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过了三十多年,青梅的诗作又引起我的回忆。当时青梅在景颇山上,我们在坝子里,从营部到九连(当时青梅所在的连队)走小路要将近两个小时,要翻过一连、五连的橡胶林,然后要顺着大山溪水走一段山路,再翻过三连林地的边沿,过了山顶就可以看见九连的驻地了;如果走大路,就要越过雷午寨子,经过八连的稻田、林地,沿着山路(可以走牛车和拖拉机)穿过三连的林地和连部,经过那几棵巨大的芒果树、菠萝蜜树,看一下坡下十连的苗圃,往左转过去就走进了九连的林地,翻过橡胶山,就到了。大路的坡小,小路的坡大,走的时间好像差不多,走大路会慢一些,大概要两个半小时。我时常下连队,两边的路常走。但多数是走到三连就停一下,歇够了再走,有时还弯进十连去看看。七三年我曾经晚上八点多从九连往营部赶,因为一连的一个要好的知青晕倒在橡胶林,被送到营部卫生所。那天天上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四周漆黑一片,只能看见灰色的路、黑蒙蒙的树林,耳边不时响起各种鸟的叫声,也几次被景颇族散放在山上的“野牛”(景颇人的牛就散放在山上,到处跑)那一对对绿色的眼睛吓住,真怕遇见豹子之类的猛兽。那天到卫生所已经是半夜了。还有一次就是九连一个北京女生被毒蛇咬伤,被九连的老同志运送到卫生所,他们登高爬低,走的是小路,总算救了伤员一条命。 青梅的诗作,满含当时的时代精神,充满着理想主义的“饱满革命热情”,诗中不敢过分描述美丽的景色,总怕脱离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本源。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小青年在当时的激动心态,在那个革命口号满天飞的年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谢谢青梅的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