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林冲恶了高太尉,被刺配到沧州,野猪林是沿途第一险要之处。 这年头儿,申请古迹者甚多,未见啥地方申报“野猪林”旧址。 想来,河南境内,野猪出没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这里说的野猪林,在山西省平定县的药林寺,那里是一个森林公园。 昔阳大寨,无人不知。阳泉之煤,无人不晓。 早年,阳泉和昔阳都是小镇,在平定府管辖之下。 1912年,孙中山曾在平定题词:“以平定煤冶太行铁”。孙文只知平定,不知阳泉。 现在,公路成网。开车从北京出发,4个小时便可到达药林寺。 十里不同音。“去平定”,用平定方言说,是:“喀平定哇”; 用昔阳方言说,是“喀平定矣”。这里的“喀”是“去”的意思。 “矣”是昔阳方言的尾音,可能是古文。 古人云:“上一,上一,又上一!”就是说,登山要一步一步地走。 登上太行,曰:“上矣,上矣,已上矣,凭山远眺,心旷神怡!” 药林寺在昔阳与平定交界之处。 关于药林的风景,网上有介绍,不必多说,这里只说野猪。
随着生态的变化,野生动物逐渐减少。野猪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得捕杀。 最近,药林寺附近的野猪大有泛滥之势,给农民带来很多麻烦。 农民说:“山猪这东西,甚嘛都吃,是个祸害。” 野猪的嗅觉非常灵敏。 把几个核桃埋在一尺多深的土里,野猪嗅到香味,能把核桃拱出来。 有人会问,猪咋吃核桃?它又不会使锤子?平定、昔阳出产的皆为薄皮核桃。 人们把两个核桃攥在手中,用力一捏,核桃皮就碎了。 广告做得最大的是“大寨核桃露”。这一带的核桃都是优质。 野猪有如此本事,地下的红薯、土豆自然会被祸害不少。 山里人的主要农作物是玉茭(玉米),青纱帐被野猪拱得乱七八糟。
野猪为啥泛滥呢?最重要的原因,是狼的灭绝了。 三年前,这里还有狼,不知道为了甚嘛,突然间,狼就消失了。 狼是野猪的天敌,专吃小野猪崽子。没有狼,小野猪长大了,一窝一窝地生。 为啥这一带野猪多呢?药林寺山林中有很多橡树。 北大荒人把橡树称为“柞树”。那是一种硬木,上面能长黑木耳。 冬天,地里的庄稼收完了,野猪莫有吃食啦,就跑到药林寺拣橡子吃。 药林寺的山林是野猪过冬的粮仓。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原名猪刚鬃。 刚鬃,就是毛特别硬,那不是家猪,是野猪。 猪八戒又是天蓬元帅,这是为啥矣? 当地的农民说:“今年秋天,这一带的雨水特别大,野猪越发张狂,破坏力更大。” 野猪爱玩水。
农民没有枪,就是有枪也不能打野猪,那样会违反国家法律。 但是,人们还是想抓到野猪。 把野猪抓起来,不杀它,养起来,跟家猪配种,不犯法。 杂交猪肉,一斤能卖到二十多元,对农民不是好事吗? 可是,野猪非常聪明,比狐狸还狡猾。 农民做的笼子,下的夹子,一下子就被野猪识破了。 我特意去参观了农民的捕猪笼。 那是一个用铁条焊起来的立方形笼子,造价要好几百元。 把肉放在笼中,野猪一拱肉,触动机关,铁门就关紧了。 农民说,几个月啦,野猪也不上钩。 难道,这里的野猪都是八戒的学生,取了真经,就不吃肉啦?
对于野猪,农民没有啥好办法。 养狗没有用。狗见了野猪就被吓跑了,躲在远远地叫唤。 药林寺的橡树是宝贝,一棵也不能砍,又不能引进大灰狼,跟野猪作对。 不过,旅游者不要害怕。野猪还是怕人,只有晚上才会出没。
此乃山西平定、昔阳交界处的野猪林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