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是上海人,我的好哥们儿。
前些日子,铁汉在网上发表了三篇纪念部队战友的文章,可谓篇篇精彩,令人叫绝。
大家都写过人,有的被读者记住了,有的读过就忘掉了,为什么?关键的一点,就是作者写没写出这个人物的特殊之处。
老铁写了三个普通的士兵,可看过文章的人,却觉得这三个士兵没有一个是普通的人。
老铁的窍门在哪里?
一、抓住人物的特殊外形来写。
韩驴子跟穆铁柱一样,身高二米二,但是自然长成,没有病态。老莫走路摇摇晃晃,长了一双无法走队列的腿。阿呷有坐着睡觉的习惯和无法穿鞋的脚丫子。
二、抓住特殊的背景和特殊习惯来写。
韩驴子是山东农村孤儿,吃百家饭长大。老莫是蒙古族,在马背上长大,故觉得部队的徒步行军是很愚蠢的行为。阿呷是大凉山长大的黑彝同胞,没有文化,却能用树叶传情写信、演奏歌曲。
三、抓住惊人之举来写。
驴子力大惊人,能拉犁断绳,食量也大的惊人,能胃吞马粮。老莫纵马杨鞭,鞭响兔毙(可怜我的同类呀,555!)。阿呷飞蝗走石,弹无虚发!
四、抓住自己的感情定位来写。
我们写人,不可能不写出我们对人物的感情和态度。如鲁迅写阿Q,我们能看出“恨其不争”来。曹公写黛玉,我们能看出“悲其命薄”来。同样,铁汉写他的三个战友,我们也能看出他的深深怀友之情,同时,此情也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共鸣。
五、抓住简练的表达方式来写。
写东西最忌推砌没用的辞藻,看似文化,实属娇柔做作。尤其是写人,句子一定要简练干净,铁汉这一点把握得恰倒好处,所以,每次读到他写人的文章,都像喝了一口没有杂味的清酒,爽!
在下但凡读到网亲们写的好文章,至少要读两到三次,一是为了反复享受。二是为了学习借鉴,提高自己。本文归纳铁汉作文,仅是一家之见,权当引玉了。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