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儿学名短蛸,属章鱼家族里的小字辈,两者形体尺寸差距之大,如同黄鱼与子梅一般,常让人以为是成年与幼体之区别。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章鱼身上有的,望潮儿也一样少不了。这些小字辈倒像是一支独立大队,在海蚀的岩洞边或滩涂上撑起了一片得天独厚的领地。说明白点,望潮儿是蛰居类生物,其生活起居与潮水有关,每当潮涨初始,它便爬到洞外,等待潮水汹涌而至,企盼着一顿美餐送上口来。退潮后则伏居洞底,养尊处优。春秋变换日久天长,不但望潮儿能准确地悟出潮水的涨落时间,且也让“黄雀在后”的人类掌握了它的这一特性。无论望潮儿藏洞有多深,或展露狡兔三窟之本领,眼快手紧的渔家高手也只待潮水到来那一刻,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它们逮个正着。正可谓,你也望潮,我也望潮,“望潮儿”之名就由此得来。词尾加“儿”,即是温州话习惯中表达“小”的意思。温州话复杂,故原来有些诗意的“望潮儿”之称呼,竟也在语言的音变中定格为“网缠儿”,让人望生义好像此物最易纠缠,故人类将计就计以网捕之。 与乌贼或鱿鱼类相比,望潮儿的躯干部近似球形,头部较短。但它能凭借两列吸盘与细长的八条触脚走遍天下,即使挡上一块10米高的光滑玻璃板,它也能很快地爬过去逃之夭夭。此本事原来就是八爪章鱼的拿手活,其基因传给望潮儿后,也只能说是青出蓝而胜于蓝了。
望潮儿肉质鲜嫩,历来是温州食客们的盘中美餐。尤其是在北雁荡山那一带,在海鲜排档林立的美食街上,盐水望潮儿便是一道经久不衰的海鲜名菜。温州海鲜美食中的所谓“盐水”,其实只是沸水生烫的一种最简单最传统的烹饪技法罢了,说盐无盐,只待那锅里水冒泡,即倒入活海鲜,包括望潮儿在内的那些虾类贝类鱼类们也只在沸水里打了几个滚,就可捞上蘸着酱油醋食之。瞅着那“鲜”气逼人仍冒着热气的海鲜,也由不得你的舌头不事先激动一番。如此,才叫做正宗的“原汁原味”。除盐水,望潮儿的吃法尚有生炒、红烧等,前者可拌入蒜苗,也算是一道较清爽的美食。而后者似乎并不可取,因为看着那新鲜的不停地伸展着触脚的望潮儿,只要是温州人,首选肯定就是盐水。除非是照顾内地客人,或者那望潮儿已经咽气,不然谁还愿意拿红烧来“侍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157665653598578938849106913望潮儿.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