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老知青40年后重返第二故乡长泰县湖珠村
2009年10月2日,原插队福建省长泰县岩溪公社湖珠大队的百名老知青,回到了40年前生活过的第二故乡。
湖珠村当年曾是长泰县岩溪公社最穷的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最低的生产队10分工分仅值3角左右,当地农民的生活相当贫困。改革开放后,当地办起了各种企业,并走出大山,向外发展,现全村2000个劳力,有1700人到各地办企业及务工,经济得到快速提升。现全村各自然村均通水泥路,50%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1969年起,先后有多批知青共三百多人来湖珠插队,并有部分来自上海市、福州市。四十年过去了,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以及那浓浓的知青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而湖珠的乡亲们,也对这些曾为湖珠村做出贡献的老知青们怀着深深的恩念,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陈文东亲自到漳州,请老知青们回来看看,再叙当年情。
10月2日上午10点,满载着故土乡情难忘的知青们,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第二故乡,见到了多年不见的乡亲,看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土地。
在村两委的欢迎仪式上,村党支部书记陈文东对老知青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村里的现状及发展规划。岩溪镇领导也介绍了当地的现状,并希望老知青们常回来看看,再走山路,重叙乡情。当年的老书记,谈起往事,对知青们所做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在厦门办各类企业的湖珠乡亲,得知老知青们将回来,特地派代表赶回迎接。
知青代表也在欢迎仪式上讲话,对村两委及乡亲们的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日子里,湖珠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老知青们深深的脚印。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那些逝去的往事,将永远铭记在心里。
随后,知青代表把写着“广阔天地 第二故乡”的匾送给村两委,并把筹集的一万元钱捐赠给村老人协会。
欢迎仪式结束后,老知青们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然后各回原来所在的生产队。
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山山水水,那一草一木,是那么地亲切,令老知青们激动不已。而村民们见到老知青回来了,也都兴奋不已,手拉手地把老知青们请到家里。谈起当年的往事,谈起那时的艰辛,谈起如今的变化,谈笑风生中,情更浓,意更切。
老知青们回到了当年住过的旧居。由于现在村民基本上都盖起了新房,那些老房子已经不再住了,有的知青点改成了猪圈,有的旧居任其风吹雨打,已经破败不堪。看着那些当年的栖身处,老知青们不由感慨万千。
知青们终于要回去了。离别之际,乡亲们紧紧握着老知青们的手,叮嘱着常回家看看。
汽车开上了出村的山头,回首望去,山村是那么地美,山是那么地绿,而那些逝去了的往事,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老知青的心里,成为永远的记忆。
再见了,湖珠,我的第二故乡,我会再回来!
作者:郑德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