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我和兵团的---1969


  共有93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我和兵团的---1969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伏尔基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117 积分:10032 威望:0 精华:37 注册:2009/2/24 10:49:00
[原创]我和兵团的---196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7 14:50: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和兵团的1969


今年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也是我上山下乡40周年的日子。69年下乡时我被分配在兵团2师16团飞机场。

我团地处佳木斯、鹤岗两市之间,在鹤岗市汤原县境内,南瞻松水,北望煤城。有90 %的土地属于鹤岗市区域,北与鹤岗接壤,南与汤原县为邻,东与梧桐河农场交界,西与红旗林场毗连, 西北靠小兴岭余脉,多为漫岗起伏的丘陵地带,东南为松花江北岸和梧桐河、鹤立河的冲积 平原, 是个水美草绿、土肥鱼香的好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四十年来总是让我们魂牵梦绕;当年那些充满酸甜苦辣与激情燃烧的日子,四十年来总是让我们思思念念。怀念兵团生活是我们这一代人难以忘怀,更难以化解的情节。

对兵团的生活,我们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至今也不能完全说清楚。

怀念兵团生活,一个最充足的理由,就是怀念青春,怀念我们的过去。青春无论怎样遭受艰难的记忆,都是美好的—— 双眸飞扬着天真的神采,两颊洋溢着青春的红晕,好似周身每一个细胞都激漾着青春的活力。在那艰苦卓绝的日子里,我们就是兄弟姐妹,相互体贴,相濡以沫,友谊的闪光给那些晦暗的日子增添了多少亮色;兵团生活承载的并不都是苦难,它承载着青年人特有的朝气,使其闪烁着迷人的魅力。那悠扬的琴声,和嘹亮的歌声,伴着清脆的笑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心;甚至那些当时看起来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今想起,也是多么的令人捧腹,使人不禁笑出声来的感慨。

我们怀念兵团生活,因为它在当时那个年代垂练了我们的筋骨,锻造了我们的意志。“环境是严酷的,确能够造就一代人”这句话向我们明确的昭示上山下乡的含义,成为我们战胜自我的精神力量。冬日里,我们顶着严寒去修水利;腊月里,我们冒着刺骨的白毛风大烟泡去打羊草,拉芦苇;盛夏烈日,我们沿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里去播种、中耕,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去收小麦。手磨出了血泡,胳膊晒得暴了皮,伸着那无论如何也直不起来的腰,身上被蚊子咬得四肢血斑模糊,而头上又是被小咬咬得包上连包。又大又硬的大碴子,我们大口大口地吃,很甜;没有油腥的白菜、萝卜和土豆,我们一碗一碗地吃,很香。苦吗?累吗?这算得了什么。但当我们这群16,7岁的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便使我们倍感思念的煎熬。尤其在那阴雨连绵的八月,也是当年我们下乡的季节。每当夜深人静时,心里对亲人的思念,总是像江水一样搅动着我们的心。每当收到家人的来信,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哪怕是只写几个字“我们挺好,请放心”,也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慰,使我们会流下动情的眼泪。

我们回忆兵团生活,有时让别人看不懂,感到很奇怪,那是因为这思念充满了战友情与亲情。

我们回忆兵团生活,因为那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开始。

我们怀念兵团生活,不只是为了抒发思恋之情,也不是为了发泄对当时艰难的不满,而是为了追忆我们那青春的岁月和在同甘共苦中建立起来的真挚的友谊。

激情的岁月、难忘的日子,我们终身难以忘怀,兵团的战友们,祝你们越活越年轻,愿你们越来越康健,让我们与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走进新时代!



往事、心境、记忆、在情深中静静地流淌……
博客http://scmok.blog.163.com

                                      长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伏尔基河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117 积分:10032 威望:0 精华:37 注册:2009/2/24 10:4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7 18:30:00 [显示全部帖子]

  轻舟占有;对的,我们就是战友,我们有共同的经历,我们有共同的当年,
  我们有无尽无休的对兵团的思念与追忆,我们有超值的往事供我们深深的怀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往事、心境、记忆、在情深中静静地流淌……
博客http://scmok.blog.163.com

                                      长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