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我的知青生涯


  共有490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我的知青生涯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27 11:09:00 [只看该作者]

千方百计苦中乐,

想方设法花样多,

为了改善伙食计,

差点迷路在野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5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原创]我的知青生涯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29 10:39:00 [只看该作者]

我的知青生涯(之十三)

 

二十、情窦初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我们青年点的女生出身都比较好。而我和另外两个男生家庭出身都不好。尤其是我,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背的很重,谈恋爱的事想都不敢想。总觉得这些女生我都高攀不上。虽然也有谈得来的女同学,私下自己也有这样和那样的想法,由于自卑、胆怯、羞涩,心里的话,心中的爱恋始终没有对她表白。只是把对她的爱恋深深的埋藏在心里,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插队时我也有我的最爱,

但是自卑、胆怯、羞涩的我一直没对她表白,

那段情那份爱我终生难忘,

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有许多感慨。

但愿我有来生一切从头再来!

 

当年那段情缘未了是出于无奈,

四十年过去我们的鬓发都已斑白,

都已是儿孙绕膝六十开外

那段情那份爱都已经淡忘,

只有战友的情意永远不衰!”

 

    二队的一个女同学要出嫁了,嫁给了一个她从未谋面的一个复员军人。也不知是谁牵的红绳,两人未曾谋面婚事竟给谈成了,是谁的本事这么大?不可思议!我只能默默祝福赵佩琴婚后生活能够幸福。

二十一、各奔东西

    插队的第二年一个女生的父亲到齐齐哈尔出差,顺便来到青年点看他的女儿,住了两天就走了。不久她的的父亲就给她就办了病退,回了天津。二队的一个女生的腿有风湿性关节炎,不适合在呼伦贝尔这么冷的地方呆着后来投奔了河北省的亲戚。和平四队的一个老高三的女生也回了河北的农村,和平四队的一个女生回了长春的农村……这些同学的离去当时在我们中间还没有引起多大波动,当时只是同情他们,认为他们应当回去。

    一九七零年一个家庭出身根红苗壮的选调去了扎兰屯当上了售货员,临行前我给她杀了几只鸡为她饯行。她十分感激,倒不是因为好久没吃上鸡肉,是同学的那份深情厚谊让她感动。我们的点长去了大队的卫生站后来又去了公社的卫生院。好在她没有离开牤牛沟。二队的点长调到了大队当上了大队的妇联主任。我们四个男生中唯一出身比较好的被选调到扎兰屯师范学校去上学一走就是半年,毕业后分到了卧牛河公社的中学当上了教师。二队的一个女生被选调去了扎兰屯的卫生院,那时每当有同学被选调,我们都要千方百计的做点好吃的为他们饯行。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就是给他们留个念想,让他们不要忘记我们曾同睡一个炕头,同点一个灯里的油,同喝一口井里的水,同吃一个锅里的粥,一同战天斗雨雪,一同割庄稼搞秋收。

    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离开了村子,离开了青年点儿,离开了黑土地,可每次知青点选调的、上学的没有我和另外两个男生的份。为什么?天知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29 12:02:00 [只看该作者]

千斤重压在心头,

恋爱不敢露苗头,

战友纷纷调动走,

只剩三个小毛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5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31 14:17:00 [只看该作者]

  “家庭出身”就象一个幽灵,披着“重在表现”的伪装,时刻陪伴着知青。

   

    知青岁月多艰苦,

   “家庭出身”忒离谱,

    抹杀多少好前程,

    自己道路难做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5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原创]我的知青生涯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31 14:31:00 [只看该作者]

  我的知青生涯之(十四)

二十二、互相帮助

    随着知青点儿里的人越来越少,一队和二队两个知青点的同学一商量,就把两个队的同学并在了一起,每天出工干活儿还是各到自己的队里去干,吃饭就和在了一起。一个女生的身体不大好,大家照顾她让她当了专职的大师傅,专门儿给大伙儿做饭和喂猪。她的厨师当的很称职,虽然只是小米、苞米面、苞米碴子和土豆但她每顿饭都精心做,尽量让大家吃的舒服,吃得饱。谁生病了她还把平时大家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擀成面条,再往里面窝上鸡蛋,给生病的同学做病号饭。我就享受过这种待遇,但吃的不是面条和鸡蛋,是她用从天津家里捎来的稻米做成的大米饭。

