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我的边疆生活(三)——割大豆


  共有264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我的边疆生活(三)——割大豆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原创]我的边疆生活(三)——割大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5 8:58:00 [只看该作者]

                               割大豆

    69年秋,是我下乡的第一年。这一年赶上了大涝,地里积满了雨水。刚过十一就又下起了雪,眼看着好几百垧成熟的大豆不能及时收割,如被大雪埋上,那一年的辛苦可就全泡汤了。连部想了很多方法,给机务排也下了死命令。但是,任凭“东方红”给足马力、卖尽了力气嚎叫,“康拜因”的履带仍然在泥地里打转转就是不动。没办法了,连部召开全连紧急动员大会,要求除炊事班人员外,各排都要组织下地,实施人工“打道”,等待地冻硬了后的机器收割。我们麦场排责无旁贷,收拾好场院的工具,第二天人手一把镰刀随大队人马下地去了,和田间排的所有人员一块开始了割豆“打道”的战役。
    十月的天气已经是寒气逼人了,我们都穿上了冬装,拿着镰刀被小型车拉到了地头。北大荒的地太大了!我们开道的这块地是连队最长的,一根垅有7里地呀。站在地头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丘陵直向天边,说句实话真犯憷啊。在北京上学时去郊区支援过三夏,尝过割麦子的滋味,可那才是很短的地。这一下要比从月坛住家到天安门还远,还不得累折了腰啊。但是凭着年轻人的楞劲和热情,我没含糊,想那还不是嚓嚓嚓的事。可这活哪像到郊区劳动割小麦那样省事。地里泥了吧唧的,一步一滑不说,东北的大豆长的又粗又壮,根本就不是割,而是在砍啊。没有多大的功夫就感觉腰都木了、腿也酸了、握镰刀的手也疼了,胳膊已经没劲了。我抬起头来看看四周,没有什么动静,大伙还在我的前后低头干着,往前看看仍然是望不尽的丘陵,没有边啊。“一定要咬牙坚持住,跟上前面的。”我这样鼓励着自己,抬抬脚、甩甩胳膊又继续干了起来。快到中午了,干到前面的老职工开始转身接垅了,看到我前面的老职工离我越来越近,我顿时来劲了,也顾不上哪疼了,很快就会师了。
    炊事班的战友把饭送到了地中间。馒头、浆子和肉片炒洋白菜,我一口气造了两个大馒头,真香啊!休息时老职工告诉我:割地不能走小碎步,要迈开步,下刀要狠劲别嚒叽。我记住了,下午我努力的模仿要领,干起来好像是轻松了一些。在雪水里干了一天,加上空气湿,温度低,双腿膝盖下已经结成了两个硬硬的大冰坨子。冰水透过了棉裤、棉毛裤一直冰到了小腿,脚也早冻麻了。这样我们一口气干了五天,在老职工和老知青的帮助下我们越干越熟练了,突击“打道”的任务结束了。
    这些都是快40年的事了,记的还是那么清晰、好像就在昨天,然而我们却已经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走向了老年,这个时候回忆我们的当年,非但没觉得苦,反而是一种快乐。这种记忆恐怕要伴随我们终身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5 10:53:00 [只看该作者]

  东北地多人少,机械不能动作单靠人就够呛了。劳动强度比我们在山西大多了。可要和南方比,又相差不多。楼主有股拼劲,才能在艰苦的任务中越干越熟练,终于完成任务,真棒!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5 11:02:00 [只看该作者]

割大豆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必须要弯腰90度割,豆子又扎手。楼主辛苦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5 14:43:00 [只看该作者]

割大豆的活没少干,全仗着年轻气盛不服输的拼命劲头,当时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定胜天......楞敢和男士比高低,想想真有意思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支持.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5 16:3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朋友们的关注。我们年轻时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呀,经过了艰苦磨练的我们,才会更珍惜今天的生活!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悠然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662 积分:92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5/15 13: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5 20:2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不错, 的确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有了这段经历垫底,还有什么怕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6 7:55:00 [只看该作者]

七里一条垄!太可怕了!估计我空身走都够呛!这还不是指我现在哟。就在下乡那些年里,我最强壮的时候当然还没问题,但在我第一年瘫痪后治疗完毕回到草原的头两三年里,肯定是走不动的了!
看到这里,我仍然庆幸自己当年没到农区下乡,不然自己还会不会拥有“知青”这份骄傲的名号可就难说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6 9:13:00 [只看该作者]

  在东北最怵的是夏锄,头顶烈日,脸朝黑土,汗珠子落地成八瓣,“翻山越岭”的干不到头。麦收和秋收都是康拜因操作,割大豆“打道”是特例了。龙兄是好样的,钦佩您的毅力和心态,望您多多保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婉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92 积分:390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6 9: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6 12:39:00 [只看该作者]

我在内蒙插队时 拔荞麦 ,第三天我就是全队的第一名 ,当时全队有男女29其中天津知青17名1上海知青12。 男的看我的动作有的傻眼 7行麦 我左3右4 交叉拔莜麦 ,在弯下腰就往前拔,往前拔。一直不让自己抬头 这样节省大量时间   ,别人学不到我的技术 当时我是出身老黑  ,家里有走资派 , 臭老九 。外加老右的老祖宗 。我在插队第一天火车上就被分成可教子女 ,当时还不是一个学校 。一个班级 ,我根本不认识人家的 。也无缘无仇 。本区的火车上有带队的红卫兵女的 ,也不知哪里搞到这几个老黑出身的学生的档案,然后在火车上就分好大队 说是以红带黑,12个上海人 。红的出身5个 , 较红的3 老黑的4个 说是帮我们改造世界观 。脱胎换骨,那时我真的以为自己的骨头哪根是黑的 她们叫我每天使劲干活 ,花别人几倍的努力 。付出别人几倍的时间去做活  。才能洗刷自己的黑出身 。 当时我只有刚满16 岁,而且插队当天我于老爸的会面是30分钟的自由 ,当时在老干部的隔离室里红卫兵持枪监督,这段故事我
以后再写 ,   后来我到大队里就拼命干活 。拔荞麦 。割莜麦我都是第一名 连手指 都是血肉模糊  , 几个小时不喝水,汗流满面都顾不上擦 。 当第一个到达田头,  我累得一下子摔倒。好半天才醒了, 到后来我搞病退回城就是腰间出问题 ,才让我回上海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6 13:18:00 [只看该作者]

  阿婉朋友的经历也很令人同情,毅力是坚强的。我们在连队时倒没有您说的这么大的外力的监督,只有内心的痛苦。大家一块干活时都是一样挺快乐的,只有在入团、入党、成立武装排等一定要选红五类的时候才有不同的待遇,心里才有被歧视的感觉。用现在的话说叫压力。那个特殊的年代总算是过去了。

 回到顶部
总数 17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