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青春无悔


  共有285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青春无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0 13:13:00 [显示全部帖子]

上山下乡不管它是什么运动,都是有它的目的。不管你自愿与不自愿,你都得去上山下乡。如果是自愿,那他就可以说“无悔”;如果是被携迫的,他就可以说“有悔”。每个知青的“背景”和“处境”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机遇”和“奋斗目标”也不一样,其“命运”与“结果”更有天壤之别。可以讲“有悔无悔”的争论无可厚非,因为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但它不应该是主旋律。我个人认为关键是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定论问题,肯定更好,否定也罢,这是一段抹不去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历史。它记载了知青上山下乡的过程,无论是被“冷落”还是被“边缘化”,总归是要有结果;要有定论的。我们要的是尊严和我们应有的权利。后知青文化应该是我们探索与研究的主旋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哈啦玛嘎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734 积分:660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2/22 0: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1 10:0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卢沟桥在11/2/2009 AM 7:51:59的发言:
我个人认为关键是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定论问题,肯定更好,否定也罢,这是一段抹不去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历史。它记载了知青上山下乡的过程,无论是被“冷落”还是被“边缘化”,总归是要有结果;要有定论的。我们要的是尊严和我们应有的权利。后知青文化应该是我们探索与研究的主旋律。

虽然不明白“哈啦玛嘎”帖主名字的涵义,但非常认同您的上述深刻见解。

谢谢卢沟桥朋友的回帖。许多朋友问过哈啦玛嘎的涵义,我在旅游纵横短文野游解释过。

当年,我插队的那个山沟的地名称之“哈啦玛嘎”。这里有一座山峰——黑帽子山。从未有人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只是猜测“哈啦玛嘎”可能是蒙语或者是满语。曾询问当地老乡们,他们也不知其中缘由,知青们也议论过,始终也没有明白其含义;。
今偶窥《热河志》,其中有记载。清王朝期间在原热河省有皇家木兰围场——七十二围,其中有一个围场是西界十一个围场之一的“喀喇玛拉哈”围场。喀喇玛拉哈是蒙语。“喀喇”翻译成汉语是黑色的意思;玛拉哈翻译成汉语是帽子的意思;合在一起是黑色的帽子,其原来这就是黑帽子山的由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深隐山营草舍中,枉自身居八余载。哈啦玛嘎寓其意,热河志中寻译音。不是庐山真面目,昔日皇家狩猎场。故地重游梦方醒,苍山密林一木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