    两个知青点的同学很团结,虽然同学之间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有些磕磕绊绊,有些小的隔阂,但都不影响我们的友谊。知青点里经常招开民主生活会,解决一下青年点里的一些生活问题,大家的思想问题,解决一下同学之间的隔阂。同学之间的隔阂虽然有时只解决了一些表面现象,但毕竟表面上风平浪静了。插队四年多我没有看见哪个同学之间红过脸、动过手。谁的衣服脏了大家互相抢着洗,在地里铲地、割谷子、割黄豆谁落后了,大家会抢着去接应。我们男生谁的被子脏了,衣服破了女同学就主动帮忙给拆洗干净缝补好。插队四年多的锻炼我也练就了一手漂亮的针线活,以至后来到了大港油田参加了工作,我都自己缝被子,拆洗棉袄、棉裤。

    记得在碾子山打石头的时候,正赶上青黄不接的五六月份,我们听说知青点里的女生好长时间吃不上新鲜的蔬菜了。头年秋天土豆收成不好,土豆吃没了,咸菜也快吃完了,她们吃菜成了问题。王然、朱奎和我知道后马上买了一百多斤角瓜从碾子山坐火车给送了回去。在成吉思汗下车后还有四十多里的山路。我们就把角瓜分别装在四个土篮子里挑着走回火车头村。四十多里的山路整整走了大半天。等回到知青点里天已经快黑了。吃上了新鲜的角瓜,女同学都非常感激。

二十三、探亲

    插队四年多我只回过两次家,都是爸爸写信催促我,我才回去的。一次是在六九年的冬天,一次是在七一年的冬天,两次回天津都是十多名同学们结伴而行。我们插队的地方离天津两千九百多里路,是很远的。当初我们去内蒙时乘坐的火车是专列,一直把我们送到扎兰屯,根本没觉得远,可现在回家探亲只能自己走,感觉就不一样了。

    那年天公作美收成还不错,队里年底分红我还分了三百多块钱,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赚这么多钱。随身携带的行李里装满了粉条、云豆、黄豆、葵花子、黄米和土豆。

    队里的马车把我们送到了成吉思汗火车站。火车站很小,连候车室都没有,买过车票我们就站在站台上等候。火车是从海拉尔开来的,车厢里挤满了人,大多数人是天津的知青。那时到呼伦贝尔插队的知青很多,牧区、林区、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半农半牧的地区的都有。听听熟悉的乡音,看看彼此年轻的脸庞,顿感亲切。我们互相打听着,述说着各自务农、放牧的情景。

    那时火车还没有提速,三千来里地一般要两天一宿才能到天津。而且中途还要在哈尔滨或齐齐哈尔倒一次车,第一次回天津,走到哪都人生地不熟,好在有同学结伴而行。我们在齐齐哈尔下了火车,转乘齐齐哈尔开往天津的火车。好客的东北人十分豪爽,十分热情。看看我们的装束,再听听我们的言谈话语,就知道我们是天津的知青。他们都热情的给我们指路。

    我在火车站给爸爸发了一个电报,告诉他火车到达天津的时间,就匆匆的踏上火车。车厢里照旧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们,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我们一行十多人只得站在车厢的门口,一直站到了山海关才坐上座。列车到达天津时已经是第三天了。长时间的不活动,双腿和脚都十分肿胀。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出车站。在出站口看见了接我的哥哥,他已经在出站口等候多时了。顾不上寒暄,他接过我的行李我们就坐车回家了。

    晚上爸爸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我十分的高兴,爸爸摸着我的胳膊说“长高了,胳膊变粗了。”妈妈看见我清瘦、黑黑的脸庞心疼的落下了眼泪。她顾不上上了一天班的劳累,赶紧张罗着给我做了打卤面,说是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和面的卤作料很丰盛,里面有鸡蛋、肉片、木耳、黄花菜、豆干。还有一盘煮熟的土豆丝、绿豆芽、菠菜、煮黄豆,一盘炒鸡蛋。离开家一年半,肚子里的油水早就耗干了。回家后吃上这么好吃的饭菜,饥肠辘辘的我一连吃了三大碗。“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妈妈心疼地说,生怕我给撑坏了。

