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把我平时讲课絮絮叨叨说的那些话,整理成笔记,用伊妹儿发给了我。看了看,觉得挺有意思。
下面摘录几条,请大家提提意见。
初学书法的人,总要选一种碑或帖入手,那么学哪一种碑,或哪个人的帖作为入门好呢?我认为,只要是被历史肯定下来的法碑名帖,都可以选来作为进入书法殿堂的敲门砖。
我不认为书法这门艺术,是在没有书法功底很足的老师指导下,完全可以靠个人自学而成就气候的。因为书法这门艺术,动作性和技巧性很强,完全靠自己琢磨,没亲眼见到正确的动作示范,几乎不可能掌握写字的要领。
所谓跟老师学写字,不是要求你跟老师学一辈子。
一个好的老师,教完你真正掌握了用笔,结体,章法和如何临帖这四个大课程,他就可以交差了。
以后,你就要甩开老师,自己去努力了。今后,谁是你的老师?就是那些法碑名帖,要向它们学习一辈子。
沙孟海大师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居然还像小学生一样,一丝不苟地临唐朝虞世南的帖,我们这样的后人,还有什么说的?
有人功成名就后,就不再向法碑名帖学习了,认为自己反正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字也卖出了好价钱,也成了“体儿”,无须再进一步学习了。结果,十几年前写的字跟今年写的字长得一样,就是那么一张不变的面孔,让人看熟了,也看厌了。
林散之老先生被日本人称为中国当代的草圣,殊不知林老六十岁才开始学习草书。在这之前,林老书名已立,可见,他就没有故步自封。
你们有幸在大学里系统地学习书法,我们给你们安排最好的老师,教你们写篆、隶、真、行、草,给你们讲书论、书史,教你们鉴赏等等。你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这四年的时光。你们不知道,更多的人学习书法是没有你们这样的条件的。社会上想学好书法的人多了,他们要找到一个好老师都难。找到了,人家愿不愿意交,都是个问题。可见,他们学习书法要面临多少障碍!
你们毕业了,写得都不错了,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你们离成家的道路远着呢。提高书法层次要靠年头磨。我没听说过写了十年就成家了。我写了三十年,都不是家,差远了!
你们看见我成天写字挣钱,但我心里清楚自己,远不是什么书法家,更不是什么大师。充其量,是个写字还过得去的人,是个能教学生写字的老师而已。
大家看过马拉松长跑比赛吗,跑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分出了第一方阵,第二方阵,第三方阵,到接近终点时,冠军、亚军只能从第一方阵里脱颖而出。
搞书法也是这个道理,想写出名堂,你首先要跑进第一方阵,靠什么?靠实力, 靠勤奋!
最后,你能不能成为那个脱颖而出的冠、亚军?除了你的书法实力外,还要靠两个东西:一是学养,二是历练。到这个阶段,人只能靠书外的工夫来养书内的工夫了。
这位同学问我什么是学养,什么是历练?
那我就用简单的的话来告诉你:
学养,就是去读经、史、子、集这样的东西。
历练,就是要大胆去社会实践,通俗地讲,就是大赚过,也大赔过。大爱过,也大恨过。享过大福,也受过大罪!
没有这样的经历,你的段位就休想进入到最高的艺术殿堂。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