男同学说。 “雪山升起了红太阳,拉萨城内闪金光。” 小李好像啥也没听见,唱上了。
小李那张嘴,可厉害了,今儿个是咋的了,她愣是没反应。 “你看,她戴了个金项链,看把她乐的!” “那项链是金的吗?我表示怀疑。”有人悄声说。
东大甸子聚会,小李经常缺席,她总是找得出个理由来。 其实那理由,一些人明白,那就是,小钱去了,她就不去。 她俩有啥过节呢,谁也说不清。 趁着小李今天高兴,我要刨个根儿,问个底儿。
小钱和小李是同学,又都住在一栋楼里,像一对亲姐妹。 来到东大甸子,小李就不那么活跃了,她的家里有问题。 过了些日子,小钱也蔫了,为啥呀,她不是工人出身吗? 小钱的父亲确实是工人。 可是,小钱的哥哥在运动中蹦得高了一点,被揪斗了。 啥叫出身呢?有人说按爹算,有人说按爷爷算,到底咋算呢? 谁最有问题,就按谁算。 小钱受啥牵连?不过是有人向连队说了这事儿,指导员找小钱核实了一下。 东大甸子的农工,干的是一样的活,修水利;吃的是一样的饭,菜包子。 啥出身不出身的,出身好,又咋样?连队没有因为这件事,难为过小钱。
小钱认为,这件事影响她的进步。 小钱断定,这件事一定是小李透露给指导员的。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窗户纸一捅就破,可是,就是没人捅。 小钱不理小李了,为啥呀?小李也莫名其妙。 “可能是,原来,你出身好,自打你哥哥出了事,你也向我看齐了, 心里有些不舒服!”小李猜想。 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居然在她们心里埋了几十年。
前些日子,小钱得知,当年把她哥哥的事说给指导员的,不是小李。 “闹了半天,你不理我,就为了这个?” 小钱请小李吃饭,把这事说出来,小李恍然大悟,但是觉得很难理解。 “咳!”小钱叹了一口气,“你出身不好,下乡前就有思想准备,可是我, 突然来这么一下子,都有点懵了。以后,我怎么看你,怎么别扭!” 小李笑着说:“我看你还别扭哪!老同学见面,还戴个项链!” “你要是喜欢,我把这个项链送给你!”小钱说。 “别挤兑人,明天我也买一条!”小李说,“对了,你哥的事, 不是我说的,那是谁说的呀?” “多少年的事了,忘了吧,还提它干啥?我都不当回事了, 再惹得你去恨别人?”小钱说。
小李唱完了歌,我问她:“你的项链是真金的吗?” 小李笑了笑,问:“你说呢?” 莫泊桑写过一篇小说,“项链”。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为了一条假项链,吃了很多的苦。 小李不会那么傻,借钱去买一条真项链。 但是,那条曾经给小钱的思想带来痛苦的,却不是一条假项链。 那是一条无形的,却无处不在的,束缚人们多年的,项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