    吃过晚饭,妈妈把炉火烧得旺旺的,让我把身上穿的衣服全部脱了下来,烧了一盆热水让我擦洗身体。然后把我贴身的衣服全部放到盆里,又舀上几瓢水把盆放到炉子上煮。为的把内衣、内裤里的虱子、虮子全部烫死。怕我带回的虱子、虮子跑到别人的身上。

第一年回津探亲我们在家里带了两个多月,过了正月十五我又和同学结伴回到了扎兰屯。开始新的一年的插队生活,离开家的那天,我们都恋恋不舍,但一想年迈的父母都五十多岁了仍然在上班,我们都不忍心再呆在家里吃闲饭。此去一走又是两年……(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5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31 14:59:00 [只看该作者]

       看着楼主的回忆文章,深深地被知青们的团结友爱精神和农民对知青的关爱所感动。有这样的知青同学和乡亲,也不枉那段知青岁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5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 11:20:00 [只看该作者]

我的知青生涯(结尾篇)

二十四、返城

    一九七二年八月的一天我收到了在大港油田工作的大姐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现大港油田)要招一部分工人。我迫不及待地给大姐回了信,信发走以后犹如石沉大海,我每天度日如年的盼着大姐的回信。终于在九月份的一天大姐来信了还寄来了调令。接到了调令我又舍不得走了。说老实话不是我不愿意走,招工的机会对于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人来说是太难得了,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我是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们。

    我在临走前首先乘火车来到扎兰屯,与已经选调的三个女生告别,她们听说我要去大港油田参加工作了也为我感到高兴。我们还一起到扎兰屯的吊桥公园照了像留作纪念。三名女同学一起设宴为我饯行。我们青年点唯一选调的男生在扎兰屯上学以后分到了卧牛河中学,我赶忙坐火车到了卧牛河,在他那里也逗留了两天。返回扎兰屯时因为误了火车,我只得从卧牛河走回扎兰屯,好在只有一站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扫描000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扫描0004.jpg:

       

         这两张照片都是在扎兰屯吊桥公园照的,因为它是扎兰屯的象征。三名女同学现在都回到了天津,现在已经退休,有的当上了姥姥和准奶奶。她们的家人和生活都很好。

   

          一九七二年十月五日大队的负责人,两个生产队的队长,大队的民兵连长和全体同学设宴为我饯行,选调到公社的同学也特意从公社的卫生院赶回村子为我送行。那天大队还专门为我杀了一只羊,又派人从一队南山的撂荒地里拔来了青萝卜,萝卜好大,一个就有三、四斤重。我在公社的商店里买了六瓶甜梨酒。做饭的女同学给大家包羊肉、青萝卜馅的饺子。喝着甜梨酒吃着饺子,真是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酒过三巡大家不约而同的打开了话匣子。老队长的叮咛、同学的嘱托的话语让我牢记在心。那时我就暗暗发誓:火车头我的第二故乡我不会忘记你的,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的!有朝一日我一定还会看望这片养育我四年多的黑土地,看望这里勤劳、朴实、憨厚的父老乡亲!席间生产队的老队长还让人从粉坊拿来了三、四捆粉条送给我,把我的箱子装得满满的。窦欣从地里刨来一大筐土豆让我捎回天津。土豆好大,每个都有一斤多重,是窦欣和二队的几个女社员从地里精心挑选的。那天我们好多人都喝多了,酒后吐真言,大家的话也特别多。当晚老续没有回家,和我们几个男生躺在同一铺炕上和我唠了多半宿,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我是非常幸运的,我是火车头二十三名同学中第一个招工回天津的。没有了这次机会,像我们这样家庭出身不好的人,真不知道啥时才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每当我想起我是如何回天津的都要非常感谢大姐,没有她,就没有我现在稳定、幸福的生活。

