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书画艺苑 → 魏晋风度”的书法体征


  共有180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魏晋风度”的书法体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魏晋风度”的书法体征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1 16:13: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8075.jpg:

伯远帖卷(晋)
  王 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8076.jpg:

中秋帖卷(晋)
  王献之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1 16:13:00 [只看该作者]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代。“魏晋风度”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而载入史册。就书法而言,正如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一样,魏晋时期的书法也从实用目的性逐渐转化为审美目的性阶段,因而也成了书学自觉的时期。

  汉代的书法可以说是各种书体臻于完备,其基本格调是以实用做出发点,章法规整,追求整齐典雅,用笔严谨,其中所包蕴的苍茫混沌的自然美,成了后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尤其东汉时期书家们渴求从草书的墨迹中获得精神快感,认识到了书法可以体现人的品格与风节,并得到魏晋士人的继承和弘扬。

  魏晋士人面对社会动乱,作出了“全身远害”的政治性退避,从而把精力投注到书法艺术上来,从对书法的爱恋中寻觅人生的归宿和寄托。在许多文人士子的笔下,书法已不再是信手随意的书写,而提升到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文化的境界。与汉代书法比较而言,一种真正抒情的“纯”书法成熟了。在西晋文学家陆机《平复帖》中,每一个字已不再是生硬的符号,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顾盼婉转,灵光飞动。

  “魏晋风度”在书法上的体现,王羲之是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在前人无数功绩的基石之上,加以融会、贯通和改进,使纯粹出于自然发展的书法,走进玄远精致的神韵境界。其作品的神韵有二:一是表现多变的技法之美;一是表露种种人格之美。从技法上讲,王羲之书法已变汉代质朴书风而为妍美流变的新体。南齐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出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可以说是对王羲之及其这个时代书法作品基本特征的准确地概括。从表露人格之美上,王羲之行草书的外在形态率真朴实,章法气韵流畅自然,而内在却涌动着欲罢不能的动荡感,恰好表现了魏晋名士表面风流潇洒,内心却充满哀怨不平的心理和情绪。这种种情感在《姨母帖》和《丧乱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兰亭序》进一步开拓这一文化领域,成为表现种种人格美的最好诠释,表现出书法创作主导趋向从表现自然精神到人自身精神的重心转移。

  “神韵”还体现在书法理论上。这一时期书法理论著述相继问世,内容广泛且具有开创意义,代表作有:索靖的《草书势》、卫恒的《四体书势》、卫铄(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说十二章》等。探其肇端,卫夫人和王羲之的书论来源于东汉蔡邕,蔡邕对书法艺术的本质认识包括三个层面,即“神”、“势”、“形”,三者通过创作主体的努力,是能够协调起来并在书法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的。在此基础上,卫夫人的《笔阵图》鲜明地提出了“意前笔后”的创作思想,成为书法美学中的经典之语,为书法本体美学地位的确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羲之曾师从卫夫人,后又转益多师,在卫夫人之后,他的书论内容最为丰富,具有独特的时代审美品性。他的书论充满了一系列具有艺术辩证法意味的书法美学概念,成为此后成双结伴式书法审美概念的渊源。这些概念主要包括:大小、偃仰、缓急、起伏、长短、疏密、强弱、迟速、曲直、藏出、高低、远近、方圆、宽狭、粗细、润涩、盈虚等。王羲之不同于以往书论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形彰势显”说,提出了“形”与“势”的密不可分的共存共生关系。二是“发人意气”的书意论,强调“意在笔前”的创作原则,把“心意”置于将军这一统领一切的地位,并把“意”分解为两个层面:有形之“意”、无形之“意”。

  正是在魏晋时期这种文化背景下,在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的推动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书法理论也渐入佳境,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书学基础。 高长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海喜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2431 积分:65273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6: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1 19:11:00 [只看该作者]

真好啊!


欢迎您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墨黛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890 积分:10909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8/7/3 1: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1 20:52: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又长知识又长见识 !

“王羲之不同于以往书论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形彰势显”说,提出了“形”与“势”的密不可分的共存共生关系。二是“发人意气”的书意论,强调“意在笔前”的创作原则,把“心意”置于将军这一统领一切的地位,并把“意”分解为两个层面:有形之“意”、无形之“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随缘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988 积分:571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28 11: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1 21:00:00 [只看该作者]

书画艺苑版块近期非常活跃,有书画作品的展示,有书法理论的指导,更有吸引人的书法课堂。游艺其中,其乐无穷!


随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姜钧杰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2858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2/7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1 22:50:00 [只看该作者]

真正融入感情的字才是书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肯河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086 积分:23697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9/1/13 16: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2 16:41:00 [只看该作者]

在许多文人士子的笔下,书法已不再是信手随意的书写,而提升到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文化的境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随缘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988 积分:571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28 11: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2 20:04:00 [只看该作者]

用书法抒情达意,陶冶情操!


随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3 15:30:00 [只看该作者]

说起魏晋书风,最近我正好又临了十遍王羲之的《十七帖》,这次临的是三井本,前八次临的是上图本。很明显,三井本要比上图本清晰多了。据说,王羲之已没有一字真迹留世,我们看到的都是刻本、拓本、摹本。但是,对所传王字临多了,自会找到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写法,做出一些识别的。不多说了,在我最近临的《十七帖》中随便找一页发上来,请大家提提意见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十七帖.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5 8:5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姜钧杰在2009-7-21 22:50:00的发言:
真正融入感情的字才是书法!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先生语)
下面是我在本栏目发表过的论文《书法的人文精神》中的一段,作为跟帖:
 “  张怀灌《书断》中评谓:(晋人)善书,妙于草制,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乎笔墨,若高逸之士,虽在布衣,有傲然之色。故知临不测之水,使人清神;登万仞之岩,自然意远。”我们从中不难看到晋人从玄学出发的对“自然之和”、“平和”之美的追求。魏晋人追求完美、超凡脱俗的审美意识,用以求得心态的平衡。晋代书法强调的是一种如朝霞、如清风、如丽水、如春花、如美女的明丽之美,显露了魏晋时代书法的人文精神风貌的基本倾向,这也是在魏晋玄学崇尚“自然”影响下的倾向。

    在东晋耽于清淡的大书家中,王羲之是很重视实际社会政治问题的一名高士,这在当时亦是难得的,但由于东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无所作为,王羲之一生也经历了好多忧患,有种种苦闷和不平,因而使他从玄学、佛学以致道学中寻求解脱,王羲之创造了一种不同汉魏的新书体、书风,在书法领域内最为完美地体现了魏晋风度,达到了儒家所要求的文质彬彬、中和的理想。这就是晋人尚韵的实质,也是书法史上倡导张扬个性的第一回。”


 回到顶部
总数 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