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屯垦戍边反思录之一:忽然想起了地窝子


  共有294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屯垦戍边反思录之一:忽然想起了地窝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0:50:00 [显示全部帖子]

当年的“偏激”也是有它的形成原因的:国家那么穷;到处都是等待快速开发;如果没有当年那一代人的顽强拼搏,估计也不会有今天的一切。因此,我始终认为:我们当年的实践,与保尔柯察金们至少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4 10:09:00 [显示全部帖子]

老孙的这个“地窝子”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记得当年在乡下时,队里打了一眼机井,然后要在附近建个“万亩草库仑”。于是把队里一批73年下乡的小知青集中到了那里。这就要盖房子了。
我到旗里用知青经费采购了足够的木料等,回来后受命带领这批知青自己动手脱坯盖房。脱了一些后,坯还没够,天气却开始要上冻了,不得已,想起了“地窝子”(我们那儿叫“地窨子”):挖地接近一人深,上面垒放土坯,加盖门窗屋顶,一溜五间屋,中间进门,兼灶间,两旁各两间,分别为男女知青拥有。当时看着很得意,后来才发现后窗户留得多余了,冬天的风雪把后窗户完全堵塞住了。
在这处“地窨子”里,我们接待过内蒙古知青办的一行领导们,请他们吃的手把肉,但是忘了同时烧茶,结果所有人都渴得要命。我还是事后听人说到才知道这问题的。后来每每提起来,都感觉实在失笑,不知当时忙什么来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4 12:29:00 [显示全部帖子]

照片好!
让大家有了直观的感受!
谢谢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2:32: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散淡闲人在2008-7-25 19:56:20的发言:


人嘛,无论啥时总有些精神的,知青就是一种精神。

说得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2:33: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008-7-26 10:51:42的发言:

69年水利工地我们也住过地窝子,记得当时好像叫地窨子,几十个人住一块,翻身都要喊一、二、三......不过倒是挺暖和的,因有专人烧炉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应该是各地的叫法不同吧。我们那里也是叫“地窨子”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31 13:49: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九月菊在2008-7-30 13:25:23的发言:

心里很酸!

感谢善良的九月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8/11 9:02: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行者足音在2008-7-31 17:18:27的发言:
 
  地窝子三个字能引起众多朋友的共鸣,不仅仅是当时艰苦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更是我们在艰难中拼搏奋斗的物证。我想:为什么知青之间的友情往往重于其他?在那种特殊环境下,同住一条炕,同吃一锅饭,同垦一块田,长期紧密的共同生活经历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建立的感情也是最为纯真、最为牢固的,这是所有知青们最可宝贵的精神富,亦是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中所欠缺的。

为楼主的题材和热忱的知青情怀而欢呼!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