    一九七二年十月六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收拾行装回了天津。早晨同学们和我告别之后就急匆匆的出工干活儿去了。临走前我留恋地望着我们住了四年多的茅草房,留恋地看着我们亲手垒的猪圈,猪已经长到二百多斤,被猪倌赶到草甸子上去撒欢了。留恋地看着我们亲手开垦的菜园,菜园子里只剩下胡萝卜和大葱没有拔。看看屋门口,只有做饭的女同学依偎在门边向我挥手告别。行李和箱子早已装在送行的马车上,箱子已经结结实实的捆好,是用楚良吉老婆纺的草绳捆的。楚大婶听说我回天津要用草绳捆箱子,非常热情的把一大捆草绳送给了我,至今我还念念不忘,心中犹存感激之情。

    啪!车老板甩了一个响鞭,马车行进在驶向成吉思汗的路上,车轮驶过了村西的杨树林、驶过了村西的草甸子、驶过了村西的小桥,爬上驻扎有农牧学校的山岗,我再回头看看火车头村,看看这片广袤的土地,这片养育了我、锻炼了我、培养了我的黑土地,心想,呵,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永远也忘不了你,我永远也忘不了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战友们,我永远、永远也忘不了火车头村的父老乡亲们!马车越过农牧学校西面的山岗,火车头村渐渐看不见了。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地蒙住了我的双眼。往事如烟,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十六年……

二十五,往事难泯

    回津后我在大港油田矿机研究所参加了工作。端上了铁饭碗。在同事之间除了谈论工作以外,谈论最多的话语还是下乡的经历。因为一同参加工作的同事当中也有不少人插过队、下过乡、去过兵团。虽然去的地方天南地北各不相同,但我们有共同的语言,有似曾一样的经历。我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回津后我和一同在火车头插队的战友刚开始还有书信的往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后来就渐渐失去了联系。三十六年说起来很长,但现在看来是短暂的。三十六年我在梦里不知多少次又回到了扎兰屯,又回到了火车头,又一起和同学们锄草、割谷子、、打洋草、看青、打更、演节目、搂柴禾……。

    一九八七年九月的一天,王然找到了我父母住的地方,留下了部分同学的电话和住址,把我和一同在扎兰屯插队的同学又重新联系在了一起。从那以后同学之间又有了来往。大家差不多每年都要聚会几次。虽然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还是插队时的往事,虽然那些往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每次谈论起来大家还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津津有味,那么的留恋,那么的回味无穷……。仿佛我们又回到了当年,一个个又变得那么年轻。

    三十多年来我们大家一直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啥时能再回扎兰屯、火车头村看看,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变化,了却那段不了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5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 11:56:00 [只看该作者]

     年未弱冠去下乡

   出身包袱压身上

   自强不息乡亲赞

   难忘返城双泪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 16:32: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互助渡难关,

家中亲人永挂牵,

姐姐帮助办招工,

难舍难分离乡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6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2 8:53:00 [只看该作者]

 

    2008年7月5日我们在扎兰屯邙牛沟插队的知青一行14人重回扎兰屯,重返第二故乡.了却了我三十多年的心愿!回津后感慨万千.写了这首拙作《故乡行》.我把这首诗作为这篇回忆录的结尾。

谢谢大家!

               故  乡  行
                  ——记四十年后我们重返第二故乡扎兰屯火车头大队

            细雨中我们匆匆踏上行程,
            还是去扎兰屯,还是去呼伦贝尔,还是去内蒙。
            没有当年送行的姐妹、父兄,
            只听见鬓已霜染的老伴话语叮咛。
         
            车轮滚滚,汽笛声声,
            车厢内人头攒动,
            大多数人与我们同龄。
            细打听,原来和我们一样
            —去圆梦!

