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眺望西梁


  共有16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眺望西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眺望西梁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9 0:16:00 [显示全部帖子]

     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最困扰知青的就是烧柴问题。当地老乡的习惯,睡得早,起得也早,天刚刚蒙蒙亮,老乡就上山打柴了,等到吃早饭了,老乡就背着一捆柴火回来了。这样集少成多,加之冬季育林分的柴火。几乎家家都有一垛一垛的存柴,我们知青睡觉比较晚,早上很少去打柴,冬季回津探亲,肯定分不到柴火,所以我们知青的烧柴总是紧紧张张的,大部分时间烧的都是湿柴,很难点得着火,我们把自己从家里带去的书本,灯油,是能点的着的,都当了引火柴了。这是知青最头痛也是最困扰的事。
       一天刚从沟里拉回了一车柴火。开始大伙挺高兴,这一下不用为没柴烧而发愁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耗费了一瓶煤油。好不容易点着了柴火,只听到灶膛里刺啦刺啦声不断,趴在地上往灶膛里一看,借着火光一看,烧着的柴火直滴水,这才知道老乡说的俗话“火大无湿柴”。总算是把饭做熟了,吃完晚饭天也黑了,几个人商量,用煤油点火,这总不是个办法啊,再说也没那么多煤油。煤油比柴火贵多了。于是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出谋划策,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子桦树(
硕桦)好引火,因为它树皮是鳞状的,若是干了后,火柴就可以点的着。但是去哪里找呀,突然,有人说生产队夏天圈羊用的晾圈都是桦木杆围起来的,有拳头那么粗,山坡上有好几个呢,现在圈羊季节过了,今年不会再用了,没有人注意。几个人一听,这倒是个办法,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我们边说话边走出屋门,来到了院子中间,这时我们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西梁。西梁阴坡的桦树林下边的半山坡上,有一处羊圈就是就地取材用桦木杆围成的,已经用了两年了,早就风干透了,距离知青点最近,目标定了,只等到深夜再动手。 
      到了半夜,我们几个人来到院子里,那天是月黑头,可以是说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又回房间拿了手电,虚掩上了房门。几个人轻手轻脚地悄悄地从小路溜出了营子,过了河套沿着羊肠小道,大约半个时辰就来到了晾圈前。别客气,说干就干,因为怕日后被人发现,就围着羊圈找松动的桦木杆拔,因为埋得不深,很快每人弄到了五六根,掂了掂差不多了,把大头一绑中间别了一根棍,放到了肩上就开始往山下拖。开始时还好桦树杆在草地上拖,声音很小,当拖下山,到了河套,离营子佷近了,可了不得了,木杆碰到河套里的石块,发出的清脆嗒嗒声,声音传得很远而且还有回声,很快营子里就有了狗吠的回应。吓得我们赶紧藏到了河套柳莂子里,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再也不敢向前半步。我们大气也不敢出,手电筒也不敢再开了。我们几个人蹲在黑暗中等了许久,终于周围又恢复了平静,几个人一商量,拖怕是不行了,只得扛了,试了一试一人一次扛两根还行,于是把捆绳松开,化整为零分几次扛回家,虽然还有响动,但毕竟声音小多了,在夜色保护下,将桦木杆顺利地弄了回来。再一看几十根三、四米多长桦木杆堆在院子里,又犯了愁,不把这些木杆藏起来,天一亮让老乡看见就有麻烦了,回到屋子里,点亮了灯,缓了口气,看见了墙上挂着的截锯,主意来了,于是把木杆架在锅台上,用锯将它们都截成两尺来长一根,你锯一根,我锯一根,没用一个小时就把几十根桦木杆解决了。于是几个人分头把锯好木棒藏了起来,有藏在箱子架底下的,有塞在东屋灶洞里的,有放进酸菜缸里的,屋顶棚了也有,凡是可藏的地方都想到了。一会功夫,这些桦木杆踪影皆无,将锯末也推进了灶膛。检查一下,不露一点蛛丝马迹,一切安排就绪,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此时才感觉又饿了,不由分说开始做饭,把刚截好的“木柴”放进灶洞,一试,果然一根火柴就点着了,这时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地的笑了。柴火好烧了,饭菜很快地做熟了,几个人很快就吃饱了,碗筷一推就睡着了,这一宿我们睡得特别香。 
       尝到甜头了,过一段时间就如法炮制上山跑一趟,一人扛回几根,一不做二不休,一个晾圈好几百根桦木杆全让我们拆光了。但这不免引起了老乡们的怀疑,因为总见到我们院里那一点柴火,时常就听到老乡说:“他们“青年”每天也不打柴,他们烧什么呀?、他们院里怎么就那么几个柴火,怎么总烧,总有哇!”我们知青也无置可否,一般多是打个岔就过去了。到了来年,终于露馅了。新的一年来了,又轮到圈羊的季节了,羊倌把羊赶到了山坡一瞧,这一下傻了眼,晾圈早已踪影皆无,他只好找到了队长,队长不信亲自上山一看,好端端的一个晾圈,还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整个拆掉了。 
       生产队队长一下就猜到是知青干的,也没有追究,还说“青年”们从大城市来到小山沟生活也不容易。找了几个人又上山伐了几天桦木杆,又重新围了一个新羊圈。这件事就不了了之的过去了。事后队长又将围羊圈砍下的桦树树冠多分了一些给了我们知青当柴烧。私下还开玩笑说:等晾干了再......。说实在的当时老乡们对我们够宽容的。几十年过去了,再回到“第二故乡”时,这些往事都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了。有些回忆还是美好的。
<!--v:3.2-->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9 11:10: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09-7-9 10:22:00的发言:
  善良的乡亲,浓浓的乡情,年轻的岁月,美好的回忆。
说得好!去年回“第二故乡”时。老乡们还是,乡情不改,热情不减,善良依旧,友谊长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0 12:36:00 [显示全部帖子]

插队的知青真是不容易,烧得要自己弄。分的粮食时代壳的,自己还要推碾子。难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2 22:42:00 [显示全部帖子]

 
咱们是围场插友啦。不知梧桐树朋友在围场什么地方插队。是啊!那时我们年轻,啥也难不倒我们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4 10:09:00 [显示全部帖子]

是我们的知青精神还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4 12:40: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黑土妞在2009-7-14 11:35:00的发言:
能够苦中找乐,并从中悟出恩情的,只有知青。

精辟!我插队八年,坚守到最后,影单形只,最可拍的是孤独,在孤立无助的时候,是老乡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