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北京的中学生恢复了下乡劳动的制度。 这一年,我们来到双桥农场。 我们的工作是挖沟,北大荒称之为“修水利”。 北京郊区的土不好挖,地太干燥,而且树根子多,有的地方还有石块。
下乡劳动是一种消闲。没有人带数理化,也不能看参考书。 一些学生带来了小说,大家传着看。 中学生整天惦记着考试、升学,很少看小说,难得有这样的消遣。
1964年,我们来到朝阳区农场的水稻田。 北京的初秋,河塘里的青蛙特别多,一到天黑,就呱呱地合唱。 捉青蛙的方法很简单,在河塘边,用手电筒一照,青蛙就一动不动, 束手待擒。大家把捉来的青蛙带回宿舍,剥了皮,只留下两只大腿, 白水煮熟了,蘸着酱油吃。
北大荒的东大甸子,土地潮湿,找块石头,比找块金子还难。 捅锹切在草垡子上,就像切肉机割冻羊肉片一样,刷刷的。 兵团战士把捅锹一挥,那土像蘸着油的羊肉片,顺着银白的铲面, “嗖”的一下,就飞出去了。一条条沟渠,一座座土山,变成公路阡陌。 东大甸子有青蛙,但是很少,听不到大合唱。 不然的话,北大荒的夜晚,又多了一个风景,抓蛤蟆。 用姜蒜把青蛙腿一拌,再来一壶烧酒,该有多美啊? 建连之初,没有电灯,马灯特别多,找保管员打柴油也很方便。
新建连,没有电,出门提马灯。青蛙少,水鸟多,鱼在河里蹦。 甩捅锹,一阵风,这里土质松。东大甸,天地广,只少读书声。
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秋草在呢哝。 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灯朦胧,人朦胧,多少青春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