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转帖]解读陕北之“四怪”


  共有9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解读陕北之“四怪”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转帖]解读陕北之“四怪”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1:03:00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对陕北的兴趣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特别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 陕北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近日在北京遇到一陕北朋友,于是就向他请教了一番,朋友也毫不吝啬,便自豪的向我一一道来。
  如今城市、农村都建起了楼房,特别是城市里建筑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摩天楼宇,农村人也基本都住进了混凝土的建筑平房,而陕北人却还是一如既往的住在窑洞里,他们住着旧窑洞还在建筑着新窑洞。这是什么意念支撑着他们,使他们这样执着于这种在外界看来极其不可思义的生活环境里。窑洞极易使人想到穴居动物在山体上掏出的土窝子,黑暗潮湿又可怕,仿佛住进这样建筑里的人还残留着陕北先民茹毛饮血原始生活的痕迹。其实不然,陕北窑洞自有他的可爱之处。
  陕北的窑洞分土窑、砖窑、石窑。现在的陕北人住的是石窑和砖窑。若要修一孔窑洞,得挑一个土质较好的山坡,先剖开崖面,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口子,挖进一二米深后,向四周扩展,修出一个鸡蛋形的洞来。窑洞大体成形后,用宽镢刮光崖面,然后抹上泥皮,再用细石灰浆抹白,等到窑洞自然风干后,才开窑口,安门窗,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这就是农村最多的土窑;用石头做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这些窑洞住两三辈人不成问题。窑洞和山融为一体,冬暖夏凉,长年住窑洞的人普遍长寿,原因是窑洞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人居住,温度在10℃至29℃之间,相对湿度在30%至75%范围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10℃,冬季室温比室外高15℃。而住在厚重的山的心脏里又有一种稳妥塌实的感觉,仿佛山的宽阔胸膛把外面的一切风雨都挡住了。
  朋友说,在陕北,家里的窑洞质量好坏,往往是家庭经济状况的象征,所以在当地有“富不富看窑洞,修下窑洞攒下家当”的说法。陕北窑洞出名的原因还因为曾经住过伟大领袖毛泽东,窑洞不紧是栖身之处更是我们伟大革命的圣地,窑洞也就具有了革命的、马列主义。这也是陕北窑洞与别的地方窑洞之显著区别了,这样一解释一怪也就不怪了。
  有了窑洞自然离不开土炕,原始的陕北土炕“土”的掉“渣”。它孕育于黄土中,立足于黄土地,它以土为主体,又接纳歇息着以土为生的群体,所以从它的祖先到它的子孙,无论它体积多大面目如何,它的名字都叫“土炕”。凡是住过陕北土炕的人,都知道它的好处,那份安逸、亲情温馨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它记载了陕北人的繁衍生息、奋发自强的生活痕迹,让人一生受益,它昭示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的民风民情千秋轮回。老一辈陕北人对土炕的热爱更是情有独钟,他们生于土炕,长于土炕,在土炕的文化氛围中生息。
  老话讲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无论你有多少亩地多少头牛,最终还是为了这个热炕头。在新建的平房小院中,虽然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可老人们住的房间里仍然要盘上一盘土炕,那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习俗,依托他们一生的老伙计。生活好起来了,陕北的土炕也在随着变化,虽然“腹”中还是土,有些则使用上水泥浇铸的条形炕沿,瓷砖贴的“前脸”,再做上一块凹进去的地方放鞋或杂物,这时的土炕根本不掉土“渣”了,也具有了现代的气息。在冬天烧把暖火,在温上一壶老酒,拿盘自家产的葵花子,老人、小孩、后生、婆姨们围在一起拉拉家常,也不为一件快活的事情。陕北土炕是会聚人生和智慧的集散场所,陕北的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仍把灵魂交给他的土炕。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地方的人热爱土炕胜得过陕北人,他们对土炕的痴情被称做陕北第二怪也就不奇怪了。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话说的是陕北的婆姨不但长的水灵而且手巧,手巧是因为她们会剪纸。那些贴在窗户纸上的各色剪纸或窗花,色彩艳丽,琳琅满目,活灵活现,让人入迷。那些细腻中透出粗犷,抽象中露着写实的窗花,就像一幅又一幅腊染的画,极富审美情趣。陕北人的灵巧、聪慧、浪漫,在剪纸上也表现的那样淋漓尽致。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做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品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做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陕北的剪纸工艺,剪出来了艺术,剪出来了陕北人的精神,陕北人的浪漫。它显现了陕北人的勤劳和朴实,它把陕北人的智慧记录在纸上。