            车到扎兰屯,
            我们的战友娄连生早已在站台候迎,
            娄主任,好热情,
            晚宴已备好,薄酒来接风。
            我们婉拒了娄主任的盛情,
            因为归乡的心似箭早已穿山越岭。

            汽车在乡间的山路上疾驶,
            路旁边又见熟悉的白桦树、柞树、榛柴丛,
            又见熟悉的葵花、苞米地,大长垅。
            正是夏锄的季节,不见牛马犁地,
            只见小四轮拖拉机在田间穿行。
            草甸子上不见了马和牛,
            只听见小尾羊和大白鹅欢快的叫声。

           “前面就是火车头了”陈国清说,
            大家都站了起来,不约而同。
            暮色中又看见了火车头村,
            又听见村西小河潺潺的流水声。

            以前曾多次梦回扎兰屯,
            难道此次又是梦境中?!
            偷偷拧一把自己的腿,疼!
            呵,是真的,这回不再是梦!

            乡亲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疾步跑向前—
            伸出双手,紧紧相拥。
            我是窦欣,我是朱奎,
            我是看青的吕孔瑾,
            我是徐秀英、王淑华,小个,
            我是爱跳舞的吴晓英。
            您是谷大叔,您是胡大叔,您是马春喜,
            您是爱抬杠的陈国栋……
            称名忆旧容,互道别情。

            丰盛的晚宴连摆三桌,
            刚烈的“闷倒驴”酒喝个不停,
            更深夜静人无眠,
            酒酣话多情更浓。
            唠不尽当年的旧嗑,
            说不完如今的故乡情。

            雄鸡唱,天破晓,
            赶忙出屋看村貌。
            先看村西大草甸,
            绿草如茵白鹅跑。
            又见村头的白杨林,
            承包林排排行行迎风俏。
            看不见草苫房土坯墙,
            家家红砖红瓦大院套。
            门口栓着花奶牛,
            闭着眼睛在倒嚼。
            小伙帅,姑娘俏,
            骑着摩托街上跑。
            听不见猪倌“收猪喽”的吆喝声,
            听不见马儿的嘶鸣耕牛的哞叫。
            走上村西的山岗,极目远眺。
            大声呼喊“我们回来了!”
            张开双臂把故乡拥抱!
            支好相机三脚架,
            按动快门不停拍照,
            拍下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家乡的变化。
            多拍些再多拍些,
            因为天津还有未能同行的人啊,
            他们思乡之情也和我们一样浓烈难消。

            情切切,意浓浓,
            双双手紧握话别情。
            胡大叔哼唱“送郎曲”,
            未语先咽老泪纵横。
           “回天津别忘了给大家捎好啊!”声声叮咛,
           “有空儿带着全家一块再来啊!”期盼重逢。
            紧握的双手不愿松,
            双双眼睛热泪盈盈,
           “快上车吧,中午还要赶到大河湾呢。”
            不知是谁催促了一声。

            马达轰鸣,车轮滚动,
            乡亲们送我们上路程。
            回头看,他们仍在挥手相送。
            眼一眨,晶莹的泪珠立刻滚落,
            车厢内不知是谁还哭出了声……

            我们非亲非故为何如此情动?
            我们非朋非友为何四十年后重返呼盟?
            因为啊,我们是知青,
            四十年前响应毛主席的一声号令,
            扎根边疆,把青春献奉。
            北大荒的黑土地滋养了我们的体魄,
            乡亲们教我们懂得待人真诚。
            艰苦生活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雪地寒天的洗礼使我们胆壮骨硬!
            或许有人会说那里有什么可留恋的,
            我们在那里失去了青春年华,
            等等、等等……
            是的,青春年华我们是在那里度过,
            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曾虚度,
            我们得到的岂能用船载车装来量衡!
            插队的经历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
            它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知道怎样去克服,
            他使我们知道遇到艰苦怎样去奋斗、冲锋!
            如今我们都年近花甲,
            生活的洗礼、磨砺,
            使我们知道什么是感激、感恩,感动!
            使我们懂得嫉恶如仇、憎爱分明!
            我们走过的路不曾辉煌,
            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愧、无悔自己的大半生!
            火车头、扎兰屯、呼伦贝尔,
            我们大家不虚此行。
            期盼整整四十年啊,
            如今圆了梦,
            圆了那份不了情。

 

                            作者:扎兰屯人

                            于2009年9月1日重新编撰


 回到顶部
总数 8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