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红河魂 → 【原创,征文】美丽的大围山,三营(曼峨)北京知青彩云追月。


  共有568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征文】美丽的大围山,三营(曼峨)北京知青彩云追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木棉花开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22 积分:299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9/1 19:58:00
【原创,征文】美丽的大围山,三营(曼峨)北京知青彩云追月。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9 17:29:00 [显示全部帖子]

 

  美丽的大围山——曼峨三队印象

 

                                               彩云追月

  要说让到过云南的知青最难忘的,除了当地的老职工和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之外,就要数云南边疆那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物产了。

  1970年2月的一天,我们刚从131水电工地会战回来,一下汽车,曼峨农场领导就在场部召集知青开会,说农场刚在大围山组建3队,很需要年轻人,又说那里地处高山,天气凉快,问我们愿不愿意到那里创业。经不住诱惑,还有好奇心驱使,我们北京知青王定一、付万利、陈春延、阎宗朝、王铁祥、焦可勇、吕佳林(分别来自5、6、7队)一行7人,凭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背起背包,向着人生又一个战场----大围山进发。


                  三队

  3队地处大围山,距场部约10华里,一路上坡,途径2队、1队、解放军某部72、70、71分队,除了一路上通过弯弯曲曲的沙石土路外,还须徒手爬一座不能通车的山。爬过山,在大围山山腰处的一块不大的平地上,建有两排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十来间茅草屋,这就是3队的最初模样了。队上有5、6户河南、四川、云南籍退伍兵老职工家庭及几个成都老知青、昆明知青。小山村地处偏僻的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粮食等物品都须人用肩扛翻山运来;人少不说,还没有电,晚上要点煤油灯;住的床就是临时用竹子搭建的,潮湿的床下长满蘑菇。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一切都处于原始状态,但在解放后从二野转业的支书老宋带领下,不管新、老职工,大家都和睦相处,气氛融洽。三队当时在曼峨农场海拔最高,被茫茫林海包围,气温要比山下各队都低好几度,这也正是让饱受一夏天河口高温煎熬的我们所求之不得的。另外,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知青更感到惊喜的就是大围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了。

                   大围山

  3队这个小山村在大围山的怀抱中。大围山,莽莽苍苍方圆几十里,覆盖河口、屏边两县,最高海拔2365米,有雄伟嵯峨的山体,有绵延数十里的热带原始森林,有遍布群山的的溪流、瀑布,有数不尽的珍贵热带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十分壮观迷人。刚到时,经常能看到猴群在屋子周边的竹林中嬉戏玩闹。一到晚上,经常能听到马鹿、麂子等野生动物的叫声。由于自然生态良好,我们的饮用水直接取自山上。在清澈见底、涓涓溪流中架一竹管,山泉通过这架设的竹管就成了我们甘甜可口饮用的“矿泉水”了。山村远离喧嚣,和131工地震耳欲聋的马达声和爆破声形成巨大反差。山中不远处,就有大片竹林。闲暇时,如果你徜徉在茂密热带森林、竹林中,脚踩在多年落叶形成的松软的土地上,就象是走在地毯上——你还能看到班驳的阳光透过树木、竹林洒在地上,形成的忽隐忽现各种图形;能观赏到种类繁多的热带珍贵树木、药材、奇花异草;能闻到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的芳香;能听到内地很少能见到的鲜艳夺目的不知名鸟儿的悦耳叫声。在这茫茫林海中,山泉,唱着欢歌迎接你的光临,花香,泌入你的肺腑,让你陶醉。每到这时,都能让人产生幻觉,仿佛是到了人间仙境、世外桃园。傍晚时分,灼热的太阳慢慢落下,小山村更加宁静而安详,处处充满温情。通过山口向西边望去,能看到落日余晖和红色晚霞映照在越南一侧的五指山上,金光灿烂,十分壮观,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和说不尽的美妙。这时的心中体验,也许只能用陶渊明的那首诗来表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野味

     在那个多养几只鸡、多栽几棵香蕉就是“资本主义”的年代,眼看守着一片地处热带而又肥沃的土地--既没有旱灾(雨季几乎每天都下雨,有时要下雨一星期),也没有涝灾(水都顺着山流走了),大好自然条件却不能充分利用,每个队的生活都很艰苦。3队后来人员逐渐增多,补充很多重庆知青,全队几十号人,食堂炒菜每顿只一勺油,每月才杀一头猪(热带猪都长不大,只几十斤重),有时连得瘟病的死猪也要吃,尽管队里有专人种菜、养猪,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咸菜就饭是经常的事,大家都满脸菜色,营养严重不良。而得天独厚的大围山众多野生动物资源,正好给我们或多或少的营养补充。很多老职工都有土火药枪,业余时间经常能打些猎物来改善生活。经常能打到的野生动物有:山鸡、猴子、果子狸、麂子、竹鼠、野猪等。一天,老职工杨毓清在菜地用锄头打死一条3、4米长、碗口粗的大蟒蛇,食堂大铁锅炖了整整一锅。当时山上野猪很多,有一次我刚爬到屋后小山上,就看到一群大大小小足有二十多头野猪,见到人后四散逃去。常听老职工讲,单个公野猪最不好惹,容易伤人,发起脾气来,连老虎都怕。当地俗话讲:一猪二熊三老虎,可见它的威力之大。九队有一老职工打猎就曾被独猪严重咬伤,留下终生残疾,侥幸捡一条命。3队原来曾是值班连队,解散之后留下一条半自动步枪,一个星期六下午,退伍兵杨从文和老职工李良文拿着半自动和火药枪,竟然一口气打死两头各一百多斤大野猪,整个队里好好改善了一次伙食。一次队里平整建房地基,我站在小车上装土,忽然一只小鹿(麂子)从山上跳到我面前,距离之近,几乎伸手就能够到,只见它两只水汪汪大眼睛和我对视,我们都愣住了,几秒钟后这位不速之客才掉头跑去。后来有人说,可能是有老虎在追它,否则它不会贸然跑到山村来。直到今天,我也难忘小鹿那可爱、天真而又惊恐的神情。更让人难忘的是:伐木队在我队打到一只熊:四队一位沙族好猎手和老职工李良文一天傍晚上山,昏暗中看到一只动物,李良文把它往山上赶,猎手就在山上埋伏,等它一靠近,猎手照它头部就一枪(火药枪),然后扔下枪就跑,(怕动物没打死跟你玩命)等绕着树跑了几十米,听到后面没动静,才敢慢慢回去,看到打死的是只熊,一枪正打在天灵盖上(枪法奇准)不过他事后还是有些后怕,万一打偏,能否躲过熊的追赶就很难说了。这次传奇捕猎也让我有幸尝到熊肉滋味。

