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友“俗人”写了兵团(农场)的杀猪、吃肉的境况。今天愣头青又将景洪的缺油少肉生活描绘一番。我就把在《云南瑞丽知青团》里的跟帖附在下面,也说说“吃肉”。
跟帖:
看了《吃肉》,想说两句。一是农场的花生;二是农场的分猪肉。记得刚到瑞丽时,弄岛一队也种花生,后来就不种了。为什么呢?成本太高。我当文书时,一队种了大约有20亩的花生,由于是沙质土,又有水,长得特别好,看着真喜人。可是,收的时候就有了问题,知青们是老老实实在用锄头挖,一个一个地把花生拣进箩筐,而老工人却是用手在拔,结果可想而知,小的、没长好的就把出来了,大的、饱满的就都留在了地里。在干活的大部队后面,是浩浩荡荡的孩子们、老头、老太太,留在地里的花生就是他们的了。知青开始还很专心地收获,看到此景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感到很是气愤。告诉领导,领导也不管。于是知青们也不好意思拿,就一边收,一边吃。这样的产量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我曾计算过成本,记得最后收获的花生(包括种子、肥料、人工)大约是两元一角几分一斤大花生(连皮的)。当时缅甸的花生米一拽(音zhuai;折合市斤是三斤三两)才一元两角,你说还能种吗?而后一队就不再种花生了。所以植物油就根本不够吃的了。农场养猪总是越肥越好,所以分肉时就是肥的多,瘦肉少。在一队,杀了猪分肉时,还都是炒过后,连汤带水一起称给你,其中的油大概就占了少说有四分之一。我印象里分的最多的一次是每人一斤二两,我是打了八两米饭,和在肉碗里,中午一顿就全报销了。好在我的碗够大(其实是个盆子,侧面看是个倒梯形那种,光放饭可以打一斤半)。回北京跟家里人说他们都不信,谁也想不出我可以吃下那么多的东西。……
一直到现在,我还是特别爱吃肥肉,炒菜放油也特别多,根本不符合现在的“绿色”标准。我家经常炖红烧肉,做好后是——女儿吃瘦肉、老婆吃肉皮、剩下的就是我的,你说我吃什么?…… 那本事就是在农场生活中养成的。说真的,吃肉不吃肥的,还真不过瘾。呵呵……
后记:
这么说来瑞丽在云南的农垦系统当中,真是“幸福”的了。瑞丽(11团)各营的连队,每年怎么也得杀十来头猪。再加上杀牛,每月一次肉基本是保证的了。更不用说知青们开小灶了,当地一街(gai)五天,加上附近的街子,五天中有三天可以上街卖肉。这也多亏了团、营领导,从来不阻止连队购买农副产品,管你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这和我当时听到的“宁吃红锅菜,不买外国油”的口号,成了鲜明的对比。记得这句口号当年在兵团学习毛著积极分子大会上,好像就是版纳的一个连队“英雄事迹”的核心。当时,着实被兵团部宣扬了一阵子呢。当11团参会的积极分子回来宣讲时,引得了全场好一阵子笑声。后来这个典型事例,在瑞丽就再没有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