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柳日记之十:返城之后也困惑
史柳刚上宝坛时,被《话说当年好困惑》吸引,跟了20集,很为宝老经历感叹。其实知青真正困惑的是返城后,正如荒友所言:被推荐和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北大荒虽然苦点累点,可还有320大毛,还有大馒头,还有组织,还有广大同命运的荒友,可以傻吃呆睡,心里没有太大落差。可是回到家里,高兴劲过去,许多问题来了,父母单位好点还能干点较满意的工作,大多是到集体小厂接班或单位办的专为安置知青的服务公司干活,为后来下岗奠定了基础。回来后小的26.7岁,大的35.6了,结婚的要房子,未婚的找对象还要房子,女知青更是满意婚姻难求。以至于无奈又返回北大荒,当时留在北大荒的也是不错的选择。史柳许多好朋友许多年躲着史柳,自认混得不好羞于见面。今天网上见面的荒友那个不是从困惑中走出,顽强打拼获得社会舞台的一席之地。史柳发现,知青足迹大家可以侃侃而谈,返城后的经历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开口。混得不好怕人瞧不起,混的好了怕人嫉妒,失去朋友。史柳讲一故事—— 老大老二是堂兄弟,生日差几天。爷爷是资本家,三世同堂,同住一个院子。二人从小厮混在一起,没感觉“堂”不“堂”的。一同下乡,老大在返城前已干到副指导员,一个资本家的孙子,那个年代需要比常人花费几倍的努力呀。老二心眼灵活,也调到团部工副业连队,不受农工之苦了。老大返城前已结婚了,老二也有对象,回来后谁住爷爷的房子呢?官司打到法院。几代人的和谐化作敌视,两家从此形同陌路。困惑不困惑呢?
|