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常年生活在大山之中的连队的北京女知青,由于路途遥远(从连里到营部就要走两三个小时,别说进城了),估计当时与外界的接触不多。
此文表述的心境,应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当时知青们已经在边疆奋斗了六年多,由于兵团没有招工、上学的几率也很小(而且是越来越小,推荐的名额比例知青越来越少)、有关系的多数已办回了北京、病退和困退的越来越多,因此当时知青的心境都不太好,所以有作者“觉得满腔的悲愤,一肚子的苦水,还有流不完的汗水和泪”,“时光日复一日的荒废,青春日复一日的消逝,你焦虑而又无奈”这种心情,与刚去那几年的激动、兴奋、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情景是大不相同的。
不知说的是否正确,仅供“八团的”战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