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生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芦苇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院子当中,手指上缠较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里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花香。”
以上这些纯净唯美让人读来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的文字,便是当代大家孙梨先生的小说《荷花淀》的开篇。这部写于60年前的1945年的小说,反映的是冀中白洋淀老百姓抗日打鬼子的故事。
知道白洋淀,是在中学时代,在孙犁先生的文字里。通过那清净的文字,我认识了月光下沁着新鲜荷叶荷花之香编织席子的水生嫂。而真正目睹孙犁先生笔下的白洋淀,却是缘于初夏单位组织的一次红色之旅。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因其"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据史料记载,北宋杨延昭、明成祖朱棣、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曾多次到过此处,或屯兵御辽,或修筑台田,或建造行宫。除此之外,更有众多文人墨客,慕名来此观光游览,写出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传颂千古的奇闻逸事。
如果说历史上的皇帝先贤、名人墨客为白洋淀铺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60多年前那场保家卫国、气壮山河战争中的雁翎队,以及那些为国捐躯了的抗日英雄们,则为这片土地,染上了浓重的民族英雄主义的壮美色彩。
年轻漂亮的导游姑娘,为大家述说着她的家乡的历史,笑盈盈的脸山写满了自豪……
在曲回弯转的展览厅,讲解员带着我们细细地重温着六十年前那场战争的一个个细节,认识着一个个名字熟悉但却不曾相识的面孔……
走出了展览厅,大家乘上了机帆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5610232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7465257573.jpg:
也许是孙犁大师的文魂阴萌这片水乡的缘故,曾多年少雨的白洋淀,近年雨水充沛起来,再加上冀中水库也为其输送上了近亿立方的清水,便使这颗烟波浩渺的北国明珠,青春再染,碧波无垠,美不胜收。特别是一代文学大师孙犁圆寂后的文魂在这里复位,更是给这颗明珠,添上了新的人文光泽。
随着突突的响声,同事们欢快的笑声劈开船尾涌起的堆堆雪浪,船儿沿着水道两旁茂密整齐的芦苇,向万顷碧波中驶去,在水面,在一片片的芦苇间畅游,穿梭。其间,不时有快艇与我们擦肩而过,搅得湖面泛起阵阵波澜。因为盛夏未到,所以,“蒲绿荷红”, “岸柳如烟”并未全景呈现。
坐在机帆船上,尽览四周,尽管苇荡并不象有些作品描述的那样浓厚、茂密,但透过苇间,是绝对看不到几米之外的景况的。我想,这恐怕就是为什么在六十年前,当地的农民能持土造的步枪,手雷,驾小舟,将不可一世的日寇抗击得惶惶不得安宁的一个原因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8cb31d5e223ac25a08bb77a.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703071570.jpg:
以前在阅读荷花淀时,我的脑海中曾多次生出疑问,为何在先生的文字中,丝毫读不出抗击日寇艰苦惨烈的景况?直至此时置身这美景其境,我似乎才恍然明了,大师在作品中,没有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自然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雪的芦苇,粉红色的荷花等等的清幽香气,衬托出水生嫂对正在进行浴血战斗的丈夫的一往深情,点染出战争中的女人们对新生活的企盼,这正是这篇名著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所特有的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以及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正是这篇著名的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不仅让无数的中国人从另一个视角,了解抗日战争,而且,也让数不清的中国人认识了白洋淀,记住了白洋淀,甚至在六十年后的今天,当人们一提起了孙犁,便想起了荷花,想起了白洋淀;提起了白洋淀,便想起了荷花,想起了孙犁。直至今日,无数的人为着亲眼目睹大师作品中的白洋淀,百里、千里迢迢,奔向这里,由此,使其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圣地,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日见富足。我以为,从这点上讲,那片散发着荷叶荷花香的泽国,真该感谢孙犁的无量公德。
也因此,在大师离世后遗体火化的当天,白洋淀的乡亲们,在黎明时分,摇船下水,采摘了塘中的几十朵红荷,并即刻运往天津,摆放在老人家的遗体周围,让其最后一次感受他所熟悉的红荷幽香。记得曾有人在媒体上撰文指出,在众多仙逝的中国作家中,只有孙犁能有这样的独特礼遇。
……
真的说不清究竟是因为白洋淀造就了孙犁,还是孙犁让人们认识并记住了白洋淀。然而,作家为养育了他的土地和人民而写作,和人民对作家的无限尊敬及厚爱,却会永久地写进中国文学史的硬盘中,并将无法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