                     “菠萝干芯”

    大围山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稀有、珍贵的热带树种,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俗称“菠萝干芯”的木材了(不是草菠萝,是野生树菠萝),它树体高大挺拔,很少旁生枝杈,生长期缓慢,剥去一层外皮,就露出黄色“干芯”,其木质细腻,易于加工,木材有丝状条纹,不用涂颜色也非常漂亮。它最大优势是比其它木材都轻而坚固,尤其耐腐蚀、虫蚀,即使在热带地区、在不用任何油漆保护下,用它做顶梁柱都能保证100年不坏。它是当地沙族群众建房的首选木料。刚来时,这种珍贵木材很多,队里新老职工纷纷用它做家具,返城时,很多知青还把“菠萝干芯”的木料或做的木箱带回北京。一次,我们知青到房屋后山偶然拣到一筒已经剥皮的1.5米长,直径一米的“菠萝干芯”,后来除了用它给队里做一乒乓球桌、改善了队里业余生活外,每位知青还分到一块五公分厚、宽1米、长1.5米的板材。回京后一次到东陵游览,在大殿里,做为最重要建筑构件的众多高十米的顶梁柱,在人们为它们特制的保护层残破处,露出木料本来面目,我们定睛一看,那曾经熟悉的、细腻、光滑、金灿灿的美丽的木料质地和其特有的丝状条纹都历历在目,那不正是我们所钟爱的云南 “菠萝干芯”吗?“菠萝干芯”发挥着如此重要作用,真让我们感到惊喜和自豪!真有“他乡遇故旧”的感觉。东陵的解说词称之为来自南方的珍贵树种“金丝南木”。

                     垦荒

     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种植橡胶树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气温不能低于摄氏零上5度,海拔高度也有要求。按常识,3队是不适于种植橡胶树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农场热情高涨,为了增加橡胶产量,也可能为了安置多余知青,不尊重科学规律,偏要和老天叫板,除组建3队垦荒外,还要组织曼峨农场各队到3队展开会战:开荒、挖梯田、栽种橡胶树。于是,通向3队的公路修通了,汽车能直达3队,伴随而来的,是大片原始森林被砍伐,水土严重流失:不下雨时水流稀少,一下大雨,洪水裹挟肥土冲下山去。有了公路,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砍伐林木,相继被砍伐的有:“菠萝干芯”、毛毛树、酸枣木、含杉树…. 不但曼峨农场砍,连河口县也组织伐木队来砍。近山砍完了,就到深山去砍伐。在修路的炮声中,野生动物早已不知去向。山上众多珍贵药材遭到浩劫,而种的橡胶树呢,也在来年冬天的低温中全部死光。91年、03年我们知青两次回河口,到3队一看,哪里还有当年大围山美丽的身影?很多处山体都变成满目疮痍的荒山、茅草山了。那些美丽风光也只能留在我们遥远的追忆中了。看到被人为破坏的大好河山,我们只能欲哭无泪。虽然3队只是大围山一隅,破坏的只是大围山一小部分,但也足以让我们感到痛心。同时也为我们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感到深深的愧疚——尽管我们不是决策者。

                   后记

  人们正在反思:怎样才能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怎样才能尊重自然、尊重科学?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云南省正在努力保护大围山的自然景观,已把大围山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县还专门开辟了大围山旅游风景区。人们正在从当年那“征服”大自然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努力改善、恢复我们的美丽家园。虽然3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代价是高昂的,但人们并没有丧失希望,希望通过努力,植被一点点恢复。知青们也在盼望:何时我们还能回到和40年前一样的大围山那美丽的“世外桃源”?我们何时还能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度过美好青春时光的大围山的“人间仙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45b1d01-44c0-4bf8-86bd-92e133c9d4e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文作者当年在河口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98fed2c-86ab-4b80-bb2c-241c209d444f.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文作者1991年在河口四连山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8834da8-dc1d-45a9-8bc2-9a59888af9c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文作者1991年在河口四连山的照片背后是红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75e67cd-1bad-4e1d-b3e3-94d3f81cfed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2003年在曼峨老三队与当年的班长合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a17a58c-dac6-4ad5-a3ca-164db5be4b5c.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文作者和曼峨老三队老职工合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