  记得某一年的春晚,有一小品,演员“遥远”饰演一陕北婆姨,因为要随丈夫出国,但不懂英语,她急中生智,用起了剪刀,她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都用剪纸表达出来了,这给人的不仅仅是惊讶,还有诙谐、幽默和智慧。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农家妇女为了美化自己的窑洞而创造出来的。谁说这剪纸跟窑洞没关,谁说这窑洞跟土炕没关,看这又是陕北一怪。
  “妈妈打你你跟哥哥说,为什么要把洋酒烟喝。我穿红鞋我好看,与你别人球相干,人人都说咱们俩相好,阿弥陀佛天知道。人人都说咱俩个有,直到如今没开口,一把捉住干妹子手,说说笑笑才开口”听起来荡气回肠,如阳关三叠,余音饶梁不绝,这就是陕北信天游。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是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劳作于山野沟壑间吟唱出的一种山歌;也是陕北人在“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悲惨凄苦的生活对命运、人生的宣泄。因此,有的地方称其“山曲”、“爬山调”。又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歌唱男女之间丰富多彩的情感思想,故又叫“酸曲”。信天游是黄土高原最富有特色、流传久远的民歌,它曲调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很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陕北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之说。更有“信天游就像梁上的子斗,啥时唱啥时有”的说法,可见,信天游与陕北人是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
  陕北信天游还与古时匈奴国有关,有报道说,匈奴国西迁,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开始演着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角色,对于欧洲历史我不精湛,但昙花一现般的匈奴国在欧洲却消失了,这使我好不悲伤。许多学者认为匈奴人可能就留了下来,匈牙利人就是其后裔。而匈牙利民歌很多与陕北、内蒙古的民歌在调子上是一样的。陕北民歌如信天游的产生远比蒙古工人早,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消失了,但其文化习俗仍然保留下来,信天游传到了欧洲?这还是一个等待史学家来榷凿的问题。
  陕北人生活在沟沟峁峁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喝着黄河水长大,他们如黄土地般朴实无华,似黄河水般深厚高大。改革开放以后,陕北人的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投身改革大潮中,开煤矿、办公司,有的还飘洋过海做起跨国生意,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红火,陕北信天游的内容也有了全新的变化。
  滚滚黄河水蜿蜓向东流
  咱黄土地上的好儿女哟大步向前走
  一座座沙梁一道道湾
  退耕还林后都把那绿衣穿
  哟号号,你晓得靖边地下藏着多少天然气
  哟号号,我晓得那个气田三千亿立方米
  陕北,面对那蜿蜒曲折象征中华民族不屈历史的古长城;“大漠孤烟直”的域外风光;还有那迂回九十九道弯咆哮怒吼,养育泱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母亲河——黄河,你会彻底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正是这个特定的环境孕育了粗犷豪放、淳朴而有着北方游牧民族标悍奔放性情遗传的陕北人。正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陕北人学了用信天游与这个世界做着精神和情感的对话。这陕北人就是与众不同的“怪”!
  我们相信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中,陕北人民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信天游也会焕发更新的活力,为中国民族音乐增添新辉。我们有理由为其呼喊,不论什么时代,不论什么环境,信天游那高亢宽广的音域、起伏跌宕的旋律、磅礴奔放的浩然气势,能够最直接地唤起人类对大自然最亲近的回归,倾诉对这个诗性高原的不尽情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凌云志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106 积分:50941 威望:0 精华:41 注册:2009/5/13 9: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5:16:00 [只看该作者]

咋莫害哈解读的哪四怪啊?圪蹴哈学习了。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