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盘子”是大院小孩们的黑话,意思就是偷向日葵。
秋天,地上长的向日葵垂了头,叶枯了,杆儿硬了,饱满的葵花籽鼓鼓地,满满地排列在向日葵盘上。
此时,大院的孩子们三一群,俩一伙,开始算计偷谁家的向日葵。同时,也对自己家的向日葵开始了提心吊胆的警戒和防范工作。道理很简单,自己偷别人家的向日葵是天经地义的,别人偷自己家的向日葵,则是大逆不道的,丧尽天良的行为。
外行偷向日葵,是用刀去费力地从向日葵杆上砍下向日葵盘子,就像基地成员的“斩首行动”一样。可像我们这样的老手偷向日葵,就像掐人脖子一样,两个拇指用力插进向日葵盘下面与杆相连呈喇叭状的脖子内,当感到拇指已不能再向内深入时,两拇指就用力向外一撕,整个葵花籽盘就完整地落到了你的怀中。“撕盘子” 这个词儿,就是众贼儿根据以上行为,自己形象地创造出来的。
我小时侯没少“撕盘子”,目标非常广泛:有大院家属们在自留地里自己种的向日葵,有战士们种的,也有大院外面农民伯伯们种的。
撕下向日葵盘后,要迅速地把成熟的葵花籽从向日葵盘上搓下来,装进自己的书包内,书包里装不完,就尽可能地装进衣服上的口袋内,然后找个地方,偷偷把葵花籽炒着吃了。
“撕盘子”一般要两个人合作。踩好点后,一个担任放风和接应的任务,另一个则到地里去“撕盘子”。期间,发现有人路过此地,担任放风的那个,就会吹一声口哨,“撕盘子”的那个就会在地里隐蔽起来。等表示安全的两声口哨声响起来,地里的那个就可以继续行动了。
我吹口哨不够响亮,声音也传得不远,所以“撕盘子”的任务往往由我来担当。
小时侯,我从来不带弟弟们去“撕盘子”。一来我内心还是认为“撕盘子”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能把弟弟们教坏了,我一个人坏就行了。二来,我怕弟弟们被抓住,在父母那里没法交帐。好,哥哥带着弟弟们偷东西,这成何体统?
可是,我家老二敏锐就不同了,这类偷鸡摸狗的事,他总是带着老三小宝去干。 那一年秋天,军区通讯总站地里种的向日葵大面积地成熟了。战士们的防范很严密,向日葵地外面围着一层密密的铁丝网。 通讯总站跟我家仅一墙之隔。敏锐自己做了一个梯子,可以很轻松地爬上墙头。他隔三差五就会顺梯子爬上墙头,观察半天墙那边的向日葵地。他跟小宝说,向日葵还不够熟,盘子中间发瘪,有花,说明还要等一些日子才能“撕盘子”。
他俩终于等到了向日葵成熟的日子。晚上天黑了,敏锐先带个破扫把爬上墙头,翻过墙去,下到向日葵地里“撕盘子”。小宝则爬上梯子,伏在墙头上放哨。小宝不会吹口哨,只会学我家猫叫,叫一声表示有情况,叫两声表示安全。 敏锐很鬼,他先挨着离墙很远的地方撕下几个盘子后,再摸到墙根下,隔墙把盘子扔过我家院里,然后拿那把破扫把,把他留在墙根下的脚印扫干净,再把扫把扔进我家院里。最后,他从容钻出铁丝网,绕道回家。
他俩搓好了葵花子,就开始分赃。每次分赃,敏锐都强调他的功劳最大,总给自己分得多一些。对此,小宝很不服气,说他也能去撕盘子。敏锐不屑一顾地说:“就你那小破个子,连盘子都够不着呢,等你长高点再说吧。”
在小宝的一再请求下,敏锐终于决定让他试一次了。他们选择了中午在通讯总站的战士们午睡的时间动手。敏锐的理由是:一、小宝不熟悉地形,白天则看得清楚;二、得手后,小宝能够顺利钻出铁丝网,逃之夭夭。
兄弟俩先顺梯子上了墙头,然后敏锐趴在墙头揪住小宝的双手,把他沿着高墙顺下地面。小宝钻进地里,选择了一个大盘子,结果他怎么蹦高,也够不着那个向日葵盘。着忙之下,他干脆手脚并用,顺着粗粗的葵花杆爬了上去,然后利用自己的身体重量迫使葵花杆倒伏。 这时,通讯总站的房角处出现了一个战士的身影,负责在墙头放风的敏锐,赶紧缩下头,蹲在梯头上学了一声猫叫。
可惜,小宝太专注了,一心想要立功,他根本没听见敏锐的警告,用小手拼命地掐盘子,结果搞得响动太大,被那个战士发现了。
战士大喊一声:“谁在地里?!” 小宝吓得一机灵,放下根本就没掐掉头的盘子,连滚带爬地钻出铁丝网,顺路飞跑,跑时头上还飘起一绺儿小黄毛。
那个战士在他身后紧追不舍,别追边喊:“小毛贼,你给我站住!” 后来的事情,让爬在墙头的敏锐讲就太可笑了:小宝,你跑就跑吧,还回头看着战士跑。结果,在飞奔的速度下,一个后脑勺撞在了树上,把自己撞昏在地!
最后的结果是,战士们把头破血流,脑袋上绑着纱布的小宝抱回了我家。
那个追他的战士在我妈妈面前,倒像是做错了什么事一样,他说:“阿姨,这孩子跑得那叫快。我从没见过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在回着头的情况下,还能跑得那么快!”
送走了战士们,妈妈给脑震荡的小宝脱了小衣服,放在床上,让他睡觉。然后关上门,把敏锐拖到走廊上,狠狠地揍了一顿。
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